实施办法宣贯稿
2、关于指定通道
第二十八条 跨省输入动物及动物产品,应当经 指定通道进入,并向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公路动 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或者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按规定设 立的检疫申报点申报检疫。 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或者检疫申报点应当 对输入动物、动物产品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检疫 标志等进行查验;符合规定的,货主对运输工具消 毒后,加盖监督印章方可进入。 指定通道由省兽医主管部门科学规划。所在地 县级人民政府根据规划公布指定通道并设置标识。
较上位法规定范 围更具体、明确 贯彻部省中长期 动物疫病防治规 划:优先实施种 畜禽场、奶牛场 疫病净化;相关 场所应当按计划 主动开展净化工 作。(避免监管 部门大包大揽)
第十三条 从事动物收购贩运的单位 和个人应当在所在地县级动物卫 生监督执法机构进行备案,并遵 守以下规定:
建立收购贩运动物备 案制度。(对是否备 案行为未设置处罚, 旨在掌握收购贩运动 (一)收购贩运的动物附有检疫合 物人员基本情况) 格证明; 规范收购贩运动物行 (二)运输动物前、后对运输工具 为。(增加建立台帐, 进行消毒; 记录相关信息的规定, 避免防疫、检疫等信 (三)建立收购贩运台账,真实记 息缺失,不能溯源) 录动物品种、数量、来源、免疫、
二、强化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与义务
明确动物养殖、运输、诊疗及屠宰加工等环节管理相对人的主 体责任、义务;
第十二条 从事动物饲养、诊疗、 屠宰、经营、隔离、运输、演出、 比赛、展览、研究实验以及动物 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 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 依法履行免疫、消毒、无害化处 理、疫情报告等动物疫病预防、 控制、扑灭义务,接受动物卫生 监督机构的监督和动物疫病预防 控制机构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监 测。 种畜禽场、奶牛场应当按照县级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 制定的动、乡镇人民政府及乡镇兽医站的职责细化明确 2、(动物及动物产品跨省调运)指定通道制度确立 3、收费公路绿色通道凭检疫合格证明实施免费通行 4、落地报告制度,规定为畜主的法定义务,利于继续饲养的 监管 5、从事动物收购返运的职业经纪人登记备案制度 6、病害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定性,责任划分,运行机制予 以明确;填补了抛扔丢弃馈赠空白 7、财政补贴保险理赔须以无害化处理为前置条件 8、在车站、港口、机场、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市场等相关场 所派驻官方兽医,相关单位应当为动物卫生监督提供必要的 工作条件。
5、从事动物收购贩运单位和个人登 记备案制度
第十三条 从事动物收购贩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所在地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机构进行备案,并遵守以下规定: (一)收购贩运的动物附有检疫合格证明; (二)运输动物前、后对运输工具进行消毒; (三)建立收购贩运台账,真实记录动物品种、数量、来源、免疫、检疫合 格证明编号、畜禽标识及运输、销售等信息。
第二十三条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依法对动物、 动物产品实施检疫。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可根据检疫工 作需要,指定兽医专业人员协助官方兽医实施动物及 动物产品检疫。检疫收费按照省发展改革、财政部门 的规定执行。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人员执行监督检查和官方兽医 实施检疫时,应当规范着装,统一标识,持证上岗。 第三十三条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动物疫病预防、控 制需要,经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 车站、港口、机场、动物及动物产品交易市场等相关 场所派驻官方兽医,相关单位应当为其提供必要的工 作条件。(派驻保障)
第十九条 弃置的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按照《四 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划分的责任区,由相关责 任单位负责收集、清理,无害化处理运营单位负责收运、 处理。(责任依据)
(三)强化防疫工作保障
第十四条 对从事动物生产经营和疫病预防、检疫检测、监督检 查、现场处理疫情以及在工作中接触动物疫病病原体的人员, 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 医疗保健措施,并定期体检。(争取特殊岗位津贴的依据,可 降低人传播疫病的风险。) 第十六条第二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病害动物及病害 动物产品无害化集中处理纳入公共服务范围,统筹规划、合理 布局,从资金、土地等方面支持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无害 化处理公共设施建设和运行,鼓励推广使用环保、高效、低耗 能的设备及新工艺。(推进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重要保障)
三、主要不足
较难问题模糊处理(不太理想) 1、监督执法检疫人员的着装问题 2、不登记备案的职业经纪人的直接处罚问题(有间接处罚) 3、相关单位应当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的直接处罚问题。 25条2、3款 (二)分割的动物产品的包装具备加施动物检疫标志的 条件; (三)为动物检疫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条件; 37条——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整改;拒不整改的,可处三 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 鼓励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 (政策性保险依据) 享受政府保费补贴的保险合同发生保险理赔的,在 对死亡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依据保险合同予以理 赔。(理赔条件) 第二十一条 对在疫病预防和控制、扑灭过程中强制扑 杀的动物、销毁的动物产品和相关物品,或者因依 法实施强制免疫造成动物应激死亡的,县级以上地 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偿。(应激反 应死亡补偿依据)
四、学习法规提示
1.法律分类 :成文法、非成文法(案例法) 2.三要素 :假定时空,行为模式,法律后果 3.规定类型:授权性规定、义务性规定,禁止性规 定,鼓励性规定
《实施办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机构的职能职责 二、生产经营者义务 三、流通环节的监管 四、无害化处理制度 五、动物诊疗活动监管 六、行政处罚的设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林业、公安、财政、环境保护、 交通运输、水利、商务、卫生、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城市管理 等部门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动物防疫 工作。
第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无规定动物疫 病区或者无规定动物疫病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实行动 物疫病的区域化管理。(与规划相衔接) 第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和卫生主管 部门应当建立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控合作机制,共同制订 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方案,组织对易感动物和相关职业 人群进行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监测,及时通报信息,按照 职能分工开展防控工作。
7、财政补贴保险理赔须以无害化处 理为前置条件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 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 享受政府保费补贴的保险合同发生保险理赔的,在对死 亡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后依据保险合同予以理赔。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动物有商业性保险,是合同另行约定 另外还涉及有些地方对发生疫病后为处理疫情,进行强制扑杀 如何对待,是享受强制扑杀国家补偿后,还理不理赔?享受 无害化处理补贴?
确立了乡镇畜牧兽医 站法定地位。(省政 府“送审稿”为:基
层承担动物疫病防控服务 的机构)。
明确了乡镇畜牧兽医 站执法职能(一套人 马、三个牌子的法规 依据)。
第六条第二款 村(居) 民委员会、社区应当配 合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督促村(居)民依法履 行动物防疫义务。可根 据需要配备村动物防疫 员协助实施强制免疫和 疫情观察报告等动物防 疫工作,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给予经费补助。
3、关于落地监管
第二十九条 跨省输入继续饲养的动物抵达 目的地后,货主应当进行隔离饲养观察,并 在24小时内报告当地乡镇畜牧兽医站。隔离 饲养观察期满后,动物无异常的方可混群饲 养。
4、关于绿色通道问题
第三十条 运输动物或者动物产品的车辆通过 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承运人应当出示 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1999年6月1日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2014年3月20日四川省第十 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 议修订,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
《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 法>实施办法》解读提纲
一、实施办法修改的背景及程序
上位法修改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了修订的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 国动物防疫法》。 1999年6月1日,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九次会议通过的《实施办法》,是依据1997年《动物防疫 法》 新法是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基本建立,国际规则变化(加入WTO,OIE),国际国内动 物疫病的严峻形势(99、04、05 、06年疫情,),理念 更新(政府职能、责任主体、相关法律调整转变),体制 构架,违法猖獗,关联食品安全等等因素。
关于动物产品为何未写入 职业经纪人和临时行为 关于登记办法(区域、时间、条件)
6、关于病害动物及产品无害化处理 定性,责任划分,运行机制予以明确; 填补了抛扔丢弃馈赠行为空白
第十六条 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病害动物及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集中处理纳 入公共服务范围,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从资金、土地等方面支持病害动物及 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公共设施建设和运行...... 第十五条 禁止屠宰、经营、运输、遗弃下列动物和生产、经营、加工、贮藏、 运输、丢弃下列动物产品: (一)封锁疫区内与所发生动物疫病有关的; (二)疫区内易感染的; (三)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 (四)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 (五)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
检疫合格证明编号、畜禽标识及 运输、销售等信息。
第十五条 禁止屠宰、经营、运输、 遗弃下列动物和生产、经营、加 工、贮藏、运输、丢弃下列动物 产品: (一)封锁疫区内与所发生动物疫 病有关的; (二)疫区内易感染的; (三)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或 者检疫不合格的; (四)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 (五)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
8、在车站、港口、机场、动物及动 物产品交易市场等相关场所派驻官方 兽医,相关单位应当为动物卫生监督 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三十三条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动物疫病 预防、控制需要,经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政府批准,可以在车站、港口、机场、动物 及动物产品交易市场等相关场所派驻官方兽 医,相关单位应当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