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肿瘤介入护理 ppt课件

肿瘤介入护理 ppt课件

➢ 动脉栓塞疗法(TAE)是将栓塞剂通过导管注入靶 动脉血管内,使其闭塞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经皮穿刺消融术。 食道瘘或食道狭窄的内支架和/或球囊治疗 肺栓塞的溶栓、碎栓等治疗
介入放射科诊疗范围
消化系统疾病
Ø 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经皮穿刺局部消融术等多
Ø Ø Ø
种介入综合治疗 肝血管瘤:经肝动脉硬化栓塞术或局部穿刺硬化治疗 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经肝胆道内/外引流术,胆道支架成形术 消化道良/恶性狭窄(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结肠):球囊
肿瘤的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经皮椎体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术(PVP)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 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 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 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
肿瘤的血管性介入治疗
➢ 动脉灌注疗法(TAI)是通过导管选择性将药物直接 注入肿瘤的一支或多支供血动脉,以达到提高肿 瘤组织药物浓度、增加抗肿瘤作用的目的。
TPS(经皮穿刺经颈内静脉肝静脉门静脉成形术)
介入放射科诊疗范围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Ø Ø Ø Ø Ø Ø Ø
肾及肾上腺肿瘤:经动脉化疗灌注或化疗栓塞术 肾血管畸形:经肾动脉畸形血管栓塞术 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球囊或支架成形术 妇科恶性肿瘤:经动脉化疗灌注或栓塞 子宫肌瘤和腺肌症:经子宫动脉栓塞术 妇产科出血性疾病:经子宫动脉栓塞止血术 输卵管性不孕:输卵管再通术
肿瘤放射介入治疗的护理
邵琪
介入放射学的概述
1953年,Seldinger首创了 经皮动脉穿刺、导丝引导插 管动脉造影法,由于该法操 作简单、创伤小、无需缝合 血管,完全替代了以往的手 术切开的方法,很快被广泛 采用,成为介入放射学的基 本操作技术。
Dr. Seldinger
介入放射学的概述
介入放射学的概述
国内介入学发展
1973 年上海第一医学院 中山医院在国内首先经皮 穿刺插管术行选择性冠状 动脉造影的试验并获得成 功。1980-1985年上海华 山医院,中山医院及武汉 医学院先后进行了肾动脉 栓塞治疗肾癌;肝动脉栓 塞治疗肝癌;动脉栓塞治 疗脾亢及超选择颈外动脉 栓塞术等。
独有特点
微创性
多种技术的联系应用简 便易行
1
6
2
介入医学
可重复性强
并发症发生率低
5
4
3
定位准确
疗效高、见效快
介入放射学的概述
主要导向设备
Ø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机)
Ø 超声
Ø CT
Ø Ø
MRI 辅助设备:高压注射器
介入放射学的概述
穿刺针
Ø 血管穿刺针 Ø 活检穿刺针 Ø 其他穿刺针
导丝
Ø 常规导丝 Ø 超滑导丝 Ø 特殊导丝
导管鞘
Ø 普通导管鞘
Ø
或支架成形术 小肠/结肠梗阻:经口/经肛肠梗阻导管套件置入术,结肠支架
Ø Ø Ø
置入术 消化道出血:经动脉栓塞/灌注止血术 消化道肿瘤:经动脉化疗灌注或化疗栓塞术 腹部囊/脓肿:经皮穿刺囊/脓肿引流术
介入放射科诊疗范围
消化系统疾病
Ø 胰腺癌: 经动脉灌注化疗联合经皮局部放射性碘
Ø Ø Ø Ø
粒子植入术 脾功能亢进和相关疾病: 部份性脾栓塞术 脾动脉瘤: 经脾动脉栓塞或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 脾破裂(闭合性): 经脾动脉栓塞止血术 门脉高压症致消化道出血: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

介入放射科诊疗范围
胸部疾 病
Ø 气管或主支气管狭窄:全麻下经口咽气管支架成形
Ø
术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经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或栓塞
Ø Ø Ø
术、经皮穿刺局部消融术或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术 大咯血:经肺动脉栓塞止血术 肺动静脉畸形:经动脉畸形血管团栓塞术 乳腺或纵膈肿瘤:经动脉化疗灌注或化疗栓塞术,
Ø Ø
食管腔严重狭 窄
食管腔恢复通畅
肿瘤的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经皮肝胆内外引流术(PTCD) 可有效地进行胆道引 流,使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为胆道内支架置入 、外科手术、化疗创造条件。
肿瘤的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肿瘤消融治疗是指在影像设备的导向下,通过穿刺肿瘤组 织,向瘤体内直接注入破坏性物质如乙酸、乙醇、热盐 水或利用射频、微波、激光等方法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 ,起到局部治疗肿瘤的作用。目前主要有乙醇消融、乙 酸消融、冷冻消融、热盐水消融、射频消融、高能聚焦 超声、激光消融、微波消融等方法。
介入放射科诊疗范围
其他疾病
Ø 肝、肺、肾等实质占位性病变的经皮穿刺活检。 Ø 椎体肿瘤、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等椎体成形术治
疗。
Ø 骨恶性肿瘤的灌注化疗及栓塞术。 Ø 股骨头无菌坏死介入治疗 Ø 血透通道狭窄的介入治疗
手术方式
肿瘤的血管 性介入治疗
肿瘤的非血 管性介入治 疗
主要为γ射线肿瘤的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国外介入学发展
始于60年代,大多是在 Seldinger 穿刺插管技术 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最早 是 Lussenhop 和 Spence 在 X 线引导下应用导管 栓塞了一例 AVM。在治疗 肿瘤方面,70年代Rosch 对肝、肾恶性肿瘤进行栓 塞,Maddison 和 Spigos 对脾进行部分栓塞治疗脾 亢。
介入放射科诊疗范围
血管病变
Ø 动脉狭窄或闭塞:经动脉球囊或支架成形术,经导管接
Ø
触溶栓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①下腔静脉滤器置放术
②经导管取栓及接触溶栓术
Ø
③静脉球囊或支架成形术 上/下腔静脉压迫阻塞综合征:静脉球囊或支架成形术
Ø
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 布-加综合征:经皮下腔静脉或肝静脉造影及球囊成形术
或经皮下腔静脉或肝静脉支架成形术
125I粒子植入治疗是应用计算机立体定位计划系统 (TPS)设计方案,在CT引导下将放射性碘粒子植入肿 瘤内,通过微型放射源发出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 ,使肿瘤组织遭受最大程度的杀伤,而正常组织不 损伤或仅有微小损伤的一种治疗方法。
肿瘤的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内支架置入术是在影像设备的导向下通过导管、 导丝、支架输送器,将支架放置于管道狭窄处或 漏口部位,使之再成型或堵住漏口的一系列技术 ,内支架可分为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两大类。
Ø 特殊导管鞘
导管
Ø Ø
常规造影导管 微导管
Ø 球囊导管
Ø 特殊导管
永久或暂时 留置物
介入放射科诊疗范围
头颈部疾 病
Ø良性富血性肿瘤:经供血动脉栓塞或硬化栓塞术 Ø恶性肿瘤:经颈外动脉化疗灌注或化疗栓塞术 Ø顽固性口腔或者鼻部大出血:经颈外动脉选择性责任血管栓
塞术
Ø头面部血管畸形:经动脉畸形血管团栓塞术或经皮穿刺硬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