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原文及译文
归》)。尤其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广大人 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 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诗篇描写冬日 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 《步出夏门行》作于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解。 “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沧海
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注释
1.对酒当歌:一边喝着酒,一边唱着歌。当,是对着的意思。 2.几何:多少。 3.去日苦多:跟(朝露)相比一样痛苦却漫长。有慨叹人生短暂之意。 4.慨当以慷:指宴会上的歌声激昂慷慨。当以,这里“应当用”的意思。全 句意思是,应当用激昂慷慨(的方式来唱歌)。 5.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6.青青子衿(jīn),悠悠我心:出自《诗经
推动是分不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 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事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 密切关系。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 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 作,也是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进行的。
·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 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 学识的人。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7.沉吟:原指小声叨念和思索,这里指对贤人的思念和倾慕。 8.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shēng):出自《诗 经·小雅·鹿鸣》。呦呦:鹿叫的声音。苹:艾蒿。 9.鼓:弹。 10.何时可掇(duō):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掇,拾取,摘取。另解:掇读 chuò,为通假字,掇,通“辍” ,即停止的意思。何时可掇,意思就是什么时 候可以停止呢? 11.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 小路。 12.枉用相存:屈驾来访。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存,问候, 思念。 13.讌(yàn):通“宴”(原文中讌为“”)。 14.三匝(zā):三周。匝,周,圈。 15.海不厌深:一本作“水不厌深”。这里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 原文是:“,故能 成其众......”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曹操诗歌
成就
曹操对文学
、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当今诗歌上,散文
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 20 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 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 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 诛宦官事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各怀野心,互 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 过程,因此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
此外,曹操还有不少其他文章传世,例如《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 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文字质朴,感情流露,流 畅率真。
曹操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武帝集》30 卷录 1 卷、 《兵书》13 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 诗、文等 145 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福保《汉魏 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 年,中华 书局据丁福保本,稍加整理补充,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 《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 在太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 解脱。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 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 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短歌行
短歌行原文及译文
》是汉乐府的旧题,属于《相和歌辞·平调曲》。这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 曲的名称。最初的古辞已经失传。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短歌行原文及译文相关 资料,欢迎阅读!
短歌行
两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前两篇写 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 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 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
,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心情。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 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 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 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 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 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 大量乐府诗,都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 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
”,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解“土不同”,写归途 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 沧海”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 “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 白。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 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 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 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