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报告》——《识字二(1)》一课的设计与实施一、课题的自然情况1、课题简介《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课题的研究是近几年教育工作者较为关注的研究内容。
夸美纽斯说:“……假如没有一个学生违背本人的意志,被迫去学习任何学科,我们就不会有发生厌恶和智力受到抑制的情形了,每一个人都会顺着他的自然的倾向去发展。
”这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谋而合。
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
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学生的最大进步与发展,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必须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重要途径。
有效教学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我们如何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显得意义深远。
1、研究者在本课题中的角色(1)角色(2)实验目标: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
②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手段的实效性。
③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全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二、本节课的数据采集量表及观察工具新课程有效教学观摩课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1、学情分析从目前的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很多的孩子不会学习,所学到的知识大部分来自于老师的灌输,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更谈不上有什么学习能力,而对于所学知识也不能很好的掌握规律,形成知识体系。
所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应该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2、学习内容小学语文教科版教材第四册《识字二(1)》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广阔的大自然中,五彩缤纷、花香四溢的鲜花不但装点着城市,美化着生活,也陶冶着人们的情操。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花的世界,去观花容、听花语、写花名、悟花情!你们愿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二1(板书课题:识字二(1))二、多种方式,强化识记。
1、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同学们把书轻轻地翻到94页,在这里有好多花的名字已经等候我们多时了,快来读一读吧,读不准的字我们请拼音来帮忙。
2、同桌互读。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同桌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如果同桌读时有困难,老师希望你能帮帮他,教他读准;如果对方读得很棒,请竖起你的大拇指,老师看谁能得到同桌的赞赏。
3、指名读。
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得到同桌的夸奖,谁愿意声音洪亮地读给大家听一听。
4、看屏幕,读词语。
读得真好,老师知道同学们都是识字高手,下面就来展露一下你们的才华吧!请看大屏幕,只要能读对屏幕上的词语,藏在后面的花儿就会为你而开放。
5、他们读得怎么样?你们也想读吗?让我们再来齐读一遍这些词语吧!6、出示课件,强化认读。
读得真不错,刚才拼音帮了我们的忙,现在我们要把它们送走了,我们得谢谢它们,那么离开拼音,你还认识这些字吗?出示“梅、季、茶、兰、仙、荷、合、桂、杜、菊、葵、鹃”字三、认真观察,发现规律。
1、看来你们已经认识这些字了,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字有什么特点?红色的字是只需要认的字,老师要把他们请下去了,让我们再一一跟他们打声招呼吧!2、在这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有一组同音字,你们找到了吗?我们应该怎样区分它们呢?预设(1)“艹”下有一何念“荷”荷花的荷,“人”下有一口念“合”配合的合预设(2)“合”与“和”该怎样区别呢?你能用这两个词说这句话吗?3、大家来看这些字,你又有什么发现吗?发现:植物类的字多带有“艹”或“木”。
四、讲练结合,指导书写。
1、老师知道同学们最喜欢帮助别人了,能帮老师个忙吗?把这些苹果放进相应的篮子里?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把这些字分好类了,我们来读一读吧!左右结构:梅、桂、杜、仙上下结构:荷、茶、合、季独体字:兰接下来,我们要学写这些字了,首先我们来看左右结构的字2、左右结构的字。
那么这4个字是左右结构中的哪一类型呢?这类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呢?在这些左右结构的字中你们觉得哪个字比较难写?(1)“梅”字。
我们就来观察这个“梅”字,写它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预设:A、木字作旁横变短,捺变点,木字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之上,点写在横中线与竖的交叉处B、“每”这个字虽然我们已经学过了,但我们还是要注意它的笔顺,而且“每”字上面的横短,下面的横长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来写。
同学们在下面练写2遍。
描一个,写一个师巡视后,发现共性问题后进行指正,生继续练写。
(2)“桂、杜、仙”和独体字“兰”。
剩下的3个字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最喜欢,自己认为写的最拿手的字描一个,写一个谁能说说你写的是哪个字,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汇报“仙”和“杜”听了两位同学的汇报,老师相信,你们也能写好这两个字,就请你在下面练写2个吧!汇报“桂”字教师再强调:“桂”字的右半部分是两个“土”,不是一竖下来的,4个横长短搭配要协调,间距疏密要匀称。
像“桂”字这样多横的字还有一个,独体字“兰”。
写这样多横的字要注意些什么呢?书写要领(一字多横长短不一,间隔均匀,中腰收紧,中横最短,上横第二,下横最长不能弯。
)听了同学们讲解的要点,老师相信同学们能把这两个字写得更美观,请你们每个字再写2遍吧!2、上下结构的字。
(1)上下结构的字,大家觉得哪个字不容易写?(预设确定“茶”字)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你们对于书写这个字有什么想法?预设:A、“茶”要写得上小下大。
B、中间的“人”写得笔画要舒展一些。
“撇捺在上像把伞,在中像鸟飞,在下像支架”等等。
C、下面是小木字底,长得像木,但不是木,是“一”加“小”,所以被称为小木字底,像这样带有小木字底的还有“杂”、“杀”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茶”,师范写“茶”字后,学生在下面练写2个。
(2)剩下的3个字,请同学们自己来写,写之前要仔细观察,找到关键笔画,首笔要定好位,一会我们就来展示一下同学们的作品,比比看谁写的漂亮、美观!荷:“竖钩”要写得比单人旁的竖长一些。
“季上下相等,“合”则上大下小。
谁愿意给同学们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如何评价一个同学的字写得怎么样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入手,(课件)生评字(1)是否正确、端正(2)结构安排是否合理(3)书写笔画是否规范三方面评。
五、书法欣赏,习字展示。
1、同学们写得认真,说得精彩,老师真佩服你们!汉字是我们的骄傲,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中国文化艺术的长廊,去看一看这方寸之间所演绎出的无限精彩。
(欣赏几幅老师和学生的硬笔书法作品)这几幅都是硬笔书法作品,结构安排合理,笔画舒展,布局美观,真正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汉字的形体美。
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只要大家肯努力、肯付出,将来我们的字一定会超过他们。
2、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写两个最喜欢的字在小组展示。
六、拓展练习,情感教育。
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老师把这12种花的名字编成了一首小诗,送给你们,你们想读读吗?(想)我们一起来看屏幕吧!梅花最喜漫天雪,牡丹本是花中王,菊花冷傲不怕霜。
荷为君子美名扬。
杜鹃枝头花怒放,桂花美,百合香,兰花独自放幽香。
葵花朵朵向太阳。
月季娇艳无人比,水仙淡雅世无双。
七、结束语。
无论这花有多美,有多艳,都比不过祖国大花园里含苞待放的你们。
我们爱花、爱草、爱祖国的美丽山川;爱家、爱校、爱我们的美好生活。
希望更娇、更艳的花开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四、实验数据分析及结论1、数据分析新课程有效教学观摩课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学生活动等级量表)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
通过对这节课的观察,我们实验小组的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给出了较合理的分数,并且做出了相关的分析。
第一项是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我们发现同学们都很愿意参与,举手发言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兴趣十分浓厚,原因是:1、是老师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喜爱的一种语文活动,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十分灵活,所以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了。
2是这个班的孩子书写都很美观,这与老师平时对识字、写字兴趣的引导是分不开的,学生自然会喜欢上这样的课。
第二方面的记录来看也是很明显的反馈了这一点。
有的实验教师针对做课老师的每次提问做了一下记录,记录显示举手次数最多的可达48人左右,最少的一次也有10人,那么这就说明同学们积极参与了教学过程,参与程度可达到60%以上,而又10人左右举手的情况只有四次,其余的27次基本参与程度达到了80%以上,这就说明了学生参与性很高。
再有针对同学们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一项,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能够运用来世给的口诀、顺口溜等一些方法学习新知,像课堂上说的(左边窄,有点宽,左边是横就便提,捺笔收,变成点,笔画穿插更美观。
)这一句在引导学生写好左右结构字时有很大的帮助,而学生也能根据原有的书写要点把这样的字写好,说明他们能用已有的知识技能解决新问题,全班同学能达到95%以上领悟口诀的意义,把新字写规范,写美观,说明孩子们已经掌握了方法。
此外,在教师指导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有的学生看到老师用钢笔点评其他的作品时,他能够对照自己写的汉字进行反思,有的拿出橡皮改一改,有的立刻重写了一个,这说明孩子们是有反思自己学习行为的能力,能够及时的调整学习的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但我们也观察到一部分学生无动于衷,只是看老师改别人的作品,不懂得联系自己,不明白老师这么做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所以说,二年级的孩子能否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的孩子不能达到100%,也就在60%左右,因此这一项打3分。
第7项的打分较低,原因是二年级的孩子比较小,还不会目的明确的与三、四个同伴合作,所以教者没有安排大块的合作学习的内容,但开始的同桌之间的互读、互考效果还是很好的。
2、反思:首先,通过各位老师的观察和记录使我得到了真实有效的数据,这对我今后研究的内容有大的帮助。
其次,我觉得通过老师们记录的数据让我清楚的看到了这节课孩子们的表现,而他们的表现就是对我这节课最有效最客观的还可以说最全面的一种点评,一种打分,使我能认识到教学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样能够更好的引导我上好一堂课,我真是觉得这样的观察和实验真是太好了,很有针对性。
第三,我觉得这个表格的设计还不够完备,还缺少一些个体现象的纪录和跟踪,如果想要因材施教,还应该记录几个典型同学的课堂表现,比如:学习能力稍微弱一点的,或者是课堂上经常溜号的同学都应该有所记录,这样才能更好的抓住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
有针对的解决问题。
今后我们还要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相信对于我们的教学是很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