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学水肿习题

病理学水肿习题

第六章水肿【名词解释】1.水肿2.积水3.隐性水肿4.凹陷性水肿5.肾小球滤过分数【填空】1.常见的全身性水肿有、、和。

2.正常人体液容量和组织液容量的相对恒定有赖于机体对和的完善调节。

3.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的机制有、、、。

4.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的主要原因是;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5.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常见原因有和。

6.肾病综合征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是由于。

7.慢性消耗性疾病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是由于。

8.严重营养不良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是由于。

9.淋巴性水肿液蛋白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10.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和。

11.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多主要是由于和。

【单项选择题】1.水肿是指A.组织间液或体腔中液体过多B.体内体液含量过多C.细胞内液含量过多D.细胞外液含量过多E.血管内液体过多2.属于全身性水肿的是A.淋巴性水肿B.炎性水肿C.营养不良性水肿D.血管神经性水肿E.以上均是3.属于局部性水肿的是A.心性水肿B.肾性水肿C.肝性水肿D.肺水肿E.营养不良性水肿4.肾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均与下列哪项有关A.微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C.低蛋白血症D.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E.淋巴回流受阻5.下述哪项不是影响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的因素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B.微血管壁通透性C.血浆胶体渗透压D.血浆晶体渗透压E.淋巴回流6.平均有效流体静压是A.动脉端毛细血管血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之差B.静脉端毛细血管血压与血浆胶体渗透压之差C.动脉端毛细血管血压与组织间液流体静压之差D.静脉端毛细血管血压与组织间液流体静压之差E.毛细血管平均血压与组织间液流体静压之差7.下列哪项不属于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A.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B.血管流体静压升高C.肾小球滤过率降低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E.淋巴回流受阻8.左心衰竭引起肺水肿的主要机制是A.肺泡壁毛细血管内压增高B.肺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淋巴回流受阻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9.炎性水肿产生的主要机制是A.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B.组织间液流体静压增高C.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D.淋巴回流受阻E.局部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10.肾病综合征时水肿形成最主要的机制是A.毛细血管内压升高和钠水潴留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钠水潴留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和钠水潴留D.毛细血管内压升高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E.毛细血管内压升高和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11.促使抗利尿激素释放人血的是A.有效循环血量增加B.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C.细胞外液渗透压↓D.血清[Na+]↓E.血清[K+]↑12.抗利尿激素(ADH)的作用部位是A.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B.近曲小管和髓袢C.远曲小管和髓袢D.近曲小管和集合管E.远曲小管和集合管13.促使醛固酮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A.血清[K+]↓B.血清[Na+]↑C.血浆渗透压↓D.血容量↓E.渗透压感受器敏感性↑14.哪种激素分泌增多可导致体内钠潴留A.心房钠尿肽B.甲状腺素C.醛固酮D.抗利尿激素E.肾上腺素15.使肾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的因素是A.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增高B.醛固酮分泌增多C.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D.心房钠尿肽分泌增多E.ADH分泌增多16.水肿时出现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A.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B.淋巴回流受阻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E.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17.下列哪项不是引起钠水潴留的因素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B.醛固酮分泌增多C.远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D.心房钠尿肽分泌增多E.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18.心性水肿发生的主要机制是A.肾小球滤过率下降B.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C.醛固酮分泌增多D.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E.以上均是19.心性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A.四肢B.面部C.眼睑D.下垂部位E.腹腔20.肾性水肿首先出现的部位是A.上肢B.下肢C.腹腔D.眼睑E.下垂部位21.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全身性水肿的主要环节是A.肾小球滤过率降低B.滤过膜通透性增加C.醛固酮增多D.肾小管重吸收增多E.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22.肝性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A.上肢B.下肢C.下垂部D.面部E.腹腔【多项选择题】1.下述哪些属于全身性水肿A.心性水肿B.肾性水肿C.肝性水肿D.营养不良性水肿E.炎性水肿2.下述哪些属局部性水肿A.炎性水肿B.肝性水肿C.淋巴性水肿D.血管神经性水肿E.营养不良性水肿3.引起组织液生成过多的因素有A.组织液胶体渗透压降低B.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E.淋巴回流受阻4.导致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的因素有A.醛固酮分泌增多B.心房钠尿肽分泌减少C.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D.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E.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5.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的直接因素有A.血浆蛋白含量下降B.肿瘤压迫C.静脉血栓形成D.淋巴回流受阻E.动脉充血6.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的原因有A.肝硬化B.严重营养不良C.肾病综合征D.慢性感染E.恶性肿瘤7.导致有效胶体渗透压下降的因素是A.蛋白质丢失过多B.组织间液胶体渗透压升高C.大量钠水潴留D.淋巴回流受阻E.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8.烧伤导致微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因素有A.微血管壁直接损伤B.血栓素A2的作用C.组胺的作用D.激肽的作用E.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9.引起淋巴性水肿的常见原因有A.恶性肿瘤B.充血性心力衰竭C.乳腺癌根治术D.肾病综合征E.丝虫病10.机体的抗水肿因素包括下列哪项的增加A.肾小球滤过率B.肾小管钠水重吸收C.毛细血管壁通透性D.毛细血管流体静压E.淋巴回流11.参与调节远曲小管重吸收钠、水的激素有A.抗利尿激素B.醛固酮C.肾素D.心房钠尿肽E.血管紧张素Ⅱ12.能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的因素有A.血清[K+]↑B.有效循环血量减少C.血清[Na+]↓D.血浆渗透压升高E.血管紧张素Ⅱ增多13.引起钠水潴留的因素有A.肾小球滤过率降低B.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C.心房钠尿肽分泌增多D.远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E.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14.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原因有A.急性肾小球肾炎B.慢性肾小球肾炎C.充血性心力衰竭D.贫血E.肾病综合征15.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引起钠、水重吸收增多的机制是A.醛固酮分泌增多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心房钠尿肽分泌增多D.近曲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流体静压下降E.近曲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16.直接影响全身性水肿出现部位的因素有A.组织结构特点B.重力效应C.组织代谢水平D.机体的营养状况E.局部血流动力学17.心性水肿的发病机制包括A.微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肾小球滤过率降低C.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D.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E.肾小球滤过分数升高18.肾性水肿的发病机制包括A.微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肾小球滤过率降低C.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加D.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E.淋巴回流受阻【问答题】1.简述水肿的发病机制。

2.球-管失衡有哪几种形式?常见于哪些病理情况?3.什么叫肾小球滤过分数?它的增加为什么会引起近曲小管重吸收增加?4.试述引起肾脏排出钠水障碍的主要因素及产生机制。

5.简述心性水肿的发生机制6.为什么心性水肿首先出现在低垂部位;而肾性水肿首先出现在眼睑或面部?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

2.积水指水肿发生于体腔内3.隐性水肿皮下组织液增多,达原体重的10%,用手指按压不出现凹陷,称隐性水肿。

4.凹陷性水肿当皮下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用手指按压液体流向四周而出现凹陷,称为凹陷性水肿,又称显性水肿。

5.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填空】1.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2.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3.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微血管壁通透性升高淋巴回流受阻4.静脉压增高血浆白蛋白含量减少5.肾小球滤过总面积减少肾血流量减少6.蛋白质丧失过多7.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8.蛋白质合成障碍9.水和晶体物质透过血管壁回收10.心房钠尿肽分泌减少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11.醛固酮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单项选择题】1.A2.C3.D4.C5.D6.E7.C8.A9.A 10.C 11B 12.E 13.D 14.C 15.A 16.D 17D 18.E 19.D 20.D 21.A 22.E【多项选择题】1.ABCD2.ACD3.BCDE4.CDE5.BCE6.ABCDE7.ABCDE8.ACD9.ACE 10.AE 11.ABCE 12.BCE 13.ABDE 14.ABCE 15.DE 16.ABE 17.ABCDE 18.BCD【问答题】1.水肿发病的基本机制是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和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

前者包括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以及淋巴回流受阻,这些因素均会导致血管内液体滤出大于回流,使组织液生成过多;另一方面是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包括GFR降低和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以及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多,导致体内钠水潴留。

2.球-管失衡有三种形式:①GFR降低,肾小管重吸收水钠正常;②GFR正常,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③GFR 降低,肾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球-管失衡常见于充血性心衰、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

3.肾小球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浆流量。

滤过分数增加,可使无蛋白滤液增多,从而导致近曲小管周围毛细血管流体静压降低和近曲小管周围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重吸收增加。

4.主要由于肾小球滤过降低和肾小管重吸收增多。

(1)GFR降低:①广泛肾小球病变;②有效循环血量降低。

(2)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①心房钠尿肽分泌减少;②肾小球滤过分数升高。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多:①醛固酮分泌增多和灭活减少;②ADH 分泌增多。

5.(1)心输出量减少:①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兴奋,肾小管重吸收增加;③心房肽分泌减少;④肾小球滤过分数增加。

(2)静脉回流障碍,毛细血管内压增高。

此外,由于胃肠道淤血和肝淤血,使蛋白质摄入减少、消化吸收障碍和血浆蛋白合成减少,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进一步加重水肿。

6.右心衰竭时,由于体循环静脉系统淤血,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受重力影响,心脏水平面垂直距离越远的部位,外周静脉压和毛细血管流体静压越高,故水肿首先出现在低垂部位。

肾性水肿时,血浆蛋白从尿中丢失可使血浆胶渗压降低,组织液积聚在组织间隙形成水肿,因此,肾性水肿不受重力影响;由于组织结构疏松的部位容易容纳水肿液,故肾性水肿首先出现在组织疏松的眼睑或面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