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体功能不足的诊断和治疗 ppt课件

黄体功能不足的诊断和治疗 ppt课件

而应以补充孕酮为主
黄体功能不足的药物选择
溴隐停
只有当黄体功能不足由高泌乳素血症所导致 时才有溴隐停的适应症。
溴隐停1.25mg,每天2次。 在使用溴隐停时如果发生妊娠,可以停药,
但在没有确定妊娠以前,切忌随意减量或停 药
黄体功能不足的药物选择
雌激素
黄体功能不足的两阶段模式
连续的子宫内膜活检显示,黄体功能不足患 者32%显示黄体中期子宫内膜的发育不成熟, 其中52%在黄体晚期内膜变得正常,提示黄 体中期的孕酮分泌不足可以逐步纠正 。
早期至中期的黄体功能不足可能因大黄体细 胞的缺陷所致,随后当这类妇女的小黄体细 胞对LH产生反应后,分泌的孕酮可能改善以 前的不足。
大黄体细胞
孕酮 雌激素
小黄体细胞
孕酮 雄烯二酮 睾酮
“黄体功能不足”的原因
大多是因为卵泡生长发育不良,颗粒细胞 和卵泡膜细胞这些日后要变成黄体细胞的 成分较少,继而孕酮分泌量不足。
因为子宫内膜的问题造成孕酮的作用不佳, 如子宫内膜上孕酮受体缺乏。一些宫腔内 的炎症,如衣原体感染,可能会导致孕酮 在子宫内膜上的作用不良。
2.子宫内膜活检:根据Noyes等的标准,在宫底部 适当取材,根据下次月经往前推算或LH峰值计 算,有2天以上的延迟者。
黄体功能不足治疗的药物选择
孕激素类:黄体酮,地屈孕酮 克罗米芬 HCG 溴隐停 雌激素(雌二醇等)
黄体功能不足的药物选择
黄体酮
在基础体温升高的第3天,或尿LH峰值的第4天 开始使用 阴道或肛门用黄体酮栓剂25mg,每天2次。 阴道胶冻(Crinone8%)90mg,每天1次。 12.5-25mg黄体酮油剂每天肌肉注射。 口服的微粒化孕酮制剂100mg,每天3次。或地屈孕酮
生理性的黄体功能不足
当少女初潮刚发生时 当妇女快要进入绝经期之前 当产褥期月经刚刚复潮时 当输卵管节育夹使用后 在剧烈运动和精神压力下 当节食和体重的改变时 当生活习惯的改变时
黄体功能不足是根据年龄和生理状态而经常发生波动的 一种生理现象。
黄体功能不足的生理机制(1)
孕酮分泌脉冲频率是与LH一致的。 LH脉冲分泌的频率和幅度在黄体期LH的脉冲频率低
10mg bid 或tid。如果和食物一起口服,吸收的效果会 更好。 如果妊娠,孕酮应继续维持约达12孕周。
黄体功能不足的药物选择
地屈孕酮(达芙通)
与天然孕酮结构几乎相同; 剂量10mg Bid 或 Tid, 可于排卵后服用,直至孕3
个月左右。 与肌肉注射黄体酮和HCG的使用结果(持续妊娠率))
正常妇女卵泡期 LH分泌脉冲
黄体功能不足妇女 LH分泌脉冲
黄体功能不足的生理机制(2)
滋养细胞
孕酮 淋巴细胞
PIBF(孕酮诱导的封闭因子) 胚胎保护
Th1 Th2 IL-10 NK
ART周期黄体功能不足的生理机制
取卵术中卵母细胞卵丘复合物颗粒细胞的损失,卵 巢大黄体细胞不足
过高的雌激素水平产生的溶黄体作用 GnRH-a降调造成的垂体功能失调,LH分泌频率和幅
比较无明显差异
黄体功能不足的药物选择
克罗米芬
在周期第3-5天起50mg口服,共5天。对纠正 黄体功能不足,克罗米芬的剂量不需要超过 100mg/天。如果妊娠,孕酮的建黄体治疗是 必不可少的。
黄体功能不足的药物选择
HCG
有卵巢过度刺激的风险 过去的报告认为其效果不如黄体酮 每3天给2500U-5000U的剂量就足够了 在早孕期间很少用HCG来治疗黄体功能不足,
黄体功能不足?!
自黄体功能不足作为一种疾病于1949 年被描述以来,目前仍然没有找到精 确的诊断标准,它因干扰着床导致的 不孕和反复流产的致病机理仍然没础体温(BBT)测定, 黄体期单次或多次血孕酮水平测定 子宫内膜活检的病理学 唾液游离孕酮值测定 血浆子宫内膜蛋白测定 B超测量排卵前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测量 血清泌乳素水平 黄体分泌的松弛素和抑制素测定等。
每种方法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确和实用的金标准,且缺少对照研 究的临床资料。
从理论上来说,整个黄体期孕酮分泌的总量才是黄体功能不足的金 标准。
黄体功能不足的诊断标准
1.血清孕酮水平:在LH峰值后第5-9天,单次测定
孕 酮 值 低 于 10ng/ml , 或 三 次 测 定 值 低 于 30ng/ml。尿LH测定决定LH峰值的时间。
生殖技术中黄体辅助支持的原理和应用问题。
概述
卵泡的发育是黄体形成的前体 排卵后卵泡颗粒细胞发生黄素化而变成黄体中
的“大黄体细胞”,卵泡膜细胞变成“小黄体 细胞”。 非妊娠周期的黄体的寿命是12天左右 正常月经周期中黄体中期分泌的孕酮值低限是 8-10ng/ml,每天分泌量约80-100ng/ml。 在IVF促排卵周期中黄体的支持成为常规。
黄体功能不足的诊断和治疗
概述
黄体功能不足最早于1949被Jones描述。约 5%-10%的育龄期妇女可能有过黄体功能不 足的问题,在不孕妇女中其发生率可能达 30%-60%。
黄体功能不足所引起的最基本的临床问题是 不孕和反复流产。
黄体功能不足是否能够作为一种独立的生殖 内分泌疾病存在和定义?现在还没有一种实 用和精准的方法来明确诊断。
度的改变,造成孕酮分泌不足
Wuttke等描述了三种类型的黄体不足
下丘脑性黄体功能不足 ,LH分泌低下,基础 孕酮值低下。
大黄体细胞缺陷性的黄体功能不足 ,LH分泌 正常,与LH脉冲相应的孕酮分泌也增加,但 整个黄体期分泌的孕酮基础值 较低。
小细胞缺陷的黄体功能不足,对LH完全不反 应。基础孕酮值相对较低为3.1ng/ml,对正常 LH脉冲的刺激的反应也较差 。
而幅度高。这是孕酮对中枢的负反馈对GnRH生成的 影响,是由内源性鸦片类活性肽调节的。 卵泡早期LH分泌的频率增加,导致LH峰值的平均水 平降低,继而黄体中期的LH活性降低,使得黄体期 的孕酮脉冲幅度减低。 如果在GnRH诱导卵泡期LH分泌频率增加,则可以造 成黄体功能不足的现象。是IVF周期中黄体功能明显 不足的主要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