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课程基地建设诠释国防教育内涵

以课程基地建设诠释国防教育内涵

以课程基地建设诠释国防教育内涵
一、拥抱高中教育特色化发展的春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

”特色建设不仅是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千校一面”问题的有效办法,更是提升普通高中品质的必由之路,是落实国家规划、实现高中教育改革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抓手。

在江苏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四甲中学校长室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讨论了江苏教育、海门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传承创新,锐意进取,找准突破口,决心以特色领域发展为主线,形成引领和支撑学校发展的目标系统、任务系统以及保障系统。

做开创性的事,办别样的教育,力争在特色发展上有所作为,唱响高中教育“规范?优质?特色”的主旋律。

2016 年,学校教代会新通过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四甲中学有两大发展目标:一是努力把四甲中学建设成为“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有品质的江苏省四星级高中”;二是建设江苏省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今明两年,四甲中学将全力打造江苏省国防教育课程基地。

一是打造国防教育场馆平台。

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对基地建设的财政经费投入,高水平建设报务训练室、国防教育成果展示室、多功能影视室、战斗机模拟飞行训练室、校内射击馆和国防
教育文化广场。

二是打造国防教育精品课程平台和社团平台。

充分利用现有的学生社团报务训练班、航模队、军迷社、舞蹈队、军事发烧友等有效载体,将国防教育融入师生的文化生活之中。

三是打造国防络平台。

在校园网上精心制作“国防教育主题网页”,开设校园国防教育动态、军事百科、兵器知识、国防论坛、留言板、军训花絮、报务训练等栏目,使国防教育进入“鼠标一点、近在眼前”的新天地。

二、将国防教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改革之中
四甲中学建立健全了国防教育领导机构,成立了国防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了政教处、教科室、团委、年级组“四位一体”的国防教育活动实施小组,全校性的工作由政教处牵头,教科室负责国防教育课题研究、组织编写国防教育特色类校本教材,团委负责国防教育常规检查、评比,年级组负责国防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为把四甲中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管理规范、效果显著的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在各级领导强有力的支持和引领下,学校大胆创新“三个纳入”机制,即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党团组织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第一课堂活动计划,纳入学生德育考核目标。

学校积极探索将国防教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改革之中,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努力找准结合点、渗透点、生长点、创新点,确保国防教育在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和素质提升方面深入持久、效果明显。

心发展特点拓展“军营体验日活动”。

让同学们走进军营,看看营房、练练手劲、瞧瞧军姿、试试胆量,参观部队文化墙、兵器展示、操作演示。

还结合“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了冬季长跑拉练、拔河比赛、踢毽、跳绳等小型多样比赛活动……学生们乐于参与,志趣高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些活动都真正体现了“全员参与、全面教育、建构素质、发展特色”的办学思想,使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成长着,快乐着。

三是找准国防教育与课程体验活动的结合点。

《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和“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实施,为四甲中学的国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校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创设了与“全民国防教育日”相衔接的学校“国防教育周”(时间定在每年9 月的第3 周)精心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

重点开展了“国防教育进课堂,军事训练上操场”系列活动,丰富学生厉练和展示的舞台。

主要对学生开展“六个一”活动:每个班级上一次国防教育的主题班会;每个学科结合学校国防教育特色开发一节活动课;举办一次军事体育运动会;每个班级出一期国防教育黑板报或者手抄报;每个学生读一本军事方面的书;基础年级学生观看一次军事题材的影视。

三、用校本课程诠释“国防教育”内涵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是学校实施教育活动最基本、最有效的载体。

没有课程,也就没有了学校。

如果不进行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就是一句空话。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校本课程则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的价
值取向。

建构有特色的教育生活,需要研发特色课程来支撑。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行设计、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是学校
独特的教育思想、办学目标的具体体现。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具体的学校和社区环境,突出特色,培养特长,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为了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国防知识教育,增强他们的国防意识,四甲中学成立了校本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校长挂帅,骨干教师参与。

通过认真学习、仔细分析研究,学校决定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学校的国防教育特色建设相结合。

为此,学校发挥全体教师的集体智慧,挑选精兵强将并吸引学生参与,组织编写了《钓鱼岛》《化学与国防》《国防科技》《台湾问题纵览》《中外战争历史故事》5 套校本教材,从国防知识、军事技能、爱国情感几个维度,就不同年段的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供初高中年级学生分别使用。

这些教材知识网络清晰、能力要求明确、考评方法具体;图文并茂,亲切感人,学生容易接受。

在老师的组织引领下同学们感受军人气质、领悟军人精神,践行军人言行,有效地强化了他们对于“国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意义的认识和了解,提高了他们的国防知识水平,收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