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型本科模块化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合肥学院

应用型本科模块化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合肥学院


基 础 能 力 模 块
(四) 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能力
设计表现 基础能力
能力分解
能力要素封装
教学模块
设计表现基础I 设计表现基础II 设计表现基础III 设计表现基础IV 设计表现基础V 设计表现基础VI
工业设计素描 设计色彩基础 手绘产品效果图 电脑平面效果图
模型制作 电脑三维表现
(五) 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构架
(二) 广泛调研, 确定专业对应岗位群
通过对国内制造业企业和设计服务行业,尤其是安徽 的制造业企业对工业设计岗位需的广泛调研,得出:
工业设计专业的岗位群贯穿在产品开发从立项到商
品化的全过程。
• 产品企划 产品工业设计
• 产品工程设计
产品营销推广
•各个阶段都有需要工业设计师付出专业能力的岗位
•(如下图)

设计表现基础能力


设计工程技术能力

产品工业设计能力

职业素质修养能力
(四) 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
具体构建课程体系时, 根据每个“大模块” 内 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任务目标的分析将其分解 成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小模块”;
每个小模块对应不同的“能力要素”; 能力要素封装后为成为一个个“教学模块” 。 并按照一定的教学规律分布在整个人才培养方 案 中。
II (5学分


设计理念 思维II
设计史论 (4 学分

设计表 现基础
III 手绘效 果图 (4 学 分)
设计表现 基础IV 电脑平面 效果图 (4学分

形态设计 基础I 形态构 成基础
(4学分 )
形态设计基础II 立体形态设计I
(5学分)
设计工程
设计表现 技术III
V
造型材料
三 模型工艺 与加工工
工 业 设 计 岗 位 群 分 析
(二) 广泛调研, 确定专业对应岗位群
产品 工业 设计
概念创意设计
造型设计
人机界面设计 色彩图案及 材质表面处 理 模型制作
ID设计师
UI设计师 CMF或CMG
设计师 模型制作
这个阶段是工业设计师发挥专业能力最重要的阶段,也是工业设计岗位群最集中 的阶段,根据工业设计不同侧面的要求这个阶段又分为不同岗位:
(4 学分


(4 学分

形态设计 基础III 立体形 态设计II (4.5学
分)
设计表 现VI 电脑三 维表现 (5.5学 分)
设计工程 技术II
人机工程 设计
(4 学分 )
产品设计 I 产品语 意设计 (3 学分

跨专业设 计I
版式设计 (3 学分
(三) 归纳专业基本能力
通过对工业设计岗位群的分析,对不同岗位专业能力经过分解合 并解构重构后,按内在逻辑关系归纳出相对独立的六大基本能力。
设计理念 设计思维 设计表现基础能力 形态设计基础能力 设计工程技术能力
产品设计能力 职业素质修养
(三) 归纳专业基本能力
设计理念及思维能力
形态设计基础能力
二、为什么要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应用型人才是具有解决生产和管理中实际问题能力的 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用型,以专业为龙,以学科作支 撑。
培养方案设计理念: “知识输入导向”向“知识输出 导向”转变
课程体系建设:突出以能力为核心
教学要求: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理论知识以适用为度, 学生要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
二、为什么要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

学科本位
课程体系




能力本位

课程体系
最显著的特点 是课程模块化
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来组织教学内容 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 我国现行课程体系主要是学科知识体系
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 以专业为导向,以职业或行业所需的知识、 技术或技能为中心 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融合起来 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
一、“模块化”相关概念
在教学中,模块化是指: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活动 的组合,或者说,是一个内容上及时间上自成一体、带学 分、可检测、具有限定内容的教学单元。
模块由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组合而成。

单一课程

若干相关课程知识点
的组合

实验课程,或实习

理论课程与实践的组合
围绕特 定主题 或内容 的教学 单元
三、模块化课程的构建(以工业设计专业为例)
专业技能
工程 素质
培养 目标
职业能力
开拓创新、 团队合作等
支撑 知识
(一)成立专业委员会,研讨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工业设计 学科坚实的基础知识、创新品质和实际设计能力;能够创 造性地完成各类工业产品的产品企划、产品工业设计以及 初步的产品工程设计、营销推广和设计管理的工作;可在 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从事产品设计及其相关的视觉 传达和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专多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模块化课程改革 的探索和实践
合肥学院发展规划处 余国江
2012.06
主要内容
1.模块化相关概念 2.为什么要实施模块化教学 3. 模块化课程的构建 4. 模块化课程的特点 5.实施模块化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6. 合肥学院模块化教学情况改革介绍
一、“模块化”相关概念
模块(Module):外来词
二、为什么要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
(二)现有课程以学科为主,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体系
学科本位教育
能力本位教育
强调学科独立性和重要 性,学科成为中心,成为 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 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 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 手段。
产生于二战时美国对技术工 人的培训,20世纪60年代被用 于职业教育的师资培训,此后 不久就传到加拿大,20世纪80 年代后,又逐渐推广到欧洲、 亚洲、澳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一是指标准尺寸的建筑物部件,家具部件;二是指计算 机或计算机程序的模件、组件、模块。
模块化
模块化最初出现在信息技术领域。 由于计算机软件、硬件采用了模块化结构,不仅大大缩 短了软、硬件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能 灵活地实现多功能需求。
模块化教学
后来,模块化思想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各个技术领域, 也被引入到教育领域。
学 期
模块

思想政治 理论课Ⅰ (5 学分

大学英语 I (5学
分)
素质教育 模块I (5学 分)
设计理 念思维I 设计概
论 (3 学分
)
设计表现 基础I
工业设计 素描 (4 学 分)
设计表现 II
设计色彩 基础 (3 学 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设计工程技术I 设计工程制图
(6学分)
思想政治 大学英语

理论课Ⅱ (5学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