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尤溪县铁炉亭矿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分析
尤溪县铁炉亭矿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其矿床成因分析
系。
1 O0 O
2 矿区地质概况
铁炉亭矿区铅锌矿地形地质 暨井上下对照图如 图 2
所示 。
21 地 .
层
矿区出露地层较简单 ,从老到新 主要为侏 罗系下统
’
梨山组第二段 ( 1 、 J2 二叠系下统栖霞N( )分述如下 : ) p 。 q ①梨 山组第二段 ( l : Jz 厚度 大于 8 主要分 布在 ) 3m。 矿区的西侧 ,岩性为一套湖泊相沉积 的灰 ~灰白色 中细 粒石英砂岩 、 长石石英砂岩 、 粗砂 岩 、 粉砂岩夹细砂 岩及 泥岩。 岩层产状走 向 2 。 , 向北西 , 角 3 倾 倾
18 6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21年 1月 01 1
2 岩 浆 岩 . 3 岩浆岩 主要 分布在 矿 区 的东 部 、北 西 部 及 其外 围地 区 。侵入岩有
晚侏罗世 梁坑序列双坑
单 元fs中细粒 石 英 闪 J) 长岩 , ~深灰色 , 灰 块状 构造 , 自形粒 状结构 , 半 主 要成 份 为斜 长 石 、 钾 长石 、 石英 等 , 偶见有少 量 的暗色矿物 。岩体 与
41 地 层 岩 性 . 触带 ( 矽卡岩带 ) 及北西 、 北东向断裂是主要的控矿构造 , 矿 区二叠系栖霞组地层 中微量元 素铅 、锌等含量远 也是成矿的重要部位。
高于地壳背景值及地 区同类岩层值 , 以断定 , 可 该地层是 铁( ) 锰 帽标志 : 区内的多金属矿石主要含有方铅矿 、 矿体的富集层位。 矽卡岩矿体受 围岩岩性控制 , 以硅质灰 闪锌矿 、 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矿物 和石英 、 透辉石为主的 岩和富含钙质 、 炭质 薄层的灰岩最利于矿液的交代 , 因为 非金属矿物 ,在地表经氧化作用分别形成 了以褐铁矿为 钙质和炭质化学性质活泼而硅质性脆易碎 ,便于矿液 的 主的铁 帽 , 以褐铁矿 、 ( ) 硬 软 锰矿为 主的铁锰 帽, ( ) 铁 锰 帽是多金 属矿 ( ) 化 体在地表 出露的最 直接标 志。 因此 区 进入。 内褐铁矿石 、 铁锰矿石分布地段 , 是找矿的重要标志。 4 构 造 . 2 构造是控制区内矿体诸多因素中的主要 因素 ,构造 矽卡岩标志 : 区内的透辉石 ( 绿帘石 ) 矽卡岩 , 是多金 运动及其形态 ,不仅可为 P 、n多金属矿 的形成提供运 属矿 的主要容矿岩石 。 hZ 野外识别矽 卡岩 的两个 明显标志 : 矿、 导矿和容矿空间 , 而且又是矿液运移直接或间接的驱 是颜色 , 呈深绿或深灰色 ; 二是粒径 , 围岩相 比, 与 矿物 动力 。 矿区 内 F 北北东 向断 裂切割深 , 区域北北东 向 粒径较大 。深的颜色 和较大的矿物粒径是野外识别矽卡 2 属 断裂带组成部分 , 是矿 区内岩浆和矿液运移 的主通道。 区 岩 , 进而寻找多金属矿的直接标志。 内次一级断裂 、 裂隙及层间破碎带 , 可为 P 、n多金属提 bz 地层标志 :区内二叠系栖霞组硅质岩作 为通常为矿 供有利的容矿场所。 体的顶 、 底板 , 只要发现 硅质岩 , 其附近一般就有多金属 矿( ) 化 体存在 , 是寻找多金属矿的间接标志。 43 岩 浆岩 . 本矿床 的形成与石英 闪长岩有成因关 系。从区域地 地球化学异常标志 :区 内水系沉积物元素 主要组合 uP—n A— s uP—nA — i , S 己 质 条件分析 , 岩体 的接触 带上 , 在 分布着许多矿点 , 如皇 为 C — b Z — gA 和 C — b z — gB— n 以 中 温 歹 据异常 区资料 , 异常 内带一般可指示地表矿( ) 化 山、 北宅等铅锌矿床 , 明了这些矿点与此岩体有成因联 素为主。 说 系。 从矿 区的实 际资料 , 石英闪长岩与钙质层( 石灰岩 、 钙 体存在 。 质粉砂 岩 ) 直接接触或相距 较近 , 矽卡岩化和铅 、 锌矿化 6 矿床成因分析 较强, 形成 比较 集中 、 品位较富 的铅锌矿体 。 这反 映了本
区内构造较为简单 , 地层 总体上为一单
坑 序列双坑单元 ;. 留纪 领头序列府 竹单元 ;0志留纪领头序 列彭山单元 ; 1 9志 1 1 石英脉 ;2花岗斑 岩脉 ;3二 1. l. 长花 岗岩咏 ;4地质界线 ;5断层 ;6工作区 1. l. 1.
F 正断层 : 于铁炉 亭的南 西侧 。 位 断层 性质为正断层 ,走 向为北西 向、倾 向南西 、 倾角 约 6 。。 0 破碎带宽约 5m, 地表 出露 长
场 和 12 3 5号 硐 控 、、 、 制 ,呈脉状 、透镜状 展
图 2福建省龙溪县 西城镇铁炉亭矿 区铅锌矿地形地质暨井上下对照图
i
布 , 产 状 5~2。 / E 8 S E 6 一 7 。矿体规模沿走 向长约 3 5 l 6。 0 m,
沿倾 向延深长度一般在 7 0~10m之间。 7 矿 体厚度在 29 3 51之间 ,平均 2 8 . 2~ . I 0 T . 9 m,
5 0‘ ,’
5 ” 6 7
L .J — . —
m
1
第 3 卷第 2 期 0 2
傅 林聪 : 溪县铁炉亭矿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 其矿床成 因分析 尤
19 6
T 4 3T 53 T 6 3T 7 3 3 4 C 0 、C 0 、C 0 、C 0 和 、 号硐控制 , 呈脉状 、 透 镜 状展 布 , 产状 3 1 6 S E 6 6 。 。 5 ~1。/E 4~ 5 矿体规模 沿 走 向长约 3 0 沿倾 向延深长度一般在 3 一8m之间 。 0 m, O 7 矿体厚度在 1 7 21 之间 ,平均 2 2 . ~ . m 9 8 . 0 m,向深部逐 渐 变小 , 尖灭 。 本矿层直接顶底板均为矽卡岩 。 本矿体未
[1 7 ~ 7 团 一
回 一… 回 r 圈 固 …一
回 …一
回
一 “
团 … 囫 日 …
圈 -r 捧一 _ _
囝
岩 裂 隙 中 。 由 T 11 C0、
T 4 1T 5 1T 6 1采 C 0 、C 0 、C 0 、
囤 …。 鹳
团 t
圉 一 ~ 圈 …
关键 词 : 层 ; 造 ; 浆 岩 ; 地 构 岩 围岩 蚀 变 ; 区域成 矿 ; 炉 亭矿 区 铁
中图 分 类 号 : 684 P1.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号 :06 83 (0 12 — 17 0 10 — 97 2 1)2 0 6 — 4
1 区域地质概况
矿 区位于尤溪县县城方位 2 l 6 。直距约 1. k 行 5 m, 4 政 区划 隶 属 尤溪 县 西 城镇 北 宅村 管 辖 。矿 区面 积约 0 89k 2铁炉亭矿 区铅锌矿位于闽中铅锌银多金属成 . 7 o 0 m 矿集 中区北西部边缘 ,位于区 内白岩旗 山 ~北宅南北 向 大断裂的北端 , 区域内地 质条件 复杂 , 断裂构造发育 , 岩 浆活动强烈 , 矿床 ( ) 点 较多 , 具有一定 的成矿地 质背景 ( 图 1。 如 ) 区域 出露地层主要有前震 旦系 、 二叠 系 、 侏罗
度 大 于 20m。 8
图 1龙溪县铁炉亭矿 区铅锌矿区域地质 图
作者简介 : 傅林聪(94 , 福建上杭人 , 17一) 男, 大学本科 , 高级 工程
师, 主要 研 究方 向 : 地质 矿产 。
正断层 : 位于矿 区西侧 。 断层性质为 正断层 ,走向为北北东向、倾 向北东东 、 倾 角约 6 。。 6 地表出露长度 大于 4 0 0 m。
东 向 和 北 西 向断 裂 对 区域 铅 锌 银 多 金 属 成 矿具有控制作用 。
回 , 回 s e e - 园 - 斜构造 , 回 回 回 回 回 固 曰 日 。 园 z 断裂发现 2条断层 : 北西 向正断层 园 - s t 圆 e
( 和北北东 向正断层 (:。 F) F)
开采 。
4 控矿因素分析
区域 地层 划 分 如 表 1 所示 。
表 1 区域 地 层 划分 简 表
地 层单位 代号 厚 度f 1 岩性 m
区内陡倾 角断层走向为北西向 , 向西南或北东东 , 倾 倾角一般 6 ~6 断层带里 常见碎裂 岩 , 0 6 。。 少见 角砾岩 。 碎块和角砾主要呈棱 角状 , 个别具钝化现象 , 显示断裂具 压扭性特征 。破碎带普遍具有硅化 ,硅化分布方式有两 种, 一种为 团块状分 布 ; 另一种呈细脉状 , 细脉走 向与断 裂方向一致 ,在破碎 带膨大部位见有与岩浆热液有关 的 铅、 锌多金属矿化 。 产在 陡倾角 断层 中的矿体形 状 多为透镜 状 ,长度 3~ 7 宽度 1 7 21 如 图 2中的 I、 Ⅲ号矿 0 10m, . ~ . m( 9 8 Ⅱ、 体 )该类型矿体变化不大 , 。 矿体规模也较大。
/ J2 l 1
d ,2 J — O e ^0 \. \ / g 0
/
/ /
9. 8 0
l
~
/
/ 9 /Y. (8 J0 ,
2 8 9. 60
英二长闪长岩接触 , 下界总体上与侏罗系梨 山组 第二段 ( l 地层呈断层 接触关 系。 J2 ) 岩 性主要为灰 白色 深灰色中、 厚层状含 白云 质灰岩 、 白云质灰岩和含硅质灰岩 , 大理岩 化 明 显 ,含 蜒 类 化 石 。岩 层 产 状 走 向 8 1。 , 向南东东 , ~8 倾 倾角约 6 。 。 5
1 侏罗 系下统梨 山组 第二段; 2侏罗系下统 梨山组第一段 ; . 3二叠 系下统栖霞组 ;. 4 前震 旦系龙 北溪组 第二段 ;
5晚 侏 罗 世 角 山 序 列 田 山 单 元 ;. 侏 罗 世 涪 头 序 列 涪 下 单 元 : 侏 罗 世 涪 头 序 列 洋 尾 单 元 ; 侏 罗 世 粱 6晚 7晚 8晚
T 4 2、 C 0 、 C 0 、 C 0 C 0 T 5 2 T 6 2 T 7 1和 3 4号 硐 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