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第二章:跨国公司基本理论
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第二章:跨国公司基本理论
8
2.3.3 关于小岛清理论的评价 1.存在的问题 1.存在的问题
对小岛清理论的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所谓日本式贸易创造型投资,日本集中对经济发展水平较 低、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主要是东南亚地区)的资源开发工 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直接投资。 第二,小岛清关于“美国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是将最具有比较优势 的产业转移至国外”的观点也是站不住脚的; 第三,小岛清理论全盘接受了完全竞争的假设,闭口不谈垄断因 素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是不现实的。 第四,小岛清理论回避了“边际产业扩张”模式对于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过于美化了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 作用,掩盖了发达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维护现存的不合理的 国际分工格局。
3
2.1.3 跨国公司理论学派的共同出发点
1.以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
2.以市场不完全和垄断优势为立论基础
4
第2节 垄断优势理论
2.2.1 基本观点
金德尔伯格详细列举过跨国公司所有拥有的各种垄断优势并将之 分为以下三类。 1)在商品市场上,产品的差异化、商标、促销技术与价格联盟 等,都可能导致不完全竞争,从而使企业产生垄断竞争; 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专利、技术、技术秘密、、特殊的管理 技能、资本市场的优势条件和商誉等,可能造成不完全竞争、给 企业带来垄断优势; 3)规模经济现象的存在也能给大规模企业带来垄断优势,包括 跨国公司拥有的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13
第5节 内部化理论
2.5.1 市场内部化的主要内容
内部化理论认为,市场不完全并非规模经济、寡占或关税壁垒引 起的,而是由于市场失效(Market Failure),以及由于某些产品 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导致企业市场内部化。 外部市场失效是内部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1)外部市场失效是内部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企业外部市场失效,促使内部市场的建立,该理论认为,市场分 为两大类:一类是存在于企业之外,受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支配 的外部市场;另一类是企业内部的市场,不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 响,也不存在买卖双方在市场上按独立竞争原则确定的价格,交 易价格是根据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目标和谋求最大限度利润的目 的,由公司少数决策人制定的,即转移价格。
11
2.4.2 维农在20世纪70年代对其理论的修正
20世纪70年代初,维农认识到原先提出的产品周期理论的一些缺 陷,于是对该理论作出了修正: 1.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阶段 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阶段: 1.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不惜支出高昂的研 究与开发费用,集中力量在母国进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重点是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以维护其垄断地位; 2.成熟的寡占阶段 成熟的寡占阶段: 2.成熟的寡占阶段:随着产品趋向标准,率先推出新产品的企业逐 步丧失原来的创新优势,但他们的生产能力已扩大,销售网络已 建立,商业信誉很高,在此阶段,可采取密集渗透策略,发掘生 产与销售的规模经济潜力与优势,维持相应的寡占地位; 3.衰老的寡占阶段 衰老的寡占阶段: 3.衰老的寡占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产品标准化已经完成,规模 经济不再是阻止竞争对手的有效手段,原来的优势逐渐消失,跨 国公司为建立新的竞争优势,或者联合起来组织卡特尔,实行协 调定价来瓜分市场,或者进行产品改良,形象重构,实现产品差 异化来维持部分市场。
9
2.合理之处 2.合理之处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也有一些合理的地方。例如,向 对方国家转移边际产业(或振兴其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观点、 顺贸易导向投资模式的观点、从技术差距小的技术开始依次不断 移植新技术的观点、把比较优势原理作为国际贸易和对方直接投 资理论的共同基础的观点等,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都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
19
2.6.2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三种优势。 所有权特定优势: (一)所有权特定优势:亦称之为“竞争优势”或“垄断优势”, 它是指企业独占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以及拥有规模经济所产 生的优势。 企业拥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技术与管理优势 技术与管理优势(Technical 1.技术与管理优势(Technical and Managerial Skills) 管理方面的优势指合理的组织结构、科学的管理技能和灵活的营 销技巧等。 2.企业规模经济优势 企业规模经济优势( 2.企业规模经济优势(Scales Economy Advantages) 企业规模越大,经济实力雄厚,市场开拓能力大,生产费用更 节约,拥有垄断的优势,它所能承担的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就越强, 就越容易向国外扩张,成为跨国企业。 3.融资优势 融资优势( 3.融资优势(Financing Advantages) 大公司实力雄厚,资信好,能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款,并且具 有广泛的渠道获得资金来源。
17
2.内部化理论的缺陷: 2.内部化理论的缺陷: 内部化理论的缺陷 内部化理论是西方学者在探讨建立跨国公司一般 理论时形成的,虽有较高综合性,但不少学者认 为它并未涵盖一切,仍不足以拥有“一般理论” 之雅称。它不能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时机、地理 方向及其与跨国经营战略的联系,缺少对世界经 济环境或宏观经济影响的分析。海默、维农等人 对跨国公司垄断行为特征的分析,在内部化理论 中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利用。这些说明,内部化 理论中还有值得进一步补充、修正和完善的地方。
18
第6节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6.1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特点与基本观点
1.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特点: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为国际生产综合理论,与早期的对外直接 投资理论比较起来,它有三个特点: 1)吸收了过去20年中出现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精华,尤其 是继承和发扬了内部化理业进行国际经济活动的三种主要形式:对外直接投 资,出口贸易和许可证交易。
12
2.4.3 寡占反应理论
维农在修正的产品周期理论中,为了解释成熟期跨国公司谋求寡 占地位的行为,利用了寡占反应理论,这理论是1973年美国学者 尼克博克(Frederick T.Knickerbocker)提出的,按照尼克博克 的观点,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可分为两种: 进攻性投资: 1)进攻性投资:指首先在国外市场建立子公司的寡头企业的投 资行为,其动因可用维农的产品周期理论来解释; 2)防御性投资:指同一行业其他寡头企业追随进攻性投资者而 防御性投资: 在相同国外市场建立子公司的投资,其动因来自寡占反应行为模 式。 不难发现,寡占反应理论在解释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问题 上,是对产品周期理论的补充。
5
2.2.2 对跨国公司各种垄断优势的进一步论证
1.知识优势:是指拥有包括专利、专有技术、信息、知识、管理技 能、销售技能等一类无形资产,能提供给管理者和执行人员生产 其他的企业不能生产的产品,管理其他无法管理的组织运行,取 得其他的企业或个人无法取得的工作成就所需的知识和技术。 2.产品差异优势 3.规模优势 4.管理优势 5.资本优势
15
2.5.2 内部化过程同交易成本密切相关
交易成本( Cost): ):指企业为了克服外部市场的交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 易障碍所需付出的代价。企业内部资源的转移可使交易成本最小 化,这就是形成内部市场的基本动机,此由引出建立内部化市场 的四个特定因素: 行业特定因素(Industrial (IndustrialFactor): 1)行业特定因素(Industrial-Specific Factor):这与产品性质、 外部市场的结构和规模经济有关; 地区特定因素(Region (RegionFactor): 2) 地区特定因素(Region-Specific Factor):由地理位置、文化 差别、社会心理等引起的交易成本的变动; 国别特定因素(Country (CountryFactor): 3)国别特定因素(Country-Specific Factor):东道国政府在政治、 法律、财税等方面政策对跨国经营的影响; 企业特定因素(Firm (FirmFactor):企业的体制结构、管理 4)企业特定因素(Firm-Specific Factor): 能力、协调功能等,对市场交易的影响。
2
2.1.2 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跨国公司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跨国公司理论学派较多,按其分析方法或理 论依据的不同,现行的跨国公司理论一般分为四类: 1)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理论,如垄断优势理论和寡占 反应理论; 2)以贸易理论与工业区位理论为基础形成的理论,如产品周期 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3)市场内部化理论,以市场失效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 4)综合理论,典型的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16
2.5.3 关于内部化理论的评价
1.内部化理论的贡献 1.内部化理论的贡献 与早期的跨国公司理论相比较,它有以下四个重 要的共享: a)关于市场不完全属于市场机制内在缺陷的观点 b)关于市场不完全可以用内部化途径来消除的观 点 c)关于跨国经营是市场内部化跨国界的表现的观 点 d)关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是跨国经营优势的主要 来源的观点
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有着丰富的含义。从基本理论出发, 小岛清列出了下列重要推论: 第一,可以把“比较优势(成本)原理”作为国际贸易和对外直 接投资理论共同的基础。 第二,按边际产业扩张原则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不是取代贸易, 而是补足贸易、创造(或扩大)贸易。 第三,“边际产业”概念可以扩大,更一般地可称为“边际性生 产”。 第四,应立足于“比较成本原则”进行判断。 第五,应重视“产业移植的比较优势”这一概念在对外直接投资 中的意义,并建议从按资国与接受国之间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开 始依次进行移植。 第六,“比较成本与比较利润率两者相关的主张”。
6
第3节 边际产业理论
2.3.1 “边际产业学说”对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解释
边际产业理论认为通常可以将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动机划分为以 下四种类型 : 1.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 2.低成本劳动力 2.低成本劳动力 3.寻求市场 3.寻求市场 4.扩张生产和销售能力 4.扩张生产和销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