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文章来源:发布时间: 2006-4-3 1、稳定病人情绪,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前提。
急危重症患者以服毒、外伤、各种脏器功能衰竭急性发作为主,由于起病急、病情重,病势凶险,病人对疾病缺乏认识,心理随能力不足,各自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等等,护理人员在迅速、及时、有效配合抢救的同时,应首先稳定病人的情绪言,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才能主动积极配合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
传统方法是劝慰病人,消除紧张情绪,但这种方法往往收效不大,邹危重症患者在情绪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单纯的语言安慰就如杯水车薪,难以达到心理护理的目的,所以心理护理首先要表现在医疗、护理人员以治愈疾病的态度上,高度的重视,足够的信心,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执行医嘱的轻、快、稳、准,会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增强安全感,在尽力终止病人不断加剧的紧张情绪,增强安全感,在尽力终止病人不断加剧的疾病痛苦的基础上,再配以适当的语言安慰,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而对于生活丧失信心的患者,则要找出其轻生的思想根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根本上消除其轻生的念头,树立起生活的勇气。
2、做好病人家属和亲友的思想工作,是心理护理成功的重要环节。
急、危、重症患者在救治过程中,其家属亲友由于对突发疾病的恐惧和缺乏了解,对亲人病情的担忧,往往会表现得惊惶失措,哭闹喊叫,甚至易怒、冲动,不但影响了正常抢救秩序和抢救过程,而且会给患者情绪带来很坏的影响,使之过分担忧自已的病情,加重心理负担,反而加重病情。
而对于对生活丧失信心,病程长,预后差将会落有残疾的患者,亲友、家属的理解、体贴、关怀和适时、适度的劝说对病人心境的改善也正如雪中送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在允许的情况下,应向他们做好必要的病情介绍,讲明配合治疗的重要性,稳定情绪,使他们主动配合治疗,影响、感染患者的情绪,使救治顺利进行。
3、良好的护士素质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
医护人员的救治水平,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每一位患者都希望到一个医疗水平高的医院,找一个医术高的医生救治,对护士的要求也是同样,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一个良好的职业素质,言谈举止的得体,大方、仪表的整洁、端庄,首先会在心理上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再加上扎实的基本功,执行医嘱的准确无误,技术操作的熟练利落,就会让患者看到自已康复的希望,在安全感中,很快进入被救治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抢救成功率。
4、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对病人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影响。
病人脱离危险后,面临着较长时间的恢复阶断,此期由于病人角色的转换,与社会生活脱离时间较长,病人迫切希望早日康复,脱离医院环境,尤其在某些生理功能丧失或低下,生活不能自理时,往往表现为焦躁、易怒、情绪低落等等,难于配合护理工作,此期要求护理人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服务态度好,并着重加强生活护理,建立良好的治疗环境。
应做好各种基础护理,如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尤其对不能起床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其肢体的功能位置和卧位的舒适,以便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协助病人解决生活的不能,或安排替代的办法,改善不良的心境,同时还要保持病室安静、清洁、整齐,减少噪音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加上护理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谦和的笑脸,必定会维持住病人良好的心境,缩短治疗过程,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危重症患者及家族的心理护理干预首先,我们谈谈危重症患者的心理反应,主要是指处于清醒状况的患者而言。
尤其是我们ICU患者,由于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其心里变化与一般患者有所不同。
当然,其心理反应的强弱和延续时间的长短,不单取决于疾病的性质。
严重水平,也受到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医疗和病室环境以及患者的心理本质,个性特征,文明水平,家庭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就导致重症患者心理反应粉复杂,也千变万化,但是有专家剖析,以为重症患者心理反应大致有:1,思绪休克 主要是疾病早期, 意外的创伤和突发疾病给人们造成打击,患者对这种毫无预兆突如其来的意外伤害完整木油心理准备,无法面临现实,,其心理防御机制也频临瓦解,患者往往体现为思绪休克期,出现异常的平静与冷漠,表情木然,少言寡语,对于任何救治和医疗处置都反应平淡,无动于衷。
2,极度恐惧和紧张 患者以为性命危在旦夕,常体现出极度恐惧和紧张3 ,无效否认期 主要是通过医疗后病情好转,急性症状初步节制,体现为否认有病,或者人为自己的病粉轻,不需要住院监护医疗。
4,ICU综合症 是指在ICU监护进程中如视听觉超负荷,被隔离,信息缺如等发生的不同水平的心理反应,如高度焦虑焦躁失眠甚至出现谵妄,思维紊乱,情感障碍,行径动作异常等5,自我形象紊乱 如外伤或烧伤导致患者自我完整性破坏而忧心忡忡。
6,愤怒与敌对 7孤单忧郁 8到后期,会发生对呼吸机依懒和对ICU的依懒心理病人的心理变化是因为生物危象, 而亲属,则要阅历情感危象,也就是由于亲人住院会对他们的生活发生影响,也有一个应激和适应的进程,由病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住院对家庭的影响(如经济)决议的,亲属往往会体现出家庭危象,如失望,退宿,强求,执拗,等通过剖析患者会出现这么对的心理变化,我们护士就要进行心理护理,也就是心理干预,是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自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积极的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到达其自身的最佳身心状况。
他是树立在护士与患者或者说是家族互相沟通的基础上的。
其必要条件首先是护士要与患者(家族)树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医疗性人际关系。
因此我们对患者(家族)存在的心理问题要有较深入的理解和准确的评估,否则我们无法介入患者及家族的内心世界,难以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
一,对危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原则 其实,患者的心理状况千差万别,复杂多变,有时一个护士会面临几个心理状况完整不同的患者,因此在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可以概括其来讲就是16个字:有缓有急,有敌放矢,与抢救同步,心理换位二,危重症患者心理干预实施次序 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进程,可因人而异灵巧应用1心理状况的评估 我们在抢救的同时应采用视察法迅速评估心理问题,以确保患者的严重心理失衡得到调控。
待病情稳定后再采用其余方法全方位搜集患者心理状况的各种信息,确定其基本的心理状况2,心理问题的确定及原因剖析 在患者进行心理评估的基础上,剖析导致患者消极心态的基本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因为个体在遭遇疾病。
意外等挫折时,因其社会背景人格类型以及对所患疾病的认知决议其所发生的心理反应强度和应对方式。
因此前面讲了“有的放矢”比如,在我上来这里上班的几天,CCU同时住了两个心肌梗塞的病人,一个是台湾佬,商人,另一 个是外来工,做保安。
两张病床是紧挨在一齐的,医疗上也同样是采用溶栓疗法。
而对他两个人多疾病的人识可以说是千差万别,这台湾老呢,由于有i一定的文明知识,对心梗有一知半解,知道会危及性命,就体现出过分紧张,恐惧。
焦虑。
任何时刻都是一动不动的躺在床上,表情严厉紧张。
心理问题和原因就粉明了了就是觉得他讲会死去。
也就是对疾病知识欠缺。
而另外的保安,由于木油文明,更本就不知道心肌梗塞为何物,我记得他是在我前一天下午下班时入住院的,第二天早上床边交班时跟他说不要 下床运动,给他讲,你得了心肌梗塞,要应该卧床休憩,不然会。
可他则就不以为然,对我说,我还要出去吃早餐呢,照旧吸烟,饱餐,要下床运动,甚至说,我现在心前区不疼了,你们在威吓我的,就想赚我的钱。
粉显著,心理问题的原因也明朗了,小看病情,当然 也是对疾病的知识欠缺3.选择适宜的对策 干预对策选择是否得当,是影响心理护理量的主要。
应针对不同的人 采取不同的对策比如刚讲的那两个患者。
对于台湾商人,这时刻,就要对他详细的讲疾病的理论知识医疗以及疾病的归转,向他交待你今天是发病的第几天,可以做哪些动作,思想放松,重复宣教心梗知识,以到达既要患者重视疾病的存在,又要放松思绪配合医疗:而对于保安,由于木油文明,更本就不知道心肌梗塞为何物,他胸前区不疼了就人为他的病好了,我们想尽了一切方法,比如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心肌梗塞,我记得我当时更他这么讲的,你心脏的血管堵塞了,就像水管的水不太澄清,时间久了就有粉多沉淀,到后来就堵了,我们现在给你用了要,就是要打通你的血管,你不能运动,因为新开的血管还不能承受高速度的血流。
等等他能解受也能配合医疗的的话4.视察干预效果并制订新的方案 随时对干预效果的评定,应是综合性的评价,做到随时制订适合患者的新的方案。
还是那两个患者,在对商人做了上面的护理措施之后虽说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我还是能觉得得到他仍然粉恐惧。
于是我独自对台湾商人家族讲了医疗进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病情答应的情况下激励家族多与之聊天转变注意力。
在护理的进程中,我注意到每一天都有一个从台湾打来的电话询问患者的病情,是在台湾时的医生,有一天在医生给那个打电话的解释病情后我就接过电话,给他讲了患者的心理问题,要他在电话里针对介个问题也做他的思想工作,后来那个人就给他打了电话,因为他们熟悉,互相都粉理解,他的话当然听了。
慢慢也就木油那么紧张了,也配合我们的护理指点康复出院。
而保安虽然在做了心理护理之后能配合医疗,虽然还是能觉得到他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但是能够接收我们的护理指点,配合医疗。
由于经济问题老是急着要出院,这时我们就想方法给他厂引导结合,最后给他办了保险,还派人来专门照料他,而且病情稳定之后还做了冠脉造影检验,出院时也不在说是我们在骗他的钱了三。
心理护理的实施. 其实,前面讲了那么多,己经是在进行心理护理了,可以说,患者进室的的那一刻起,也是我们心理护理的开始,首先,稳定患者的思绪 对于危重患者,时间就是性命,务必争分夺秒,尽快救治。
这类患者思绪反应强烈,而思绪对疾病又有直接影响,因此稳定患者的思绪是不可忽视的工作。
其实一切的护理人员都知道这一点,就是说要有责任心,同情心,爱心,要沉着,稳重,严厉,有序的进行抢救护理,酱紫可以使患者对医疗发生信心,稳定患者的思绪。
交流中要有礼貌,恳切和自然,应特别指出的是,在患者面前不可以说“这么重,怎么办?”之类的话。
不可措手不及,惊惶失措等,在性命危在旦昔的患者,只能向家族独自做病情交待,做维护性医疗工作。
2.心理支援 心理支援是指所采用的各种心理医疗都能够在精神上给患者以不同形式和不同水平的支援。
必要条件是护士要与患者树立良好的互相信任的医疗性的人际关系。
我们通过积极的语言表达,动作表达,思绪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内心世界,使患者内心发生意种积极获取健康的内在驱动力,使极端矛盾和困惑的患者解脱痛苦,心态趋于温和。
3.提高换着对疾病的认知能力 赞助患者客观的看待自己的病情,以较客观合理的认识和信念来取待不合理的信念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