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ppt课件
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ppt课件
D、个体对疾病信息敏感性、疾病所造 成痛苦的耐受性
E、社会 2020/12/12 因素也会影响患者对疾病的心
17
2、治疗及环境因素
有些药物可以影响脑功能,例如用利多卡因治疗心 律失常,当静脉滴注速度达4mg/min时,大部分患 者可出现谵妄。
气管插管 、呼吸机 、鼻饲管 、固定体位、持续静 脉滴注等,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成为其不良 心理反应的诱发因素。
医护人员的言谈举止、行为表
现、技术熟练程度等,可对患者产
生不同程度刺激;
2020/12/12
19
(2)同室患者
同室患者的痛苦表情或呻吟, 其他患者的死亡,会加重患者焦虑、 紧张的情绪;
2020/12/12
20
(3)患者家属
ICU患者对家属特别依恋,但由 于病情及治疗的需要,往往不允许 家属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心理护理的定义
2020/12/12
25
主动介绍监护室环境,消除 患者对ICU的陌生感。
在不影响诊疗规程的情况下, 尽量将诊疗操作集中完成,减少 不良刺 激,保证病人充分休息。
2020/12/12
26
4、加强沟通与交流
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启发患者交
谈,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有效的沟通交流是建
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沟通交流是不断发展的、
2020/12/12
15
二、影响重症患者心理反应的因素
1、疾病及个体因素 2、治疗及环境因素 3、人际关系因素
2020/12/12
16
1、疾病及个体因素
心理反应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取决
A、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
B、对症状改善和治愈的预期
C、对自身疾病的认识 、心理素质 、个 性特征、 文化水平 、家庭经济状况
1、护士 多体谅病人尽量地安慰 病人,为之解除痛苦 , 疼痛, 缓解症状,使病人身心舒适。
2、在进行各种治疗或操作中动
作应轻柔、迅速,有条不紊,给
病人一种信任感。
2020/12/12
24
3、创造良好的环境
尽力创造优 美、 舒适的治疗环境, 要 保持室内安静,创造 一个安全、可靠、 和谐的气氛和环 境。
12
7、期待与依赖
渴望生存,期望迅速康复, 故强化自己的患者角色,一切 以自我为中心,对医护人员、 家属、朋友依赖性增强,期待 得到更多的照顾。
2020/12/12
13
8、冲突
危重病人病程长,恢复慢, 治、疗繁琐,造成患者情绪不 稳定易激怒,产生冲突。
2020/12/12
14
9、ICU综合症
思维紊乱 情感障碍 行为和动作异常 停留的时间长
心理护理是根据护理心理学理
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交 往, 以行动来影响和改变患者心理状 态和行为,促进患者康复的方法 和手段。
2020/12/12
5
危重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
1、紧张与恐惧
2、焦虑
3、孤独与抑郁
4、愤怒与敌意
5、否认与逃避
6、无力感与绝望感
7、期待与依赖
8、冲突
9、ICU综合症
2020/12/12
孤独:环境陌生,缺少心理准备。
家属探视时间受限。医护沟通时间不
多。
抑郁:出现在疾病中期,对治疗
缺乏信心,采取回避态度或萌发轻生
念头。 2020/12/12
9
4、愤怒与敌意
患者知道自己的疾病时,往 往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会抱怨自 己的命不好。
表现:悲愤、绝望、烦躁、 多疑,甚至敌视周围的人,有的 还拿家人和医护人员出气。
有些家属自身的不安情绪也会给 患者造成不良心理影响。
2020/12/12
21
2020/12/12
三、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
1、爱护和尊重
2、稳定情绪
3、创造良好的环境
4、加强沟通与交流
5、满足心理需求
6、给予理解和支持
7、帮患者适应各种变化
8、加强针对性
22
1、爱护和尊重 患病后人的角色改变,把注意力
6
1、紧张与恐惧
危重患者
多突然起病
遭受到意外
病情加重
生命垂危
大多毫无心理准备,对可能发生的后果
缺乏思想准备。
2020/12/12
7
2、焦虑
是个体认为某一特定的情形会 对其产生威胁时的情绪反应,常发 生于患者对病因、疾病转归和治疗 效果不明确或环境改变的情况下。
2020/12/12
8
3、孤独和抑郁
2020/12/12
10
5、否认与逃避
否认—不承认自己病情严 重,存有侥幸心理。
逃避—患者直接的行为反 应。
2020/12/12
11
6、无力感与绝望感
因不能很快适应患者角色因 此容易产生无力感,如果护士与 之交流少,则无力感会加重患者 产生绝望感。表现:有敌意;喜 欢讨价还价;不愿遵从医嘱。
2020/12/12
危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患 沟通技巧
2020/12/12
1
医学模式的转换 :→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护理模式的转换:
以疾病为中心 →以病人为中心→
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
部分。做好心理护理对护士的自身素质 和护理质量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020/12/12
从社会生活转向自身与疾病,加之活 动减少,环境安静,自我感受性增强, 很容易产生自卑、敏感、依赖性和情 绪不稳等心理活动。
因此,关心、体谅、爱护、尊重
患者,密切护患关系,是搞好心理护
理的基本前提。
2020/12/12
23
2、稳定情绪
稳定病人情绪,是心理护理 成功的前提。病人只有情绪稳定 了,才能主动积极配合救治。
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有一定的技巧,要使沟通有
效,达到交流的目的,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全神贯注
2)谈话要适度
3)注意倾听
4)注意收集反馈
5)对病人同情而体贴
2020/12/12
27
不能用语言交流的 患者 ,可以采用规范化 手势语、图片卡、写字 板摇铃等非语言交流方 法进行沟通。
ICU对患者来说往往是相当陌生的,这里有各种医 疗设备,医务人员频繁走动,谈话声、监护声、 报 警声、呼吸机声等各种噪声,都会影响患者的情绪。
2020/12/12
18
3、人际关系因素
(1)医护人员 医护人员在患者床边讨论病情或
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特别是一 些刺激性的操作,如吸痰、挤压引 流管等,可引起患者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