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管理 第1章(3)
二是具有消极作用的从众负效应。
积极的从众效应可以互相激励情绪,做出勇敢之举,有利于建立 良好的社会氛围并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反之亦然。 通常从众行为的结果有三种可能性:一是积极的一致性;二是消 极的一致性,三是无异议的一致性。
从众的故事 有这样一则幽默故事:一位石油大亨死后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 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于是他灵机一动,大喊一声:‚地狱里 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人们纷纷向地狱跑去。 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大亨了。这时,大亨心想,大家都跑 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 去。但地狱并没有一滴石油,有的只是受苦。 对于幽默故事,人们可以一笑了之,但股市的盲从行为往往会造 成‚真金白银‛的损失,恐怕就不会那么轻松了。
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 1.经济周期不是由于外部冲击,而是源自内在波动,即经济周期波动是 内生的。 2.经济内在波动的分析框架是
3.强调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作用,经济繁荣是由银行信用扩张导致的, 信用扩张加剧了经济过热,反过来银行本身也愈加成为了庞氏型经济主体, 银行愈加脆弱。
4.预期具有不确定性,是非理性的,在非理性的预期作用下掀起了投机 狂潮。 5.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必要的。
所谓区域性金融风险,不过是指持续一两年来的货币紧缩政策, 会导致某些地区民间金融资金链崩裂,最后引发地区破产狂潮,甚至 有时能引起社会动荡。去年至今,温州等地民间金融确实出现崩盘迹 象,但随着房地产行业回暖,外加央行货币政策微调以及企业自发去 库存降低投资,区域性金融风险实际上已经减小了。随着货币政策日 渐宽松,今年下半年估计是看不到地方民间金融崩盘现象。 但长期来看,系统全局性金融风险恐难以避免。所谓金融风险就 是社会资源严重错误配臵,导致金融行业集体坏账增多而破产。至今 为止的中外金融危机,其根源无非就是三种,一种是央行长期扭曲利 率导致资产泡沫;一种是长期固定汇率机制引发经济失衡,社会资源 过多配臵在出口部门;一种是政府为满足选民要求搞福利社会而长期 寅吃卯粮,最后入不敷出而破产,譬如今天的欧债危机。
金融不稳定假说的思想渊源 明斯基是凯恩斯传的作者,深受凯恩斯思想的影响。明斯基把金 融不稳定假说看作‚对凯恩斯‘通论’宗旨的一个解释‛。凯恩斯认 为资本主义货币金融关系(即货币、利润、工资、利息、资产价格、 储蓄、消费、就业和产出的关系)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在企业家的投 资决策中,明斯基继承了凯恩斯的这一思想。在关于经济问题的认识 上,明斯基与凯恩斯的观点一脉相承,认为资本扩张是经济问题产生 的根源,明斯基‚大政府‛、‚大银行‛的概念是在继承了凯恩斯国 家干预经济思想上提出来的。
1.5.2 金融风险形成的理论探讨 1. 金融体系不稳定性假说 美国经济学家海曼· P· 明斯基(Hyman P.Minsky)提出的‚金融 不稳定假说‛(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开了金融脆弱性理 论研究的先河。明斯基是当代研究金融危机的权威,他所坚持的‚金 融不稳定假说‛认为,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金 融危机以及金融危机对经济运行的危害难以避免。
至于政府债务危机,这恰恰不是中国金融系统所忧虑的问题。尽 管市场普遍指责2009年4万亿积极财政项目和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导致 的恶果。但人们忘记了,如此大规模信用扩张,是在经济低谷以非常 低廉的利率完成的,而且这些资金的运营,并非像欧美等国那样用在 社会福利,而是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长期来看这对于提升中国经济生 产率是正面而非负面的。 综上所述,我们就会看出,今年下半年中国央行肯定放水,不让 金融系统过于绷紧导致区域性金融风险发生。但从长期看,由于利率 和汇率被人为过低扭曲时间太长,积弊因此太的羊群行为,不仅容易导致股市出现泡沫,使市场运行效 率受损;同时也使系统风险增大,加剧了股市的波动。在‚羊群效应‛ 作用下,投资者在股市涨的时候热情高涨,跌时则人心惶惶,使市场 投机氛围加重。
投资心理学告诉我们,证券投资过程可以看成一个动态的心理均 衡过程。但在证券市场存在的‚羊群效应‛作用下,往往会产生系统 性的认知偏差、情绪偏差,并导致投资决策偏差。投资决策偏差就会 使资产价格偏离其内在的价值,导致资产定价的偏差。
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还吸收了熊彼特关于货币信用的 观点。在熊彼特的非常信用理论中,银行信用分为‚正常信用‛ 与‚非常信用‛。前者是企业在生产并出售商品后,通过商业 票据贴现而获得的银行信用,是对偶已经提供的服务和已经交 付的货物的确认;后者没有生产服务基础,没有现实商品的对 应,是对未来服务和计划生产货物的要求凭证。非常信用至关 重要,因为正常信用只是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流通循环,而非 常信用为企业家重新组合生产创造了新的购买力,扩大了市场 需求,促进了经济繁荣。
炒股与从众 目前,不少投资者乐于短线跟风频繁操作,而血本无归的例子也 不乏少数。5· 30大跌就让许多跟风炒作垃圾股的散户损失惨重,许多 人至今仍未解套。这对今年新增的1000多万股民来说,无疑是‚血淋 淋‛的警示。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研究》显示,中国 证券投资者行为有三个显著特点,即短线操作、从众行为和处臵效应。 而调查结果显示,即使在行情上升130%的2006年A股大牛市中,仍 然有30%左右的投资者是亏损的,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盲目从众、短 线投机所致。 投资者的‚羊群效应‛或从众行为,是行为金融学中比较典型的 现象。从众行为让投资者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必然成为无意识投 资行为者,这其中蕴藏着极大的风险。
固定汇率机制引发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是近十年来全球经济的 主题。汇率是货币之间的价格,一旦不能有效反映各国之间的生产率 变化,那么引发经济资源错误配臵,是全球性的,这也是为何美国长 期对人民币汇率低估不满的原因。尽管中国不断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 并且逐步摒弃汇率稳定的政策目标,但人民币汇率低估的时间太长, 积弊太多,市场迟早会以这种或者那种的形式予以纠正。但现在不知 道是何种形式什么时候发生。
三是某种一致性的群体行为能够形成接受‚流行‛,如 ‚流行歌曲‛、‚流行音乐‛、‚新书热‛等; 四是会对那些真正富有独创意义的信息作品加以拒绝,从 而挫伤少数传播者探讨真理的积极性; 五是多少抑制了受传者理解信息的个人主观能动性。因此, 从众效应也是优点与缺点并存、有利与不利同在
从众效应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 压力下,在认知上或行动上以多数人或权威人物的行为为准则,进而 在行为上努力与之趋向一致的现象。从众效应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 又包括行为上的从众。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效应本 身并无好坏之分,其作用取决于在什么问题及场合上产生从众行为,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具有积极作用的从众正效应;
什么是“乐队车效应”
从众效应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 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 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 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也就是通常 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一是受众对已经有了定论的职业传播者和信息作品,几乎没有人 会再提相反的意见; 二是从众能够规范人们接受行为的模式,使之成为一种接受习惯;
获悉投票初步结果,英国政府回应,会经由国际法庭讨回赔偿款。英国财政部第 一副大臣丹尼· 亚历山大告诉英国广播公司记者,英国政府‚尊重冰岛民众意愿‛,但 这一结果‚令人失望‛。‚现在看来,此事须由法庭了断……需确保英国政府拿回过 去几年付出的钱……那笔钱数目非常大,好几十亿英镑,‛亚历山大说。
公投内容涉及56亿美元 冰岛议会今年2月草拟赔钱议案,但总统奥拉维尔· 格里姆松拒绝 签字批准,决定把表决权交给全民,议案变身公投案。 公投案内容涉及,冰岛将在2046年前完成向荷兰和英国赔偿总计 39亿欧元(约合56亿美元),其中以3.0%的利率向荷兰支付13亿欧元 (19亿美元),以3.3%的利率向英国支付26亿欧元(37亿美元)。 2008年,冰岛冰储银行受金融危机影响破产,英国和荷兰储户 蒙受损失。英、荷两国政府分别拿出36亿和17亿美元补偿储户,随后 向冰岛政府讨债。2009年底,冰岛、荷兰和英国政府达成协议,冰岛 议会批准第一份‚赔钱议案‛。不过,那份议案已在去年3月的全民 公决中遭否。
就中国而言,长期看全局性或者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是来自前 两者原因,这两者而且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中国房地产行业,现在被 瑞银研究人员称为‚全宇宙中已知最重要的部门‛,就在于中国地产 行业资源配臵之多,影响行业之广之深,同时资产泡沫之明显、危险 系数之大,是其他任何一个行业所不能相比的。尽管政府近年来不断 地产调控,但作用并不明显。 因为目前高房价的很大一个因素,就在于社会普遍的负利率预期。 人们买房参考的实际利率,并非当下央行公布的名义利率,而是过去 三十年来的实际利率。三十年来,人民币实际购买力如果参考金价或 者米价,实际贬值幅度高达90%以上!除非货币当局有意长期紧缩货 币,让中国经济进入通缩状态,否则不可能彻底扭转整个社会的负利 率预期但这绝对是不可能的。决策层主动调控经济,也是有个度的, 不可能让经济陷入长期衰退当中。所以就这个角度看,楼市资产泡沫 从蕴育到最后爆裂,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 金融资产价格波动性理论 (1)股票价格的内在波动性 马克思:股票能吸引资金,影响人们投资的原因就在于其价格的波动 性,即低买高卖获取利润 克瑞普思:股市投资者个人的理性行为足以导致整个市场的周期性崩 溃,无论股市与实体经济是否相符 明斯基和金德博尔格:股市存在‚乐队车效应‛推动股价上升,直到 价格完全和实际脱离以后就发生逆转暴跌
第一章 金融风险概述
冰岛公投决定 “欠债不还”
大多数冰岛人反对偿还英、荷政府损失 据新华社电 冰岛全民公决初步结果10日出炉。就是否赔偿英国、荷兰政府损失一事, 大多数冰岛人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