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验一、牛前胃迟缓

试验一、牛前胃迟缓

实验一:牛前胃弛缓的诱发与治疗
【实验目的】
1. 通过对病畜的临床检查,作出初步诊断,同时进行治疗。

2. 了解前胃弛缓的发病原因,掌握其主要症状,诊断及防治措施,
3. 掌握前胃弛缓辨别诊断方法要点
【实验原理】
前胃弛缓俗称“宿草不转”,是由各种病因导致前胃神经兴奋性降低,肌肉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微生物区系失调,产生大量发酵和腐败的物质,引起消化障碍,食欲、反刍减退,乃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此病是反刍兽常发病之一,尤其老龄和使役过重的反刍动物最易发生。

阿托品为M受体阻断剂,能抑制胃肠的运动,使瘤胃内容物运转弛滞,菌群紊乱而诱发前胃弛缓。

新斯的明为抗胆碱酯酶的拟胆碱药,能兴奋胃肠平滑肌,促进前胃运动,从而改善瘤胃弛缓症状。

【实验内容】
复制前胃弛缓的病例,观察前胃弛缓的主要症状,分析病因,确定初步诊断,同时进行治疗试验。

【实验动物与器材】
牛一头,体温计,听诊器,保定栏,阿托品,新斯的明,注射器,酒精棉球
【实验步骤】
1.保定,将牛保定于六柱栏内
2.观察症状
对牛进行一般临床检查,测定体温、呼吸数;听诊瘤胃蠕动音及次数、心率;观察动物的精神状态等。

3.人工复制病例
首先给牛肌肉注射阿托品,0.2%硫酸阿托品5ml。

4.观察症状
30min后对牛进行一般临床检查,测定体温、呼吸数;听诊瘤胃蠕动音及次数、心率;观察动物的精神状态等。

5.治疗
前胃弛缓症状明显后,给牛肌肉注射新斯的明6ml。

6.观察症状
30min后对牛进行一般临床检查,测定体温、呼吸数;听诊瘤胃蠕动音及次数、心率;观察动物的精神状态等。

7.实验后处理牛恢复正常后牵回动物房,并清理打扫实验室
【结果与讨论】
1.实验结果
注射阿托品后40min牛左腹部突出,叩之如鼓,前胃蠕动减弱甚至停止。

病畜烦躁不安,后肢踢腹。

2 .讨论
1)注射阿托品后,从左腹部突出,前胃蠕动减弱甚至消失,踢腹等可以看出牛出现了前胃弛缓的一些症状,再加上呼吸频率、心率等的变化可以看出用阿
托品复制牛前胃弛缓病例模型是成功的。

2)注射新斯的明后,从种种相应症状的减轻以及生理指标恢复正常也可以看出前胃弛缓得到了很好地治疗,由此说明轻度前胃弛缓,通过注射拟胆碱药,
改善胃肠机能后,能得到很好的缓解与治疗。

3)阿托品通过抑制胃肠运动,导致瘤胃内容物转运积滞,从而引起前胃弛缓,从侧面说明了胃肠运动的抑制是引起前胃弛缓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新斯的
明的应用改善症状也佐证了这一点。

4)由于前胃弛缓,牛会感到疼痛而变得烦躁不安,以及用后肢踢腹;瘤胃内异常发酵导致左腹明显鼓起;前胃体积增大压迫膈会引起呼吸变得急促,呼吸
次数增多。

【注意事项】
注意人畜安全及实验室卫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