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家庄市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B卷

石家庄市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B卷

石家庄市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将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能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路图是正确的B.透镜成的是虚像C.透镜的焦距小于10 cm D.透镜的焦距等于10 cm2 .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对着镜子画脸谱B.日食C.露珠下的叶脉更明显D.凸面镜3 . 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木棒,a端在二倍焦距之外,而b端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那么在另一侧所成像的情况是()A.a端的像变细,b端的像变粗B.a端的像变粗,b端的像变细C.a、b端的像均变粗D.a、b端的像均变细4 . 天津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地处九河下梢,很早就有赛龙舟的传统。

如图是比赛选手用力向后划桨使龙舟向前行进的情景,这一现象表明A.力是维持龙舟运动的原因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力使龙舟的惯性发生了改变D.水对桨的作用力大于桨对水的作用力5 . 重约500 N的物体可能是下列中的哪一个?A.一只鸡B.一头耕牛C.一头大象D.一个成年人6 . 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手影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老花镜的镜片是用凸透镜制成的C.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虚像的原理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7 . 在凸透镜主轴上的一物点P,物距大于焦距,如果沿直径对称切除透镜很小一部分,如图所示,再把上、下半截透镜向原主轴位置合拢,则成像情况与原来相比A.相同B.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上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下移C.成两个像,上半截透镜A成像点下移,下半截透镜B成像点上移D.不能成像8 . 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A.B.C.D.9 . 在每年一度的长春瓦萨国际冰雪节上,净月潭滑雪场都会举办滑雪运动。

在滑雪运动中涉及的现象和对应的表述错误的是()A.滑雪板做的宽大——减小压强B.人从山顶滑下——重力对人做功C.人到达山脚不能马上停下来——受到惯性作用D.利用滑雪杖撑地前进——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0 . 移动支付给人们带来很大方便,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如图所示的二维码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

下列有关手机摄像头及成像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D.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11 . 小林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图中画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形成的是烛焰倒立等大的实像B.图中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完全相同C.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向右移动凸透镜,能再次成清晰的蜡烛像D.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 cm刻度线处,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烛焰像二、多选题12 . 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倒立,放大实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虚像三、填空题13 . 近年来电影又回到我们的身边,成为娱乐休闲的一个主要选择,如图所示为简易的电影放映机。

在屏幕上看到的是______的实像,电影片距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要想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镜头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同时增大镜头与屏幕的距离。

14 . 在水边拍摄的照片上,建筑物在水中的“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反射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了进入水中;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可用来矫正(填“近”或“远”)视眼.15 . 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___(选“凸”或“凹”)透镜,用于矫正__________眼16 . 2016年底,国内共享单车悄然兴起,成为许多市民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用户通过手机扫描车身二维码即可开锁骑车,二维码在距手机镜头两倍焦距以______(选填“内”或“外”)成像,这种自行车有小型发电机给电子锁充电,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______;自行车上的红色尾灯不能自行发光,晚上却可以提醒司机注意,利用了光的______;下坡匀速骑行时,动能____,重力势能_____ 。

17 . 望远镜、显微镜都至少有两个透镜组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__ 、________ 的乘积.18 . 小明用爷爷的老花眼镜做了如下实验:(1)将老花眼镜正对太阳,在眼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测得白纸到眼镜的距离为25cm,将白纸逐渐远离眼镜一段距离后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相同大小的光斑,则老花眼镜的焦距f__25c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将一个点燃的蜡烛放在该老花眼镜前25cm处,在老花眼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_(选填“能”或“不能”)得到像;(3)在室内,小明将老花眼镜对着稍远处的窗户,在眼镜后面移动光屏,在光屏上看到了窗户_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19 . 一种微型手电筒的灯泡做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它的前端相当于一个______。

使用这种灯泡可以省去一般手电筒中的一个零件,它是_______。

20 . 面粉是易散的,但加适量的水能揉成柔韧的面团,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同时也说明力可以改变面团的_______。

四、实验题21 . 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上。

(2)小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____像(填像的性质)。

生活中的____(摄像机/放映机/放大镜)就是应用了此成像规律制成的。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

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

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远离/靠近)透镜,或者固定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将透镜_______(远离/靠近)蜡烛。

(4)邻座的小红用同样的实验器材做该实验,小红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好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_______。

(5)同学们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又探究了凹透镜成像的规律,并将凸透镜和凹透镜进行了比较,下列关于凸透镜和凹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①能成实像的一定是凸透镜②能成虚像的一定是凹透镜③能成放大的像的一定是凸透镜④能成缩小的像的一定是凹透镜⑤能成倒立的像的一定是凸透镜⑥太阳光通过透镜能得到放大的光斑的一定是凹透镜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C.①③⑤⑥D.①③⑤22 . 物理课上,小明、小华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①小明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②当烛焰位于图乙所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③当烛焰距凸透镜25cm时,光屏上出现一清晰的像,若将蜡烛远离透镜3cm,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cm.若不移动光屏,在凸透镜前适当的位置放置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也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④当烛焰位于图丙所示位置时,观察者需在凸透镜的_____侧用眼睛直接观察所成的像,此时若用一不透明纸板,放在_____(填写序号)处,一定不会影响观察者观察到像.A.蜡烛的左侧B.蜡烛和凸透镜之间C.凸透镜右侧(2)课间,小华到室外利用太阳光来测量另一凸透镜的焦距,她将该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如图丁所示.此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此时再将这个凸透镜与纸之间距离稍微增大,若光斑变小,则凸透镜的焦距f_____ L(选填“>”、“<”或“=”).23 . 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时,先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以保证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再移动凸透镜和光屏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将得到了一个清晰的_____(填“倒”或“正”)立、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填“实”或“虚”)像;(3)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 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_____(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

五、作图题24 . 如图所示,S为蜡烛,S′为蜡烛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请通过作光路图的方法在图中标出凸透镜(用凸透镜符号表示)和其左焦点F的位置。

(______)25 . 图是一束平行于主光轴并射向凹透镜的入射光线,请画出穿过透镜的折射光线.26 . 如图所示直线是凸镜的主光轴所在的位置S是发光点Sˊ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作图确定凸透镜所在的位置以及焦点的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