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物 理 试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1.本卷中g=10N /kg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约为20 m/sB .通常情况下,水的密度大于1.0 Kg/m 3C .正在考试的考场内的大气压约为1.5×105 PaD .将八年级物理课本从地面捡回到课桌上,所做的功大约需要30J 。

2. 如图1所示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3.关于浮沉条件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潜水艇上浮的过程中浮力变大B .密度计上标有刻度,其刻度示数从下到上是逐渐变大的C .气象台用的探测气球里所充的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D .同一块橡皮泥,把它捏成小船漂浮在水面受到的浮力比这块橡皮泥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4.如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机械能增大的是( )5.如图3所示,两个相同的盛满水的甲、乙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容器中漂浮一物块,水物ρρ9.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漂浮的物块,受的重力与浮力平衡,且有1 / 9体积露出水面B .将物块全部压入水中时,两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等C .甲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乙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D .将物块缓慢匀速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压力和浮力的合力不变 6.如图4所示,使用下列工具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裁纸刀 B . 面包夹子 C . 钢丝钳 D . 瓶盖起子 7.两个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浸入这两种液体中,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如图5所示,此时两液面刚好齐平。

若将这两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的变化量△P 甲、△P 乙的大小关系是( )A .△P 甲一定大于△P 乙B .△P 甲一定小于△P 乙C .△P 甲一定等于△P 乙D .△P 甲可能小于△P 乙A B C D加速起飞的飞机 减速下降的热气球 等待发射的火箭匀速水平飞行的飞艇 图2 图5 乙甲 甲 乙 图3 图4 书包的背带做得很宽 A 冰刀的刀刃做得很薄 B 压路机的质量做得很大 C 汽车安全錘的錘头做得很尖 D 图18.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把重15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不计摩擦和绳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动滑轮重一定是100N B.有用功一定是150JC.总功一定是250J D.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9.如图6所示,在竖直向上大小为10N的力F的作用下,重为4N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已知重物A上升速度为0.2m/s,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滑轮重为2N B.拉力F的功率为2WC.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 D.滑轮上升的速度为0.4m/s10.如图7所示,物体A重120N,物体B的体积是1dm3,此时A恰能沿着水平桌面以0.2 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B始终浸没在水中并以原速度匀速上升,需要对A施加100N水平向左的拉力,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不计轮与轴的摩擦、绳重及滑轮重,g 取10N/kg)()A.物体B匀速下降的速度是0.1m/sB.物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100NC.物体B在水中匀速上升时,绳的拉力功率为2WD.物体B密度是3×103kg/m311.如图8所示,烧杯的底面积是200 cm2,里面装有一定量的水(图甲)。

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未知金属体,先将金属体浸没在水中(图乙),水位升高到B处,示数是17 N,再将金属体缓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的中点C处(图丙),示数是22 N(不计金属体带出的水)。

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A. 金属体的质量是2.7 kgB. 金属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是10 NC. 金属体的体积是500 cm3D. 从甲到乙,烧杯对地面的压强增大了500 Pa12.如图9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

其中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有一个装有铝块的平底塑料盒漂浮在水面上,塑料盒底始终与容器底平行,且塑料盒的底面积等于圆柱形容器底面积的一半;丁容器中用细线悬吊着一个实心的铝球浸没在水中。

已知四个容器中的水面一样高,ρ木=0.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ρ铝=2.7×103kg/m3,对于这一情景,有如下一些说法:①向乙容器中倒入酒精后,木块底部受到的压强将增大②各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③将悬吊铝球的细线剪断后,丁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力的增大值等于铝球所受重力的大小④将塑料盒内的铝块取出放到水平桌面上,塑料盒底距容器底的距离的增大值等于水面下降高度的数值上述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11小题,每空1分,作图题4分,共24分。

)13.1654年5月4日,德国人奥托·格里克做了著名的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力量非常惊人,一个标准大气压大约可以支撑m高的水柱(1标准大气压约105 Pa)。

14.“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王安石的一首小诗《梅花》中的诗句,人们能闻到梅花的芳香,这是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在。

15. 2015年6月1日晚,一艘载有456人的“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湖北石首段因遭遇龙卷风倾覆(如图10所示),最终江水灌满船舱,客轮的重力(填“大于”或“小于”)所受浮力而下沉。

事故原因分析,客船刚好撞上龙卷风漩涡中心,在龙卷风中心形成一个急速向上的漩涡且气压极低的区域,因为龙卷风中心漩涡流速大压强。

16.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放入水中,静止时物体有2 / 5的体积露出水面,物体的密度是kg/m3;若把该物体放入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中静止后;该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水与受到煤油的压强P煤的关系是P水图10甲乙丙丁图9甲乙丙图8 ACBBA图7图6P煤(选填“>”、“=”、“<”)17.如图11所示,在20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使重200N的物体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N;若物体的速度为0.3m/s,则1min内拉力做的功为J。

18.如图12所示,一块实心的冰块,用细线拴住浸没在水中,冰块熔化过程中(不考虑水蒸发和温度影响,ρ冰=0.9×103kg/m3),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将,台秤的示数将。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9.如图13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均质长方体A、B,已知体积V A<V B,高度h A<h 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A>S B,对地面的压强P A=P B。

那么A的密度一定B的密度,B的质量一定A的质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0.如图14所示,对物体B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10 N,使物体B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B对物体A的摩擦力为N,竖直墙面对滑轮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为N。

(不计绳重、轮重及滑轮摩擦)21.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甲和乙,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是ρ甲∶ρ乙=2∶3。

现将甲、乙两球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烧杯中,当甲、乙两球静止时,水对两球的浮力F甲∶F乙=6∶5,则两球的体积之比为,其中甲球的密度为g/cm3。

22.如图15所示是某装置利用浮力进行自动控制的原理图,AOB为一杠杆(质量忽略不计),OA∶OB=1∶2。

A端用细线挂一空心铝球,质量为2.7kg。

当铝球一半体积浸在水中,在B端施加3.5N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 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

则铝球受到的浮力为N,铝球空心部分体积为m3。

(ρ铝=2.7×103kg/m3,g=10N/kg)23.(1)如图16所示,用2N的拉力使重为5N的小球静止在水中,请画出小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2)如图17所示,弯曲杠杆OBA的B点挂一重物,若在杠杆A端施加一个最小力F,使其在图示位置平衡,试画出最小力的示意图。

三、综合实验探究题(共3题,其中24题5分;题6分;26 25题8分;共19分。

)24.如图18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图13 图14图12图11图18图16图17图15(1)如图(a )所示,压强计是通过比较 来反映被测液体压强大小的;当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 )所示的情景,此时 U 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压强 右支管液面上方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选填“A ”或“B ”);A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华同学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已知其中一杯为水,另一杯为盐水),如图(b )和(c )所示,他发现图(b )中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由此确定图(b )杯子中盛的是水。

小华的结论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25.在重庆一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小渝邀请你同他一起按照要求设计并制作简易密度计。

(1)取一根粗细均匀的塑料棒,在其下端缠绕上适量金属丝,缠绕金属丝的目的是使塑料棒能在液体中。

(2)如图19所示,小渝将塑料棒放到水中的情景如图(a )所示,测得浸入的长度为H ;放到另一液体中的情景如图(b )所示,浸入的长度为h ,用ρ液、ρ水分别表示液体和水的密度,则ρ液 ρ水(选填“>”、“=”、“<”),h 与ρ水、ρ液,及H 的关系式是h = 。

(3)小渝根据图(a )在塑料棒上标出1.0刻度线(单位g/cm 3,下同),再利用上述关系式进行计算,标出了0.8、0.9、1.1、1.2的刻度线(图中未画出)。

结果发现,1.1刻线是在1.0刻线的 (上/下)方。

(4)为检验刻度误差,小渝取来色拉油,先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其密度,然后再用这个密度计测量;但操作时却出现了图(c )所示的情形,这让他很扫兴。

难道实验就此终止了吗,根据经验或思考,在不更换色拉油的情况下,你认为可以进行怎样的尝试: 。

26.以下是小陈同学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所提升物重是否有关?”的部分过程,请帮助她完成下列探究。

●设计实验实验目的:比较同一滑轮组在提升不同重物情况下的机械效率。

(1)实验原理:η= 。

(2)实验器材:滑轮组一套、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细线。

●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3)请你在图20中画出本实验的绕绳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