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杜仲的品种选育

杜仲的品种选育

杜仲的品种选育我国对杜仲栽培良种的选育工作从80年代开始起步,有关研究成果远不能满足目前杜仲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是杜仲栽培生产当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应尽快改变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造林中种子乱采乱用、植株生长参差不齐、产量低及品质差的现状。

这里主要介绍品种选育的三方面的内容:杜仲良种选育的不同方向,优良品种的选育途径,优良栽培品种。

(一)良种选育的不同方向因为杜仲具有多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所以良种选育有着不同的目标及标准。

例如开发杜仲皮药用价值的企业,要求良种产皮多且药用成分含量高;而开发杜仲叶胶的企业则要求良种杜仲产叶量高且叶内杜仲胶含量高等等。

良种选育的目标不同,项目及标准也就不同。

目前我国对各类杜仲良种的评定项目及评定标准还没有统一制定,各地区及各部门根据生产需要及我国杜仲资源现状,自行制定出一些良种评定项目及标准,以便于良种选育工作的进行。

根据杜仲相关生产产业对杜仲栽培的要求,杜仲良种选育工作的着眼点及方向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皮用良种的选育目前我国对杜仲的开发利用,主要是生产药用的杜仲皮。

提高杜仲单株的树皮产量及树皮药用成分的含量,是良种选育的任务和目标。

自80年代以来,我国主产区科研部门在此方面先后开展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选出了一部分优良品种,并在当地进行了推广,为杜仲栽培生产良种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从整体来看,选出的这些良种在高产、优质指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良种选育目标应该是,生长速度、树皮厚度、树皮药用成分含量等指标比普通杜仲要高出15%~30%。

2.叶用富胶型良种选育我国从杜仲叶提取杜仲胶的生产起步较晚,但在全国已建成3家杜仲粗胶生产厂及两家杜仲精胶生产厂。

可以预料,大面积发展杜仲富胶型速生丰产采叶园,将是今后杜仲栽培生产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良种选育目标应该是,树株生长快、产叶量高及叶子含胶量高。

其中叶子含胶量(以干叶计)应高于3%。

3.叶用富药型良种选育由于杜仲叶生产周期短,且产量高,同时叶子药用成分含量与树皮大体相似,所以目前国外对杜仲药用价值的开发主要着眼于叶子,而不用树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我国各杜仲集中产区已经开始利用杜仲叶提取绿原酸等药用成分,并正在逐渐形成规模。

为了满足上述生产原料的需要,在杜仲栽培生产中应大力发展富药型杜仲采叶园,并采用富药型叶用优良品种。

该类型良种选育的目标应该是,树株生长速度快、产叶量高及叶内药用成分含量高。

其中叶子含主要药用成分——绿原酸含量应在3%以上;叶子产量应高出普通杜仲20%以上。

4.果用型良种选育杜仲果实中的种仁一般含油量为27%,杜仲油为高级食用油及工业用油,价格昂贵,利用杜仲果实生产杜仲油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杜仲油独特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在杜仲栽培中要发展杜仲果实速生丰产园,并大量采用优良品种。

良种选育目标应该是,树株生长快,果形大,产果量高及种仁含油量高。

其中树木产果量应比普通杜仲高出30%,种仁含油量应高出30%。

5.观赏型良种选育杜仲树种病虫害很少,是理想的城市园林及庭院观赏树种。

良种选育的目标应是树株生长快、干形直,树叶颜色多变(绿、红、紫色)及枝条扭曲等,以增加绿化及观赏价值。

综上所述,对杜仲树种开发利用对象不同,相应的良种选育方向和目标也不相同,所以说杜仲良种选育是多类型、多目标的。

同时,作为栽培优良品种,应具备多方面的优良性状,即综合性状要好。

例如作为生产树皮的良种,也应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及叶子含胶或含药物成分较高的优点,这样的良种可以对其进行综合加工,提高其综合效益。

所以在杜仲良种选育中,既要强调所育良种的特色(主要优点),又要照顾到所育良种的综合优良性状。

另外,还要考虑到良种的适地性,例如南方的良种到北方不一定表现好,平原地区的良种到山区不一定表现好。

(二)优良品种的选育途径杜仲优良品种选育主要包括选优、杂交及人工诱变3个途径。

1.选优选优是目前林木良种繁育最基本的方法,具有方法简单、周期短及成功率高的优点。

选优又可划分为以下3个层次:(1)群体选优群体选优又称为种质选优。

由于我国杜仲分布地域广,气候及土壤等立地条件差异大,容易发生各类型群体变异,使我国杜仲种质资源得以丰富。

例如生长在四川大巴山及贵州遵义等地的杜仲,人们称为川杜仲,实际上是杜仲地理生态变异类型,或称“地理小种”。

生长在湖北、陕西的杜种称为汉杜仲。

川杜仲与汉杜仲在形态特征、结构解剖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对杜仲某一方面进行加工利用时,可以选择适合的变异类型,并作为这方面良种来扩大栽培,群体选优需要在杜仲不同产区进行广泛调查研究,投入大量的物力及人力,否则难以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

群体选优一般适宜结合全国性杜仲资源普查工作进行。

对选定的优良群体可以采取播种育苗或营养繁殖扩大栽培,来满足杜仲某一加工产业的需要。

(2)单株选优单株选优要比群体选优简单、容易得多,它是把表现某一优良变异特征的单株选出来,然后通过营养繁殖进行扩大栽培。

单株选优,要明确选优的目的。

目的不同,选出的优良单株也不同,单株选优可在本产区范围内进行,也可跨产区进行。

单株选优的范围越广,所选出的优良单株优良水平越高,推广价值越大。

选出的优良单株扩大繁殖后,要经过若干年的观察,待确认其优良性状表现稳定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推广。

单株选优主要在成年大树上进行,有时也可在变异显著的苗木中进行。

但在苗木中进行单株选优,更要认真观察其优良变异性状的稳定性。

(3)营养器官变异选优杜仲的营养器官(主要是枝和芽)在气候或生物(主要是昆虫)作用的刺激下,往往发生各种性状变异,即“枝变”和“芽变”。

在变异当中,有的变好,有的变坏;有的变异性状稳定,有的变异性状不稳定,对优良性状的“枝变”或“芽变”,可以通过营养繁殖进行扩繁,扩繁后如优良性状表现稳定,则可作为良种进行推广。

2.杂交(1)杂交育种的主要目标根据杜仲各加工企业对杜仲相关性状的不同需求,杂交育种的主要目标包括:树皮产量高且药用质量好,叶子含胶量高,叶子含药用成分高,果实产量高且种仁含油量高。

(2)杂交育种亲本的选择选择杂交亲本要根据杂交亲本双方优势性状互补的原则进行,从而培育出兼容亲本双方优良性状的杂交后代,例如利用树皮优质高产的父本与叶子富胶型的母本进行杂交,则有可能培育出树皮高产优质、叶子含胶量又高的杂交后代,从而大大提高杜仲的综合利用价值。

另外,在选择亲本进行杂交组合时,应尽量采取远缘杂交,以增强杂交优势。

例如南方的杜仲与北方的杜仲进行杂交等,往往更容易得到理想的杂交后代。

(3)杂交的方法:杜仲为雌雄异株,且雌、雄花不同步开放,雄花要比雌花开放早。

故杂交时要先采集父本花粉,待雌花成熟开放时再适时进行授粉,授粉后需将雌花套袋,以防其他花粉授粉。

杂交种子播种育苗并进行不断筛选,把有关性状表现不良的树株逐步淘汰,把表现出杂交亲本互补的优良性状的树株保留,待最后确认为优良杂交后代时,可对其进行无性扩繁,在扩繁中如确认优良性状显著并且稳定,则可以作为良种进行推广。

3.多倍体育种(1)多倍体育种的原理多倍体育种是一种采取生物基因工程培育良种的方法。

通过外因使植物体细胞染色体的数量加倍,植物体细胞染色体加倍后,则会表现出叶、果实、种子等形状增大,内含物增加;以培育出新的植物品种。

这种方法也称作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

(2)人工诱导产生多倍体的方法目前人工诱导产生多倍体的方法有物理及化学两类办法。

物理方法包括温度骤变、离心力处理、机械创伤刺激及X射线处理等;化学方法为利用化学物质处理,例如秋水仙素、咖啡碱、萘骈乙烷及三氯甲烷等,其中以秋水仙素效果较好、采用较多。

(3)多倍体诱导效果的检验植物组织在利用上述方法处理后,仅有极少数发生多倍体形成。

外观检验方法是,观察处理后所形成的植物器官是否明显增大,但最可靠的检验方法是,取根尖或花粉母细胞组织在电子显微镜下检查染色体的数量,看是否比普通杜仲增倍。

综上所述,杜仲良种培育一般要分两阶段进行:一是通过选优,杂交及诱导多倍体等寻找及创造优良植株,二是对确认的优良植株扩大繁殖,在扩大繁殖中,一般采用扦插,埋根,嫁接以及组织培养等方法扩大优良植株个体数量。

在杜仲良种扩繁中,一般提倡利用根蘖苗作营养繁殖材料,由此得到的新个体最能保持原来优良植株的遗传性状。

如果利用侧枝进行无性繁殖,得到的新个体往往直立生长性差,幼干易倾斜生长,出现所谓“位置效应”;采用老龄枝进行无性扩繁;尽管可以早开花,但新个体生长量小,生长缓慢,出现所谓“年龄效应”。

以上两种效应均应在无性扩繁当中避免。

根蘖苗的获取方法有:一是利用自然根蘖,二是利用中耕及浇水、施肥等手段刺激促生根蘖;三是剪去根段、刻伤、生根粉处理后,埋入土中促发根蘖。

具体方法可根据待扩繁优良植株的具体情况灵活采用,如对良种进行大量、快速繁育,则以采用组织培养的办法最为适宜。

(三)优良栽培品种河南省洛阳林业科学研究所对杜仲优良无性系的生长量、产皮量、产叶量及主要成分进行了全面测定和统计分析,选育出华仲1号、华仲2号、华仲3号、华仲4号、华仲5号优良新品种。

这5个新品种,生长迅速,遗传增益明显,有效成分含量高,抗逆性强,比普通杜仲提高产叶量42.6%~62.7%,产皮量提高151.8%~214.8%,树皮、树叶有效成分也明显高于普通杜仲。

1.华仲1号幼树皮光滑,成年树皮浅纵裂。

树势强,树冠紧凑,呈宽圆锥形,分枝角度35°~47°,主干通直,接干能力强。

耐寒冷、干旱,-27℃低温不受冻害。

芽呈桃形,2月中旬萌动,萌动早,萌芽力强,4年生伐桩可萌芽27~34个。

叶片较密集,节间长3.4厘米。

叶片宽椭圆形;深绿,长16.9厘米,宽7.6厘米,叶柄长1.5厘米。

雄花期3月上旬至4月中旬,雄花6~10枚簇生于当年生枝条基部。

5年生树高达7.0米,胸径10.4厘米,每公顷产皮量4.5吨,产叶量6.4吨。

适于各产区营造速生丰产林。

2.华仲2号幼树皮光滑,成年树皮深纵裂,皮孔不可见。

树冠开张呈圆头形,分棱角度43°~64°,主干通直,耐干旱,喜水湿。

芽长圆锥形,3月上旬萌动。

叶片深绿,光亮,呈宽卵形,长17.4厘米,宽8.4厘米,叶柄长1.6厘米,叶缘向内卷曲。

枝条节间长3.4厘米。

雌花期4月1日至4月15日,雌花6~12枚,单生在当年生枝条基部。

果实椭圆形,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成熟,长3.2厘米,宽1.2厘米,嫁接苗3年结果,5年生树高达7.3米,胸径9.6厘米,每公顷产皮量4.2吨,产叶量6.2吨,产种量2.3吨。

适于各产区建立良种种子园、果园和速生林。

3.华仲3号幼树皮光滑,成年树皮浅纵裂。

树冠开放,分枝角度44°~82°,主于通直,按干能力强。

耐盐碱、干旱,叶片小,疏稀,狭卵圆形,叶长16.2厘米;宽7.3厘米,叶柄长1.6厘米,节间长3.3厘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