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绽放异彩
【摘要】生命板块的科学亲历活动中,很多通过观察植物、小动物,再到种植植物,养小动物这一过程中来观察和了解这些生命。
本文主要从“创设条件,做好引导;开拓科学亲历活动的时空;激励性评价”等方面采取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关键词】生命板块;亲历活动;观察;指导;评价
生命板块的科学亲历活动中,很多通过观察植物、小动物,再到种植植物,养小动物这一过程中来观察和了解这些生命。
但在教学实践中,基于各种原因,生命板块的有些亲历活动不能有效开展,影响了生命亲历活动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这一板块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条件,做好引导
1.争取学校的支持
对于小学生命板块的亲历活动,很多都属于种植一些植物,观察一些小动物之类。
对于种植方面,我们在学校南侧空地开辟一块专门的种植基地,既是学生的学农基地也可以是学生的科学科普基地。
在学校的校园绿化方面,我们选择更多的植物,不管是高大的乔木还是迷你的灌木类,或者说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我们能种的就种,像科学亲历活动中需要用到的桑树,这是很有意义的。
此外我们还在教室设置学生的小型生物园地。
通过这些,让学生在学校能找到一个展示的舞台,降低了参与一些亲历活动的难度。
2.争取家庭的支持
三年级有一个养蚕活动是一个很好的亲历活动,养蚕活动不仅需要学生有很好的耐心、细心、恒心,还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后盾,养蚕这件事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桑叶的寻找采集这些活动,需要有家里爸爸妈妈的支持,全家动员的意义不仅在这件事上,还能培养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同时父母在亲历活动的过程中还起到指导鼓励的作用。
3.争取社区的支持
学生的科学亲历活动,不仅体现在学校里,更要体现在生活中,社会才是学生真正的天地。
我们让学生走向社会,比如调查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考察家乡的河流污染情况等活动,这些活动的顺利开展,调查的进行,活动后期的建议等都得到了社区的支持,有了他们的共同努力,活动才得以顺利进行。
4.教师在亲历活动前后的指导
学生在各种亲历活动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情况,甚至很多是教师所意想不到的情况,学生也会提出很多自己的看法或疑问,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能随时应对,能根据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对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应对策略。
帮助学生记录和分析亲历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及时整理记录的材料,满足学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
二、开拓科学亲历活动的时空
1.课堂亲历活动的开展
科学课的学习,首先离不开课堂教学,课堂亲历活动的开展是各种课外亲历活动的基础,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亲历活动的方法过程,同时也是科学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眼球,进行科学探究,提升科学素养的一种过程。
在上四年级《我们的身体》这课时,课中我让学生模拟一个眼睛看世界,一个手系红领巾时,让学生体会了左右对称的好处,模拟腿受伤而左右不对称时行动的不便,体会残疾人生活的不易,我们需要关心残疾人的情感。
通过一个个课堂亲历活动,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还有情感的体验。
2.种养殖亲历活动的开展
在三下种植活动上,我们将种植搬到学校的学农基地,由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种植体验,学生也觉得这样观察体验很方便,也便于教师的评价指导。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将这种活动过程搬回家里,在家中的花盆或花园种植一些凤仙花,苍耳等植物。
在养蚕活动安排中,因为这需家长配合,我就将这一活动让学生搬回家里完成,定期以观察记录,日记,照片等形式带来学校展示。
3.操作性亲历体验活动
五上年级生物与环境单元,模拟生态系统《做一个生态瓶》亲历活动中,这是一个很好的动手操作亲历活动的机会。
对学生来说做一个生态瓶是一个有趣的学习过程。
我首先向他们展示的是我制作的生态瓶,让他们观察,再给他们充分的讨论交流怎样设计生态
瓶,在材料的选择上我们考虑经济实用的透明旧油壶,准备好各种材料工具后,小组挑选出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来操作。
我们选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大家一起找材料,分工制作,轮流照顾,一起观察记录。
4.调查性科学亲历活动研究
六下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我们将调查过程定为实地观察河水现状,调查污染来源,向村民们了解河水过去的有关情况,取水样做实验,了解河水的污染程度。
发调查卷了解周围村民对河水现状的看法态度及给他们带来的影响,访问村委会工作人员,反映我们的所见所闻,询问他们的看法,写出调查报告。
通过调查家乡的河水这一亲历活动,不但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从中增长了才干,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5.科学欣赏型亲历活动
科学欣赏作为科学亲历活动的有效补充,自然界的生命世界美轮美奂异常精彩。
我们在3-6年级中借助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通过网络让学生们欣赏我们国家和世界各地的珍贵野生动植物资源,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和文字等形式,欣赏奇妙的生命世界。
我们三年的学生在看了纪录片《海洋》之后,纷纷感叹,有的说海底动物真漂亮啊,真好看;有的说我还知道海底有很多动物呢;有的跟同学说回去我要上网去查查海底还有生物等。
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在亲历活动中给予激励性评价
开展种植、养殖活动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小学生的恒心是有限的,即使大人,没有激励,长时间持续观察也是较困难的。
这一过程中我们尽量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通过多种形式,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采用正面评价,多元评价,注重科学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1.立足正面评价,肯定自我
在评价时,我以鼓励为主,尽量捕捉学生作品中的亮点,给予正面评价。
表扬那些勇于尝试动手动脑学科学的学生,不管他们的学习成果是否出色;表扬那些在亲历活动中反映出来的正确的科学态度如勤奋、踏实等等;表扬正确的操作技能如准确恰当的测量、记录等等……教师和家长的正面肯定往往可以使儿童动手动脑学
科学的积极性更为高涨。
2.坚持多元评价,完善自我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教师是评价者,学生是评价对象,评价的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评价的激励作用很难体现。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
所以在学生的科学亲历活动评价中,虽然老师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不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
我们将老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评价等多元化评价统一起来。
这样,使学生在亲历活动的自评中,反思存在的问题;在互评中,寻找差距、互帮互学,
相互竞争;家长的评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也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这些都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3.及时搭建平台,秀出自我
我们在教室一角开辟了生物角,主要摆放一些实物和图片,在学校网站中上传成果等形式将学生付出心血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得到了老师、同学、家长的关注,这个舞台让学生尽情表现出了智慧与能力。
在这个舞台上既是对学生作品展示,又是相互之间分享、还有学习与交流,或发现自己不足的舞台。
四、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探索,笔者与学生们改善了教与学的方式,让我们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走了出来,通过一个个生命亲历活动,老师的课堂扩展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转变了,学会了用自己的思考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了,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坚韧、进取等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