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生态旅游管理

第九章生态旅游管理


二、生态旅游管理主体
由于生态旅游管理对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 生态旅游的管理主体是社会各种组织及其利益相关者, 主要包括政府、行业管理部门、旅游中介组织、旅游专 业组织、生态旅游企业、社区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生态旅游管理客体(对象)
杨桂华,钟林生《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业管理
1. 生态旅游行业管理 2. 生态旅游社区管理 3. 生态旅游区环境管理
二、生态旅游者管理
(二)生态旅游对游客的要求 1、在参观一个地方前,要了解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特点; 2、尊重访问目的地文化,不要将自己的文化价值强加于人,尊重 当地的风俗习惯; 3、不接近、不追逐、不投喂、不搂抱、不恐吓动物,参观野生动 物时,不穿鲜艳的服装; 4、自觉做到不踏踩珍贵植物,不采集受保护的动植物样品; 5、不购买、不携带被保护生物及制品; 6、不丢垃圾、不污染水土;去特殊地区要备用具将垃圾运回; 7、积极参与保护自然生态的各种有益活动; 8、通过旅游实践,了解自然对自身的要求,对自己的日常生活与 环境的关系取得更清楚的认识。
1、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较大,故必须对旅游者的行为进 行规范性管理。这种管理的基本目标是科学区划分流和疏导游人, 合理确定与控制生态容量和经济容量,避免生态旅游区超负荷接 待游人。同时要注意维护“生态潜力”,把经济的增长限制在环 境生态允许的限度内。 2、对旅游者实行生态旅游管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生态 旅游者提出明确的环境要求,二是对生态旅游者采取严格的生态 管理办法。
5
建立健全 生态旅游 管理机构
(1)强调旅游经济发展规模的适度性; (2)强调旅游经济发展程度与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程度及居民旅游就业率的 提高相对一致性与协调性 ;
(3)经济发展程度与生态旅游区环境质量的改善相一致。
五、生态旅游管理机制
9.2 生态旅游管理原则
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生态旅游管理中的主要矛盾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因此,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二者之 间的和谐发展,就成为指导生态旅游管理的一个重要原 则。
三、经济有效性与生态安全性兼容原则
1、经济有效性是指人们在积极发展旅游经济时,应最有效地利用生态资源。 旅游经济活动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自然风景资源,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 经济收益。 2、生态安全性是指人们在组织旅游经济活动时,应该有效地保护自然生态 系统和自然资源,使之保持存在和再生的能力。生态安全性的基本内涵就是 对生态资源的积极保护。 3、衡量经济有效性的三个内容: (1)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要把促进经济发展放在第 一位; (2)向自然生态系统索取资源要适度,坚持控制外延无限扩大的生产方式, 反对掠夺式利用自然风景资源和旅游生态资源; (3)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用要充分,以便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多的生态感受 和生态知识。
第九章 生态旅游管理
9.1 生态旅游管理概述 9.2 生态旅游管理原则 9.3 生态旅游管理内容 9.4 生态旅游管理手段 9.5 几种主要的生态旅游管理工具
9.1 生态旅游管理概述
一、生态旅游管理的概念: 生态旅游管理是指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对生态旅
游系统进行管理,以便在向旅游者提供满意的生态旅游 产品和服务的同时,长时期地维护旅游区的生物多样性、 生态完整性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和美学价值。
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
1. 生态旅游管理的核心 2.生态旅游管理的内容 3.生态旅游管理的原则 4.生态旅游管理的手段
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
1. 生态旅游管理的意义和特点 2. 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 旅游经济三个管理目标的手段
3. 生态旅游管理的三个思路 4. 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原则 4.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四、三大效益整体统一的原则
生态合理 社会接受 可持续性旅游 经济可行
可持续性的三个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9.3 生态旅游管理的内容
一、生态 旅游容量
二、生态 旅游者
三、旅游 从业人员
四、当地 居民
五、生态旅 游的政府管

一、生态旅游容量管理
详见第七章!
二、生态旅游者管理
(一)生态旅游者管理目的意义
钟永德,袁建琼等《生态旅游管理》
1. 生态旅游 管理的对象
2、生态旅游 管理的措施
3、重要手段
4. 面向对象的 生态旅游管理
生态旅游地 生态旅游者
组织结构措施
自然科学技术 措施
政策法律措施
社区参与
动植物观赏、 运动休闲的环
境保护
旅游业三大支柱 产业的环境管理 生态旅游认证
露营地的环境 管理等
生态旅游管理客体(对象)
(三)处理游客不当行为可采取的管理策略
三、旅游从业人员的管理
(一)生态旅游对从业者的要求 1、带着自然旅游和有益于环境的目的来制定计划; 2、选择可以开展生态旅游的旅游景点; 3、在计划阶段,听取专家、保护组织和当地社区的意见; 4、每个旅行团最好不要超过20人; 5、培训导游,使他们理解和执行生态旅游的概念; 6、尽量安排熟悉当地自然和文化的地方导游; 7、尽量选择由当地人经营的旅馆,并向旅游者建议购买对环境有益 的纪念品; 8、尽量鼓励旅游者与当地人进行交流; 9、向当地社区和旅游者征求意见以改进下一次旅行的组织安排。
人类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经历了蒙昧、对立、 和谐三个阶段。
二、经济主导与生态基础相结合的原则
这一原则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1、经济与生态在生态经济系统中同时存在,二者同等 重要,在实际操作中不可顾此失彼; 2、两者是主导与基础的关系,经济在生态系统中处于 主导地位,生态处于基础地位,主导依托于基础,没有 基础就不能发挥主导作用; 3、生态和经济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受旅游业及其相关活动干扰的生态系统。由于生态 系统是由生物要素和环境要素在特定空间的组合,所以 生态旅游管理的实质就是进行环境要素与其相适应的生 物要素的有机管理。
主体 (生态旅游者)
载体(生态旅游环境)
客体 媒体(生态旅游业) (生态旅游资源)
载体(生态旅游环境)
生态旅游系统四体模式图
生态旅游管理客体
四、生态旅游管理的任务
生态旅游管理的总任务是从国家与地方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出发,贯彻国 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协调和平衡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间的矛盾。
1
2
3
4
制定和颁布生 态旅游发展的
政策和法规;
维护生态旅
游区的生态 安全性—— 核心目标
维护生态旅游 区的经济有 效性
保护旅游消费 者和当地居民 的合法权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