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水井作业基本知识

油水井作业基本知识


二、井下作业常用名词解释
1.井下作业:凡需要起下油水(气)井管柱的各种施工, 在矿场上统称井下作业。
井下作业的形式:起下作业、循环冲洗、旋转钻进。
井下作业施工共有十项基本内容:⑴完井,⑵分采分 注,⑶检(下)泵,⑷油层改造,⑸事故处理,⑹验串封 堵,⑺动管柱测试,⑻生产方案调整,⑼试油试气,⑽大 修。
油层出砂后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1)掩埋油层,影响产量; (2)掩埋或卡住井下钻柱(管柱)造成井 下事故; (3)磨损与破坏井下设备与工具; (4)带来大量的修井作业工作量; (5)地层坍塌导致井的寿命下降; (6)影响开发方案的实施。
3. 油 补 距 : 指 套 管 四通上平面至转盘方 补心上平面的距离。 对于不带套管四通的 采油树,油补距指油 管挂上平面至转盘方 补心上平面的距离。 对于不带套管四通的 采油树,油补距等于 套补距。
管柱深度=油补距+油管挂长度+油管总长度+井下工具长度
二、井下作业常用名词解释
4.防冲距:为防止泵的活塞在下行时碰撞固定凡尔罩,而把 抽油杆柱适当上提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叫防冲距。
对防冲距通常是每百米抽油杆柱0.10米。
5.人工井底:油井完成时,留在套管内最下面一段水泥浆凝 固后,其水泥塞的顶面叫人工井底。
6.井下落物:凡是断(脱)落在井内的钻杆、钻铤、钻头、 油管、抽油杆、打捞工具和其他井下工具仪器等,统称为井下 落物,现场俗称落鱼。
二、井下作业常用名词解释
7.鱼顶:井下落物的顶部称为鱼顶。鱼顶深度 是指鱼顶所在井下位置的深度。
8.砂卡:凡是油(水)气井生产或作业施工管 柱被油层出砂或施工用砂卡住的故障,统称为 砂卡。
9.冲砂:冲砂就是用高速流动的液体将井底砂 堵冲散,并借上返液流将泥砂带到地面。
10.完钻井深:钻井完成时钻头所钻进的最后深 度(完钻井裸眼井底)至钻盘方补心上平面的 距离叫完钻井深。
三、作业施工常用工序
1.压井
压井过程
大密度压井液
达到压力平衡
夹层
油层
夹层
压井液密度的计算方法:
= 10P (1 0.1~0.15)
0.098H
压井管柱深度不超过油层中部深度时,压井液密度的计算方法:
= 10[P i(H h)(] 1 0.1~0.15)
0.098h
式中:γ:压井液相对密度(比重); P :静压或原始地层压力,Mpa; H :油层中部深度,m; h:实际压井深度,m;
目录
一、安 全 知 识 二、井 下 作 业 常 用 名 词 解 释 三、作 业 施 工 常 用 工 序 四、不 压 井 不 放 喷 作 业 装 置 五、套管、油管、抽油杆技术规范 六、检 泵 施 工 七、机 械 堵 水 八、下 电 泵 机 组 安 装 程 序 九距:套管法兰短接上平面到转盘方补心上平面 的距离叫套补距。
二、井下作业常用名词解释
井的基础深度是从哪一点算起的? 完井井口装置主要有套管短接、套管法兰盘、四通、油管 挂和采油树等部件组成。
联顶节方入: 指钻井钻盘上平面到第 一根套管接箍上平面之 间的距离。
二、井下作业常用名词解释
四通与油管挂示意图
进入油水井施工现场必须穿戴劳保用品,戴安全 帽,同时要注意寻找安全隐患,选好逃生路线。女同 志注意保护自己的长发,不要飘散。井场内特别是井 口附近严禁吸烟、划火柴和玩弄打火机。
进入油水井施工现场为什么必须戴安全帽?
在井下作业施工中经常接触高压部位和进行高空作 业,为防止高空落物击伤头部,要求现场人员必须戴 安全帽。井下作业施工一旦发生井喷事故(井内喷出 的油气流中可能有石块、凡尔球、堵塞器等)或者钻 具无控制垂落时,安全帽可以保护人身安全。
⑷用后将粘度计清洗干净,存放好。
压井施工注意事项:
⑴压井前控制油套管同时放气,压井时中途不能停泵, 以免压井液气侵;
⑵用泥浆压井时,压井前应先替入套管容积2倍的清水, 待出口见水后,再替入泥浆,以防泥浆被油气侵;
⑶替入泥浆后,要求进出口泥浆密度差小于2%,压井 液量一般应为井筒容积的两倍;
⑷为了保护油层,应避免压井时间过长,减少泥浆对 油层的污染;
⑶替喷时泵压稳定后要连续大排量施工,无特殊情况中途不允 许停泵,出口密度1.01为合格;
⑷出口管线用硬管线,不要装90º弯头,应压实固定牢;
⑸若一次替喷无法替净井筒内的泥浆时,要求采用二次替喷法 施工。
3.冲砂 1)油层出砂的原因及危害 油层出砂的因素很多,出砂的原因也比 较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地质因素和开发因 素两个方面。地质方面主要是由于地层疏松 、地质构造发生变化及地层中流体的物理性 质等方面的原因引起油层出砂;油田开发方 面主要是由于油(水)井工作制度不合理, 措施不当,油井出水等因素。
压井就是向井内注入具有一定密度、粘度的液体或气液混 合体,使井筒里的液柱在井底造成的回压与地层的压力相平 衡,从而使地层中的油气水没有能力流到井底,也不能喷到 地面,这一工艺过程叫做压井。
选择压井液密度的原则:要使压井液在井筒造成 的液柱压力对油井压而不死、压而不喷、压而不漏。 也就是说,所选用的压井液的密度不但要保证油井 不喷,而且要保证对油层无损害。
i :压力梯度, Mpa/m。
怎样使用泥浆比重计?
⑴检查泥浆比重计是否完好无损,是否生锈,杠杆刻 度尺是否完好、清晰,要保证其性能完好才可使用。
⑵把泥浆比重计底座坐于平整的地方,将欲测之泥浆 倒满泥浆杯,盖好上盖,擦净杯外沾溢的泥浆。
⑶将杠杆放在主刀口上,移动游码使之两边平衡,则 游码所示之刻度即为该泥浆的比重。
⑸压井时管线要试压,试泵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
2.替喷
替喷就是用密度比较轻的液体将井内密度比较大的液体替 出来,降低井内液柱的压力,逐步使井内液柱压力小于油层压 力,替喷有一次替喷和二次替喷。
替喷注意事项:
⑴无特殊情况一律要求采用正循环法替喷;
⑵替喷水质一定要清洁,总用量应不少于井筒容积的2.5倍;
⑷用毕之后,将泥浆比重计擦揩干净,妥善存放。
怎样使用泥浆粘度计?
⑴检查粘度计是否完好(粘度计的校正方法:在 漏斗中倒入700毫升的清水,流出500毫升所需要的 时间应是15秒,其误差不超过±1秒即为准确)。
⑵用量杯分别量取200毫升和500毫升泥浆通过滤网 注入漏斗,然后使泥浆从漏斗中流出。
⑶记下充满500毫升量杯时间(秒),即为泥浆粘 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