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学生学习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要学会应用。
只有学会应用,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使其乐学会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要完成新课程标准中的这一重要教学任务,作为教师,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引导,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信息,感受数学的应用.
现实生活是孕育数学的沃土,学生周围的现实世界应成为探索的源泉,数学知识的学习应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
教学中,教师要着力于研究学生的生活背景,致力于捕捉生活背景与学习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主动寻求新知识的生活原型,提供新知识的生活背景,使学生借助生活中的实际情景来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为新知识的应用找到生长点。
知识与实际生活脱节,这是多年来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抽象的知识、具体的现实生活在学生头脑中两者格格不入,截然不同。
恰当地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立足于实际需要去寻求知识,向学生渗透用数学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