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制度经济学教学大纲

新制度经济学教学大纲

《制度经济学》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制度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介绍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就是利用正统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行,并去发现这些制度在经济体系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门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理解制度的含义、构成和起源,掌握交易费用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制度的供给与需求等理论,了解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要求学生掌握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用于分析中国的实际问题。

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结合中国及各有关国家经济现实进行制度分析,以提高学生的经济学理论素养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熟悉现代制度分析的基本工具与理论模型,透彻了解现实经济运行,把握中国经济现状与改革取向。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制度经济学无论在研究内容上,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和经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新制度经济学所涉及的许多问题实际上就是政治、法律、政策问题。

制度经济学与政治学、行政学和法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新制度经济学与政治学、行政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其他非经济学科有很多交叉,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四、教学内容、重点、教学进度、学时分配
(一)导论(4 学时)
1、主要内容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定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
2、重点
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的假定等;
3、教学要求
了解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行为假定,掌握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I:交易费用范式(6 学时)
1、主要内容
交易费用的含义及其存在的原因交易费用的测量交易费用范式
2、重点
交易费用的测量交易费用范式
3、教学要求
了解交易费用的含义及其存在的原因,掌握交易费用的测量和交易费用范式
(三)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II:产权分析(6 学时)
1、主要内容
产权理论概述三个层次的产权模型产权结构的效率产权与企业制度
2、重点
三个层次的产权模型产权结构的效率产权与企业制度
3、教学要求
了解产权理论概述,掌握三个层次的产权模型、产权结构的效率、产权与企业制度(四)制度的构成与制度的起源(6 学时)
1、主要内容
制度的内涵和制度的构成制度的起源制度的功能
2、重点
制度的起源制度的功能
3、教学要求
了解制度的内涵和制度的构成,掌握制度的起源、制度的功能
(五)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6 学时)
1、主要内容
制度创新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制度变迁的轨迹与过程制度变迁模型比较
2、重点
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制度变迁的轨迹与过程制度变迁模型比较
3、教学要求
了解制度创新,掌握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制度变迁的轨迹与过程、制度变迁模型比较(六)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4 学时)
1、主要内容
国家理论概述国家模型国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经济制度变迁中的国家
2、重点
国家模型国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经济制度变迁中的国家
3、教学要求
了解国家理论概述,掌握国家模型、国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经济制度变迁中的国家(七)制度与经济发展(4 学时)
1、主要内容
经济发展理论中的制度因素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制度移植与经济发展
2、重点
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制度移植与经济发展
3、教学要求
了解经济发展理论中的制度因素,掌握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制度移植与经济发展
(八)比较制度分析与经济转型(4 学时)
1、主要内容
比较制度分析的产生及其背景比较制度分析的研究对象和框架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及分析工具比较制度分析的微观基础及其与现实经济经济转型的制度分析
2、重点
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及分析工具经济转型的制度分析
3、教学要求
了解比较制度分析的产生及其背景、比较制度分析的研究对象和框架、比较制度分析的微观基础及其与现实经济,掌握比较制度分析的方法及分析工具、经济转型的制度分析
五、课程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建议教材
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第1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教学参考书
[1]科斯诺斯《制度契约与组织》第1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2]孙经纬《新制度经济学》译第1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
[3]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第1版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2月
[4]程恩福胡乐明《新制度经济学》第1版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年
[5]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第1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七、编制说明
编制者:李媛媛组长:刘宇霞
执笔人:李媛媛编制时间:2010年3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