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PPT课件
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PPT课件
.
(六)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现象:
在长时间运动的某一阶段会出现呼吸困 难、胸闷难忍、四肢无力、动作失调,甚至 腹痛、呕吐等现象。这在运动生理学中称为 “极点”。在坚持运动后逐渐呼吸顺畅,动 作轻松有力,运动能力提高。这在运动生理 学上称为“第二次呼吸”。
.
原因
运动时人体机能存在的惰性差异所致。 是体育运动中常见的生理现象。
亚健康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轻度身心失调 以疲乏、无力、失眠、、胃口不好、情 绪不稳定为主要表现。 第二阶段 潜临床状态 活力减退 反应能力减退 适应能力减 退。 第三阶段 前临床状态
一、体育运动卫生保健知识
1 .定期进行体格检 查。 2 .准备活动和整理 活动。 3 .合理补充营养和 水分。 4.女同学应注意经 期体育卫生。
对策
1.减低运动强度。 2.加深呼吸 3.坚持运动。
3. 腹部着凉,导致胃肠痉挛,引起腹痛。
4. 某些腹腔疾病也可能引起运动时腹部疼痛。
.
对策
★降低运动强度,调整呼吸,用手按压疼痛 部位。一般疼痛会减轻或消失。如一直未见缓 解,甚至有加重趋势。则应当停止运动。 ★坚持体育锻炼,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 ★饭后不要立即参加剧烈运动。 ★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 ★运动中注意呼吸方法。
二、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
体育锻炼的医务监督是在体育锻炼 过程中运用科学手段对锻炼者身体机能 和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和评价的方法。
意义
★正确评价机体现状和锻炼效果。 ★指导科学安排体育锻炼。 ★促进锻炼者的发育与健康。 ★预防运动性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发生。
自我医务监督
主观感觉
1.身体感觉 2.运动心情 3.睡眠 4.食欲 5.排汗
关注“亚健康”
“亚健康”是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有可能 转化为疾病,也可能恢复到健康的中间状态 处于“亚健康”的人多表现为易疲劳、情 绪低落、工作效率低等。在流感等传染病多 发季节特别容易染病。 “亚健康”状态最大的危害是容易引发多 种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消化系统 疾病、肿瘤等。这些疾病已经逐渐成为现代 文明社会最主要的杀手。
.
(三)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俗称抽筋。 是肌肉不由自主强直收缩 的现象。 产生原因
★运动中肌肉长时间连续快 速收缩,得不到放松,容易引起肌肉痉挛。 ★血液中钠离子含量过低,导致肌肉神经应 激性提高。
.
对策
用力牵引痉挛的肌肉,使之充分拉长,症状 一般可以得到缓解。局部按摩、热敷对缓解肌肉 痉挛也有较好效果。
运动性疲劳公式:
F=K.[-△R.(M)]+S
F为疲劳;K为运动能力与身体素质变化;-△R 为各器官功能的下降、能量物质的减少,以负值 表示;M为精神意志因素; S为主观疲劳感觉。 .
消除疲劳的方法
★充足的睡眠, ★合理补充营养 ★热水浴 ★按摩 ★★体育锻炼是提高人们的抗疲劳能力最 积极、有效的途径。合理安排体育锻炼的 运动量和运动节昏厥
运动性昏厥常见的有两种——重力性休克 和低血糖症
产生原因:
重力性休克 :运动中身体各部毛细血管处 于扩张状态。停止运动后大量血液由于重力原 因潴留在下肢,血液回流困难,造成脑供血不 足,引起休克。 低血糖症:血糖过低引起代谢失调
.
对 策
★剧烈运动后应做整理活动,不要立 即停止不动。 ★如发生重力性休克,首先应当使患 者平卧并抬高下肢,由下向上按摩,同 时可以面部热敷。促进血液向心回流, 增加头部供血量。 ★低血糖症是由于不按时就餐,空腹 运动,血糖过低所致。对于低血糖患者 适当补充糖分即可缓解。
.
(二)肌肉酸痛
产生原因:
★肌肉运动时产生大量代谢 产物。堆积在肌肉组织之中, 刺激神经末梢,使肌肉出现 酸痛感。
★过量运动引起局部肌纤维 及结缔组织细微损伤或痉挛。
.
对策
★参加体育锻炼要 循序渐进,避免局 部负担过重。 ★运动前后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最积极的办法是坚持体育锻炼,提高机体 有氧代谢与无氧代谢的能力。从根本解决肌 肉酸痛问题。
体育运动与卫生保健
.
影响健康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15%):从亲代 遗传的体形特征、生理特征、代谢类型、 行为本能等。
2、行为生活方式(70%):包括营养、 风俗习惯、嗜好(吸烟、酗酒)、交通工具 (如汽车所带来的车祸)、体育锻炼、精神状 态等。
影响健康的因素
3、环境因素(7%):包括社会、经 济、文化教育、人际等人文环境以及生 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环境。 4、医疗卫生服务(8%):社会的医 疗卫生设施和制度及其利用。
客观检查
1.脉搏
基础脉搏
★成年人的基础脉搏为60—70次/分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可能下降到50—60次/分以下
即时脉搏
★120次/分以下为小强度运动 ★150次/分左右为中等强度运动 ★180次/分以上为大强度运动
恢复期脉搏
★恢复的速度与运动负荷大小及体质强弱成正比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的建议
(1)锻炼频率 每周3—5天。 (2)锻炼强度 运动时应达到的心率 靶心率=最大心率×( 60%—80%) 最大心率的简易计算方法为: 最大心率=220-年龄 (3)锻炼持续时间 20—60分钟的有氧 运动。具体时间可根据运动强度大小而定。
.
ACSM提示
由于高强度运动 可能发生危险。建 议非运动员的大多 数人应采用中低等 强度,持续时间较 长的锻炼。
预防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 力和肌肉的工作能力。●运动前充分做好准备活 动。●冬季注意保暖,夏季注意补充盐份。●不 宜在低温环境中长时间活动。●疲倦和饥饿时不 要进行剧烈的运动。
.
(四)运动性腹痛
产生原因
1. 准备活动不充分,开始时运动过于剧烈,内 脏器官功能未能充分进入工作状态,循环系统功 能失调,肝脾淤血,引起腹痛。 2. 运动前饮食不当。
.
2.体重
★体重是医务监 督的一个重要指标。 反映机体物质的新陈 代谢水平。 ★体重持续下降, 常反映机体因运动不当或疾病导致代谢 失调。必须引起重视。 ★体重持续增加,则是运动量不足 的重要标志。 .
三、体育锻炼中常见的生理 反应及处置
(一)疲劳
疲劳是人们由于运动或工作引起组织 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暂时性下降的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