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屈原《橘颂》—最早咏物诗公开课(课堂PPT)

屈原《橘颂》—最早咏物诗公开课(课堂PPT)


2021/3/29
4
屈原主要作品
屈原留存下来的作品 研究者多认为有《离
骚》、 《天问》、 《九歌》(11篇)、 《九章》(9篇)等。
2021/3/29
5
《橘颂》的来历

选自组诗《九章》。
南国多橘,楚地更可以称之为橘树的故乡了。
《汉书》盛称“江陵千树橘”,早在汉代以前,
楚地江陵即已以产橘而闻名遐迩。《晏子春秋》
故事:

①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

②屈原与划龙舟的故事

托物言志—— 从屈原的《橘颂》说起

2021/3/29
1
《橘颂》选自《楚辞.九章》
《诗经》之后,战国后期,南方产生了以屈 原创作为代表的楚辞,形成了中国诗歌史 上的第二座高峰。
楚辞的本义是楚国的歌词。楚辞渊源于 中国江淮流域的楚地歌谣,它大量使用楚国 的方言口语,描绘楚国的名山大川、奇花异 草和风俗习尚,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和炽热的 情感。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5.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6.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在深
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
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志不渝的爱国
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
即以南国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
2下021/3了/29 这首咏物名作——《橘颂》。
6
2021/3/29
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2021/3/29
13
二、内在品质:
独立不迁、廓其无求、横而不流、 闭心自慎、淑离不淫、梗其有理 (即淡泊宁静、疏远浊世、超然 自立、豁达正直)
2021/3/29
14
《橘颂》讴歌的的思想品格及精神:
▪ “深固难徙,受命不迁”的坚定意志和 爱国情怀。 “秉德无私,廓其无求”的政治品格。 “闭心自慎,淑离不淫”的政治修养。
2021/3/29
8
内容赏析
《橘颂》四句一节,共九节,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1-4节,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 外形美。 第二部分为5-9节,从对橘树的外美描绘,转 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
2021/3/29
9
赏读,感受橘的内外美。
2021/3/29
10
思考题

问题1:请问诗中那几
句讲了橘的生长习性?
▪ 《橘颂》通过赞美橘树,表现了屈原对 “受命不迁”、“秉德无私”、“闭心自
慎”品德精神的敬仰和爱慕,充满着热爱
祖国的情怀和坚贞不渝、绝不同流合污的 精神。
2021/3/29
15
一、描绘了橘树了俊逸动人的外形。 第一层:整体介绍:橘树“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第二层:精描细绘,橘树的根、叶、花、果。
▪ 2. 橘子“精色内白”“纷緼宜修”,屈原也是形貌 昳丽,内心高洁。
▪ 3. 橘树“独立不迁”,“苏世独立”,“横而不 流”。屈原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 醒”,宁葬鱼腹,也不以皓皓之身蒙世俗之尘。
▪ 所以说,橘树实质上就是屈原人格的写照。
2021/3/29
17

屈原的名句及故事
▪ 诗句:
朗 诵 欣 赏
7
解释下列的词语
1.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 (徕:同“来”) 2.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迁:迁徙) 3.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曾:通“层”,重叠) 4.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杂糅:错杂) 5.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内白:皮肉洁白)
6.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纷緼:香味芬芳) 7.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慎:谨慎) 8.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少:年轻) 9.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淑离:孤寂的样子) 10.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像:榜样)
2021/3/29
2
深入认识屈原

奇文郁起——屈原的诗歌
▪ 战国中期,长江之滨诞生了中国历史 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又因屈原的诗歌 创作而形成了中国诗歌史上具有浓厚地方 色彩和独特艺术风格的新诗体——楚辞。
2021/3/29
3
二、屈原与《楚辞》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公元
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 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出身于 贵族。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 爱国诗人。。自幼勤奋好学,胸怀 大志,曾任楚国左徒、三闾大夫等 职。主张举贤任能,彰明法度,联 齐抗秦,限制贵族特权。他的主张 遭到了保守势力的反对和诬陷。楚 怀王听信谗言,疏远了屈原、后顷 襄王继位,屈原被放逐江南。屈原 的政治理想破灭,痛心于国家衰败, 终于在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后,投汨 罗江自尽。
(用原文回答)
后皇嘉树, 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2021/3/29
11
一、外形美: 叶——绿 花——素 枝——曾 棘——剡 果——型抟、色精、内白
2021/3/29
12
▪ 橘树是可敬的,同时又俊美可亲。诗人 接着以精工的笔致,勾勒它充满生机的纷披 “绿叶”,晕染它雪花般蓬勃开放的“素 荣”;它的层层枝叶间虽也长有“剡棘”, 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它所贡献给 世人的,却有“精色内白”,光采照人的无 数“圆果”!屈原笔下的南国之橘,正是如 此“纷緼宜修”、如此堪托大任!本节虽以 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人们却可强烈地 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嘉树”的一派自豪、 赞美之情。

绿







圆抟、色精、内白
二、热情讴歌橘树的内在精神和表达
自已向他学习的愿望。
▪ 这首诗托物言志,表达屈原热爱乡土的感情和坚守 节操的高尚品质,那么橘与这些品质有什么相同点 呢?
▪ 1. 橘“受命不迁”、“深固难徙”,屈原生在楚国, 长在楚国,日夜为楚国操劳,一心只希望楚国发展、 希望家乡繁荣,从无二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