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第四季冰川遗迹陈列馆(转载)

中国第四季冰川遗迹陈列馆(转载)

E-mail文化传播网 北京旅游2014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
摄影/制作:林京海20140125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坐落于北京西郊翠微山下第四纪冰川擦痕处(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古道旁),是世界上唯一的以第四纪冰川擦痕实物为基础建立的专题陈列馆。

陈列馆建于1989年,占地195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2009年6月13日开始,经过两年多的闭馆改造,面积增加到原来的五倍,于1992年7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冰川陈列馆前厅
冰川陈列馆以第四纪冰川研究成果为重点,系统介绍了冰川的科学知识,冰川在地质时期发生的规律,以及对生物进化尤其是人类发展的影响,增强了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和冰川资
陈列馆遗迹保护区
所谓冰川期,是指地球气候酷寒,高纬度地方的广阔区域为大陆冰川所覆盖的时期。

最近的冰川期在更新世,欧洲和北美研究认为,共有六次冰川期,五次间冰川期。

日本分析冰
第四纪冰川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因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

冰川从源头处得到大量的冰补给,冰融化得很慢,冰川就会发育得又宽又
第四纪冰川基岩冰溜面遗迹产生于第四纪气候大幅度波动的寒冷期,由于降雪量骤增,且远大于雪的溶化量,于是在山上海拔高度条件适合区域积雪成冰,当其厚度和重量为山体
冰川擦痕。

基岩冰溜面在冰川经过时被刻磨、铲刮出许多痕迹,这些山岩痕迹又叫冰川擦痕,由冰川夹带的块石在运动时相互摩擦或与冰川槽谷基岩摩擦而形成,痕迹多呈钉子形。

用普通人的眼光看,擦痕实际上就是在岩石上一层层清晰的、集中的、呈钉子形状的痕迹。

如果顺着岩石的斜坡,向褐色的基岩慢慢浇下一壶清水,水顺势流下,一道道冰川擦出的
披毛犀,已灭绝的一种哺乳动物,归于奇蹄目犀科双角犀亚科,曾是旧石器时代人类狩猎的对象。

披毛犀体毛丰厚,可以御寒,头骨较长且大,生长在大约距今12000-4000年之间,
东北野牛,生活在1-2万年前更新世晚期寒冷的冰缘的草原,属于猛犸象、披毛犀的动物群
成员,个体高大健硕,以食早本植物为主,生长在距近约1万年前,后因气候逐渐转暖以及
人类的大量捕杀而灭绝。

11/61
猛犸象,古脊椎动物,哺乳纲,长鼻目,也称长毛象,生活在距今1-4万年间的更新世晚期。

它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一头成熟的猛犸,身长大约5米左右,体高3米,门牙1.5米左右,
体重可达4-5吨。

科学家认为,猛犸象死于突如其来的冰器,故未来得及腐烂。

12/61
在遗址保护区的最高处,是世界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半身雕塑。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湖北黄冈人,蒙古族。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中国地质大学第一任校长。

13/61
1954年我国地质学家李捷在永定河引水渠北侧山坡上发现一块辉绿岩,上有明显的第四纪冰川擦痕,后经李四光鉴定确认是冰川擦痕,该冰川擦痕形成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期。

14/61
1954年,世界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离北京西郊法海寺不足一里远的、紧靠永定河引水渠的东侧,考证了保存完好的“模式口第四纪冰川擦痕”,这是研究北京古地质、古气候、古生物、古人类的珍贵资料。

15/61
雕塑。

李四光和科学家在永定河引水渠北侧山坡上发现一块辉绿岩,上有明显的第四纪冰川擦痕,后经李四光鉴定确认是冰川擦痕。

16/61
17/61
陈列馆馆内设有四个展厅,分别为:地球——我们的家园、第四纪冰川的基础知识、李四
光创立新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以及气候与环境变化与人类的关系,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介
绍了地球和太阳的形成和关系、人类的诞生、冰川的形成和消亡。

18/61
冰川的形成。

冰川因累计积雪二成,冰川是巨大的流动固体,在高寒地区由雪再结晶聚积
成冰川,重力因素使冰流动,成为冰川。

冰川有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创造出许多地
形和地貌。

若冰川的体积换成水量,则除海水之外,占地球上所有的水量的97.8%。

19/61
冰川类型。

根据其形态和运动特性,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类;按冰川的物理性质分为海洋性
冰川和大陆性冰川两种;世界冰川目录采用形态分类,分为大陆冰盖、冰原、冰帽、溢出冰川、山谷冰川、山地冰川、小冰川或雪源、陆棚冰、石冰川和不定或混杂的冰川等10种。

20/61
冰川的结构主要有两种“1、大陆冰盖(又叫大陆冰川),是指长期覆盖在陆地上的、面积大于5万
冰川运动指冰川的移动。

它是控制冰川活动的基本过程和能量的来源。

运动的形式一般分为重力流和
冰臼群
冰川擦痕
浙江罗成山冰川堆弃石
猛犸象具有极强的御寒能力,与现代象不同,它们并非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
生长在第四纪冰川时代的企鹅,成群结队。

企鹅有翅膀但不能飞翔;脚生于身体最下部,故呈直立姿势;趾间有蹼;跖行性(其他鸟类以趾着地);前肢成鳍状;羽
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11%。

我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
由于人类的滥伐、滥牧、开矿、过度开发水资源等掠夺性开发,以及气候变暖,冰川
科学家认为,地球自自然形成后,已经过45亿年。

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有史料记载的为27亿年,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底壳的移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

它也经常被称作世界。

从结构上看,地球由内到外:地核-外核(地核)
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
层结构。

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
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
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

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
地壳。

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


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

地壳内部在
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
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
便发生地震。

超级地震指的是指震波
极其强烈的大地震。

但其发生占总地
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
分具破坏力。

冰期,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

又称冰川时期。

两次冰期之间为一相对温暖时期,称间冰期。

至今为止,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四纪冰期。

第四纪
冰川在末端消融过程中,冰川的表碛物,由于阻挡了其下部冰川堆阳光的吸收,而消融较晚,往往形成冰塔、冰牙和头顶巨石的冰蘑菇。

而冰碛石堆积起来又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