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纪冰川资料

第四纪冰川资料

第四季冰川
第四纪冰川遗迹位于内蒙赤峰市 第四纪冰川遗迹位于内蒙赤峰市经棚 赤峰市经棚 25公里的新井乡境内 主峰大青山 公里的新井乡境内, 大青山海 镇南25公里的新井乡境内,主峰大青山海 花繁 拔1500多米,峰奇水秀,林茂花繁。在山 1500多米,峰奇水秀,林茂花繁。 多米 顶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质奇观——冰 顶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质奇观——冰 石林冰臼群 大大小小有200多个 冰臼群, 多个, 石林冰臼群,大大小小有200多个,冰臼 群中大的如缸,小的似盆,形态各异, 群中大的如缸,小的似盆,形态各异,特 征十分明显。这一带的冰石林,数量之多、 征十分明显。这一带的冰石林,数量之多、 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规模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第四纪冰川活动
“纪”不是指常用的计年单位——世纪,而是指地质年代中的一 不是指常用的计年单位——世纪 世纪, 地壳中不同年代的岩石形成的时间和先后顺序叫地质年代, 级。地壳中不同年代的岩石形成的时间和先后顺序叫地质年代,地质 年代分期的第一级叫“ 第二级叫“ 年代分期的第一级叫“宙”,第二级叫“代”,“代”以下即第三级叫 “纪”。 在地质史上曾经出现过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的时期。 冰川活动的时期 在地质史上曾经出现过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的时期。这种冰 期曾经有过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 二叠纪和第四纪 期曾经有过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二叠纪和第四纪。第四纪 冰期来临的时候,地球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0℃ 15℃ 全球有1/3 冰期来临的时候,地球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0℃-15℃,全球有1/3 以上的陆地为冰雪覆盖,冰川面积达 面积达5200万平方千米 冰厚有1000米 万平方千米, 以上的陆地为冰雪覆盖,冰川面积达5200万平方千米,冰厚有1000米 左右,海平面下降130米 第四纪冰期又分 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 冰期又分4 左右,海平面下降130米。第四纪冰期又分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间 冰期时,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复了生机。第四纪冰期的遗迹 冰期时,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大地又恢复了生机。第四纪冰期的遗迹 很多,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北美众多的冰碛残丘, 很多,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北美众多的冰碛残丘, 阿尔卑斯山的U型谷和陡峭的山峰, 阿尔卑斯山的U型谷和陡峭的山峰,法国和瑞士交界处侏罗山巨大的冰 漂砾等,都是第四纪冰川作用留下的产物 第四纪冰川作用留下的产物。 漂砾等,都是第四纪冰川作用留下的产物。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 太行山、大同盆地、黄山、鄱阳湖等地也先后发现过冰川遗迹, 冰川遗迹 太行山、大同盆地、黄山、鄱阳湖等地也先后发现过冰川遗迹,为我 国地质学研究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地质学研究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四纪冰川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冰川的 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 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 力下形成,冰川从源头处得到大量的冰补给,而 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身就发育得又宽又深, 往下流到高温处,冰补给少了,冰川也愈来愈小, 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补给量互相抵消。一般 冰川为舌状,冰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 深的裂口,即冰隙。冰川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 冰川两大类。第四纪时欧洲阿尔卑斯山山岳冰川 至少有5 至少有5次扩张。在我国,据李四光研究,相应地 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 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现代 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 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 地总面积的11%。我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 地总面积的11%。我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 马拉雅山(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 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 断山脉的一些高峰区,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
地球自诞生后,气候也一直在变迁中。地质年代中 地球的气候是温暖和寒冷交替著出现。在数十万年以上的 极长周期气候中,有大冰川气候周期和冰川时代气候周期。 在震旦纪(大约六亿年前)以前地球上的气 候,我们目前并不清楚。从六亿年前前古生 代震旦纪起一直到一万年前新生代的第四纪 止,地球上的气候共经历了三次大冰川气候。 第一次是震旦纪大冰川期,距今约六亿年; 第二次是古生代后期的石炭—二叠纪大冰川 期,距今约2~3亿年;第三次是新生代第四纪 大冰川期,距今约200万年。这三大冰川期气 候的时间周期尺度大约是千万年至亿年左右。
冰川期
这是指地球气候酷寒, 这是指地球气候酷寒,高纬度地方的广阔区域为大陆冰川所覆 盖的时期。最近的冰川期在更新世,据在欧洲和北美研究的结果, 北美研究的结果 盖的时期。最近的冰川期在更新世,据在欧洲和北美研究的结果,认 为共有六次冰川期,五次间冰川期。 日本根据分析冰斗地形 根据分析冰斗地形( 为共有六次冰川期,五次间冰川期。在日本根据分析冰斗地形(围谷 地形,kar)地形发现有两次冰川期。最显著的冰川期是在石炭纪— 地形,kar)地形发现有两次冰川期。最显著的冰川期是在石炭纪— 二叠纪,冰川的遗迹残留于冈瓦纳大陆。除上述两大冰川期外, 二叠纪,冰川的遗迹残留于冈瓦纳大陆。除上述两大冰川期外,在欧 洲和美洲还发现有前寒武纪、中生代和第三纪的冰川遗迹, 美洲还发现有前寒武纪 洲和美洲还发现有前寒武纪、中生代和第三纪的冰川遗迹,但都不太 显著。 显著。 地球自诞生后,气候也一直在变迁中。 地球自诞生后,气候也一直在变迁中。地质年代中地球的气候是温 暖和寒冷交替著出现。在数十万年以上的极长周期气候中,有大冰川 暖和寒冷交替著出现。在数十万年以上的极长周期气候中,有大冰川 气候周期和冰川时代气候周期 周期和冰川时代气候周期。 气候周期和冰川时代气候周期。 在震旦纪以前,也就是大约在六亿年以前, 在震旦纪以前,也就是大约在六亿年以前,我们并不清楚地球上的 气候。从六亿年前古生代震旦纪起一直到一万年前新生代的第四纪止, 气候。从六亿年前古生代震旦纪起一直到一万年前新生代的第四纪止, 地球上的气候共经历了三次大冰川气候。第一次是震旦纪大冰川期, 地球上的气候共经历了三次大冰川气候。第一次是震旦纪大冰川期, 距今约六亿年;第二次是古生代后期的石炭—二叠纪大冰川期, 距今约六亿年;第二次是古生代后期的石炭—二叠纪大冰川期,距今 2~3亿年 第三次是新生代第四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00万年 亿年; 万年。 约2~3亿年;第三次是新生代第四纪大冰川期,距今约200万年。这 三大冰川期气候的时间周期尺度大约是千万年至亿年左右。 三大冰川期气候的时间周期尺度大约是千万年至亿年左右。 在第四纪大冰川期气候中, 在第四纪大冰川期气候中,目前我们巳经确知其间气候仍是寒冷与 温暖交替出现。这段时间世界各地的冰川进退次数并不一致, 温暖交替出现。这段时间世界各地的冰川进退次数并不一致,不过大 多数的学者都同意有四次冰川时代。 多数的学者都同意有四次冰川时代。
相关学考察
由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专家韩同林教授率领的考察队,日前在 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专家韩同林教授率领的考察队, 第四纪冰川研究专家韩同林教授率领的考察队 浙江新昌县天姥山麓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第四纪冰川石河遗迹——万马 新昌县天姥山麓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第四纪冰川石河遗迹 浙江新昌县天姥山麓发现了我国最大的第四纪冰川石河遗迹——万马 渡冰石河。 渡冰石河。 通过现场考察,韩同林等冰川研究专家在当地绵延3 通过现场考察,韩同林等冰川研究专家在当地绵延3公里的万马渡 河谷发现了大量冰川漂砾 冰碛垄等第四纪冰帽冰川遗迹 冰川漂砾、 冰川遗迹, 河谷发现了大量冰川漂砾、冰碛垄等第四纪冰帽冰川遗迹,并根据分 布在巨型冰川漂砾上的众多冰臼进一步确认, 布在巨型冰川漂砾上的众多冰臼进一步确认,河谷中形如万马奔腾竞 相争渡的大规模巨石阵 系距今约200万到 巨石阵, 万到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 相争渡的大规模巨石阵,系距今约200万到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 时期由冰川漂移堆积物形成的冰石河遗迹。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 时期由冰川漂移堆积物形成的冰石河遗迹。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 所研究员韩同林教授认为, 新昌万马渡河谷发现的大规模冰石河 万马渡河谷发现的大规模冰石河, 所研究员韩同林教授认为,在新昌万马渡河谷发现的大规模冰石河, 遗存了许多第四纪冰川时期的重要信息, 遗存了许多第四纪冰川时期的重要信息,它对研究全球环境演化和预 测今后气候变化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测今后气候变化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第四纪冰川
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 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 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 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 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 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冰川从源头处得到大 量的冰补给,而这些冰融化得很慢, 量的冰补给,而这些冰融化得很慢,冰川本身就发育得又 宽又深,往下流到高温处,冰补给少了,冰川也愈来愈小, 宽又深,往下流到高温处,冰补给少了,冰川也愈来愈小, 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补给量互相抵消。 直到冰的融化量和上游的补给量互相抵消。一般冰川为舌 冰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深的裂口,即冰隙。 状,冰川面往往高低不平,有的地方有深的裂口,即冰隙。 冰川可分为大陆冰川 山岳冰川两大类 第四纪时欧洲 大陆冰川和 两大类。 欧洲阿 冰川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第四纪时欧洲阿 尔卑斯山山岳冰川至少有 次扩张。在我国, 李四光研 山岳冰川至少有5 尔卑斯山山岳冰川至少有5次扩张。在我国,据李四光研 相应地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 究,相应地出现了鄱阳、大姑、庐山与大理4个亚冰期。 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 万平方公里, 现代冰川覆盖总面积约为163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 总面积的11%。我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 %。我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 总面积的11%。我国的现代冰川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 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 )、昆仑山 (北坡)、昆仑山、天山、祁连山和横断山脉的一些高峰 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区,总面积约57069平方公里。
在第四纪大冰川期气候中,目前我们已经确知其间气候仍是寒冷与温暖 交替出现。这段时间世界各地的冰川进退次数并不一致,不过大多数 的学者都同意:第四纪北半球大部有四次冰期、三个间冰期和一个冰 后期;在北欧则有五次冰期、四次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 中国第四纪 冰川遗迹陈列馆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建于1989年,占地1950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建于1989年,占地1950 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冰川馆是研究我国第四纪冰川学,弘 平方米,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冰川馆是研究我国第四纪冰川学,弘 扬李四光及老一辈地质学家爱国敬业精神,向广大观众介绍地质科普 知识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坐落于北京西 郊翠微山下第四纪冰川擦痕处,是世界上唯一的以第四纪冰川擦痕实 物为基础建立的博物馆。冰川擦痕是地质学家李捷在勘测永定河引水 渠地质、地貌时发现的,并经过了李四光等国内外专家学者鉴定,于 1957年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陈列馆的展陈分为冰川擦痕遗迹和 1957年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陈列馆的展陈分为冰川擦痕遗迹和 5米长的画廊,包括鸵鸟蛋、恐龙蛋、三叶虫、猛犸象牙等化石及各 种大小不同的冰渍石实物标本和介绍冰川知识及冰川资源现状四部分 内容。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介绍了地球和太阳的形成和关系、 人类的诞生、冰川的形成和消亡、李四光创立新中国第四纪冰川学说 和地质工作者为寻找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所作的不懈努力。 在地质历 史上曾经出现过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的时期,称为冰河期(ice 史上曾经出现过气候寒冷的大规模冰川活动的时期,称为冰河期(ice age)以下简称冰期。这种冰期曾经有过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 age)以下简称冰期。这种冰期曾经有过三次,即前寒武晚期、石炭 -二叠纪和第四纪。第四纪冰期来临的时候,地球的年平均气温曾经 比现在低10℃ 15℃,全球有1 比现在低10℃~15℃,全球有1/3以上的大陆为冰雪覆盖,冰川面积 达5200万平方千米,冰厚有1000米左右,海平面下降130米。第四纪 5200万平方千米,冰厚有1000米左右,海平面下降130米。第四纪 冰期又分4个冰期和3 冰期又分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间冰期时,气候转暖,海平面上升, 大地又恢复了生机。第四纪冰期的遗迹最多,如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 峡湾,北欧、中欧、北美众多的冰碛残丘,阿尔卑斯山的U 峡湾,北欧、中欧、北美众多的冰碛残丘,阿尔卑斯山的U型谷和陡 峭的山峰,法国和瑞士交界处侏罗山巨大的冰漂砾等,都是第四纪冰 川作用留下的产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