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货币政策
第九章货币政策
一、填空题
1.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_______及_______的方针、措施的总和
2.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对货币总量调节的三个传统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于反映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若长期该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它说明。
4.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是指那些介于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之间的变量。
5.间接信用指导的货币政策工具有_______和_______。
6.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
7.货币政策目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8.我国在_______年取消了对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管理。
9._______认为货币政策完全无效;_______认为货币政策效果有限;_______持货币政策有效的观点;_______认为货币政策长期无效, 货币短期无中性;_______认为任何被预计到的政策都无效;_______认为预料之中的货币政策也有效,但其效应小,货币政策长期无效。
10.中介指标可以分为_______目标和_______目标两类,前者包括信贷规模、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后者包括利率和汇率等。
二、找出每个词汇的正确含义
1.下列属于货币政策的近期中间目标的是( )。
A.基础货币
B.经济增长
C.充分就业
D.物价稳定
2.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是()。
A.充分就业
B.非自愿失业
C.自愿失业
D.摩擦失业
3.关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凯恩斯主义者和货币主义者分别重视()的中介作用。
A.利率和货币供应量
B.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C.价格水平和货币需求
D.货币需求和价格水平
4.目前,西方各国运用得比较多而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
A.法定存款准备金
B.再贴现政策
C.公开市场业务
D.窗口指导
5.下列货币政策操作中,引起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是()。
A.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提高再贴现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中央银行卖出债券
6.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是()。
A.利率
B.货币供应量
C.基础货币
D.贷款限额
7.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则商业银行()。
A.可贷资金量减少
B.可贷资金量增加
C.可贷资金量不受影响
D.可贷资金量不确定
8.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
A.提高贷款利率
B.降低贷款利率
C.贷款利率升降不确定
D.贷款利率不受影响
9.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上大量抛售有价证券,意味着货币政策()。
A.放松
B.收紧
C.不变
D.不一定
10.若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过长,则( )。
A.中央银行无法知道何时采取调整行动
B.中央银行无法制订经济形势需要的货币政策
C.经济活动不能如期得到调整
D.经济主体对货币政策没有反应
四、多项选择
1.选取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最基本要求是()。
A.抗干扰性
B.可测性
C.相关性
D.可控性
E.适应性
2.货币政策框架包括()。
A.传导机制
B.政策工具
C.中介指标
D.政策目标
E.政策效果
3.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点是:()
A.容易被公众所理解和接受
B.增强货币当局的可信度
C.增强货币当局的责任感
D.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E.体现了货币政策的前瞻性
4.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
A.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B.消费信贷控制
C.不动产信用控制
D.窗口指导
E.信用分配
5.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是()。
A.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D.超额准备金
E. 税率
6.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有()。
A.公开市场操作
B.存款准备金
C.利率政策
D.再贷款与再贴现政策
E.贷款限额
7.“紧”的货币政策是指()。
A.提高利率
B.降低利率
C.放松信贷
D.收紧信贷
E.增加货币供应量
8.在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更多表现为矛盾与冲突的有()。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B.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
C.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E.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
9.下列属于“紧”的财政政策的有()。
A.收缩信贷
B.增加税收
C.提高利率
D.减少支出
E.增加支出
10.下列属于直接信用控制的工具有()。
A.信用分配
B.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C.窗口指导
D.利率管制
E.优惠利率
五、判断题
1.自1984年到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前,我国事实上一直奉行的是双重货币政策目标。
()
2.期限越短的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比率越低。
()
3.近年来为了减轻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负担,发达国家纷纷降低准备金比率,有些国家甚至取消了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
4.主动性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用于抵消那些非中央银行所能控制的因素对银行准备金水平的影响,使基础货币保持在预定的目标水平上。
()5按照托宾的q理论,q值大于1时,投资支出会增加。
()
6.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只是等额的投放基础货币,而非等额地投放货币供应量。
()
7.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发挥告示效应,调节作用有限。
()
8.内部时滞是指中央银行从认识到制订实施货币政策的必要性,到研究政策措施和采取行动经过的时间,中央银行对其很难控制。
()
9.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贷款的利率。
()
10.利率不论作为经济变量,还是作为政策变量,其变动与经济周期均是逆循环。
()
六、简答题
1.简述通货膨胀目标制。
2.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过程与特点。
3.简述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
4.为什么说在选择中介指标时,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不能同时作为目标?
5.简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6.简述凯恩斯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在货币政策的传导理论上的不同.
7.简述长期菲利浦斯曲线的形成及其政策含义。
七、论述题
1.试述货币政策目标间的矛盾。
2.什么是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滞?它对货币政策效果有何影响?应对措施是什么?
3.有人说:“货币政策象一根绳子,拉紧它可以治理通胀,放松它却无法推动经
济增长”。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我国现实情况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