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七章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第七章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树池
生活理念、追求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他不仅为社区提供使用与服 务功能,同时也反映出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和地域文化。
所以,居民、社区与居住区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并 使居住环境不断得到延续与发展。
7.2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功能与构成
7.2.1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功能
(3)场所功能 人总是被自己构筑的大大小小的物质和非物质的空间包
7.2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功能与构成
物质空间环境(硬环境)
(1)绿化设计
● 植物类别及特征
(1)乔木:体型高大,主干明显分支点高,寿命长。 (2)灌木:树体矮小(5米以下),没有明显的主干, 多成丛生状态,或自然分支。 (3)藤本:依靠起特殊器官或靠蔓延作用依附于其他 植物上。 (4)竹类:干木质浑圆,中空而有节,皮翠绿色,花 不常开,一旦开花,大多数于开花后全株死亡。 (5)花卉:姿态优美,花色艳丽,花香馥郁,是具有 观赏价值的草本或木本植物。 (6)草皮植物:低矮的草本植物,用于覆盖地面。
7.1 相关概念与基本特征
7.1.2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与城市其他空间相比尤其拱形与 个性特征。具体可概括为生活性、领域性、动态性、综合性 和艺术性等等。 (1)生活性 (2)领域性 (3)动态性 (4)综合性 (5)艺术性
7.2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功能与构成
7.2.1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功能
第七章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设计
7.1 相关概念与基本特征
7.1.1 相关概念
“外部环境”广义上是指围绕着主体的周围事物,尤其是人与生
物的生存环境,即具有相互影响作用的外部世界。它既是作用于生 物的外界影响力的总和,也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去认识、体验和感 知的外界的总和。即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影响人类生活的 社会环境及社区环境。
7.2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功能与构成
7.2.2 环境构成
(2)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可分为物质空间环境与非物质空间环境
①物质空间环境(硬环境),是一切有形环境的总和,是自然
要素、人工要素和空间要素的统一体。表现为由各种物质要素组合在一 起形成的空间环境,既居住建筑、公共服务设施、各类构筑物、道路广 场、绿地以及各种活动场地等共同构成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的实体环境。
可以说,三类活动行为反映了人们的固有行为、人与环境的互 动、人与人的互动关系。
7.2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功能与构成
7.2.2 居住行为需求(居住行为和行为动机)
(1)行为需求
行为动机是产生行为的内部驱动力,而驱动力的产生则基于人的
需求。居民对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出行便捷,居住 安全,购物、医疗方便,有足够的活动和交往空间,良好的日照与 绿化环境,优美的环境景观等。 这些可归结为五类居住需求: ①生理需求 ②安全需求 ③社会交往需求 ④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与休闲以及消费需求 ⑤美的需求
7.2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功能与构成
物质空间环境(硬环境)
(1)绿化设计
● 植物在环境景观中的作用 (A)空间塑造上的作用。 (B)改善环境的作用。 (C)美化环境的作用。 (D)生态的作用。
7.2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功能与构成
物质空间环境(硬环境)
(1)绿化设计
● 植物造景的艺术原则 (A)色彩相宜的原则。 (B)季节相宜的原则。 (C)因景制宜的原则。 (D)位置相宜的原则。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是城市外部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指
城市特定住区的居住场所、与居住行为相关的周边事物以及人们相 应的心理认知。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是指由住宅等建筑围合的家庭生活之
外的一切活动空间领域。包括用于居民出行的道路空间、居民活动 的绿化休憩场所,住宅周边的室外空间、庭院,以及公共活动空间 中的建筑小品、连廊和住宅底层架空并用于公共活动的开放空间等 等。
裹着的,所以,住区空间环境是居民生活、行为的物质载体, 具有承载居民户外活动行为的场所功能。
7.2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功能与构成
7.2.2 居住行为需求与环境构成
(1)行为需求 (2)物质空间环境与非物质空间环境 (3)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构成要素
7.2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功能与构成
7.2.2 居住行为需求(居住行为和行为动机)
(1)行为需求
居住行为主要指居民在住区中的户外活动,是主客体互动作用下
行为主体意愿的表达。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构成是由居民的生 活行为需求所确定的,反之,外部空间的物质环境影响、制约和支 持者居民的户外活动行为。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活动行为构成可以分为三大类:
①必要性活动行为:上学、上班、出行、买菜等 ②自发性活动行为:散步、晨练等 ③社会性活动行为:儿童游戏、聚会、下棋、交往等
②非物质环境(软环境),指居住建筑外部空间舒适度、社会
秩序、安全和归属感等,也指人居社会环境,还包括无形的,精神方面 的东西,即居民的生活情趣、信息交流与沟通、邻里关系、精神风貌、 道德修养、风俗习惯等等。
7.2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功能与构成
物质空间环境(硬环境)
(1)绿化设计 (2)道路设计 (3)水景设计 (4)设施设计 (5)小品设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融合功能 (2)表征功能 (3)场所功能
7.2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功能与构成
7.2.1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功能
(1)融合功能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本身所具有的融合功能: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应具有相应的社会融合功能,具有融合 功能的居住环境有利于社区归属感和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居住 区通过特定的外部空间环境、服务设施的配置,达到共享生活、共 同发展的社会和谐的目的。
居住区环境与城市环境的融合功能:
居住环境的融合功能,还可以从广义上的理解为居住小环境与 城市大环境的融合,居住区小社会与城市大社会的融合。
7.2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功能与构成
7.2.1 居住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功能
(2)表征功能
居住环境是居住文明的物质载体,是居民社会属性、生活方式与
居住文明程度的表征。 居住环境应是居民生活和社区文化相结合的艺术。它与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