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听课评课和进行教学反思

如何听课评课和进行教学反思

如何听课评课和进行教学反思
实验小学曾珊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实验小学的曾珊。

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坐在美丽的红小探讨教学。

为此很感谢局领导和进校对我的信任。

其实,近几年在与一些新老师的接触和交流中,发现许多新老师都极具悟性和潜力。

而我从事小学英语教学的时间也不长,所以今天我抱着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心态来到这里,希望在这样一个美好的下午我们都能有所收获。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话题是如何听课评课和进行教学反思。

首先我想听听大家对听课、评课、教学反思有什么看法。

其实大家在一个学期的工作中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听课、评课、教学反思其实是最为包罗万象的。

它们针对所有课型,所有教学环节,在我看来要真正做好的难度并不亚于上好一堂课。

今天我们分三个板块来说,首先是听课。

如何听课呢?我把它分为听课前,听课时,听课后三个时间段。

一、听课前:准备。

都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听课也是一样的。

怎么准备呢?
1.熟悉教材。

了解课题,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梳理新旧知识的
内在联系,分析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2.了解学生。

大致了解所听课班级学生的特点和成绩水平。

3.尝试设计。

分析课型,做一个初步的设计,对本课的流程和框
架做一个粗线条的勾勒。

可能有人会问这么复杂,哪里来得及呢?我还没准备好就开始上课了!很简单,听课前的一个电话,一句闲谈,甚至早到教室几分钟,足以!
二、听课时:观察记录。

听课记录本是我们听课的好帮手。

1.抬头:包括听课的时间,班级,科目,课题,课型,执教者,
起止时间。

这一块建议大家在听课前填好。

2.教学流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板书设计和
时间安排。

3.过程点评:包括执教者的教态,教学基本功,听课时对各个教
学环节的零星感受,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师生互动和生
生互动的情况,教学效果等等。

比如:执教者基本功扎实,
驾驭课堂能力强,态度亲和有感染力,注重语音教学,课件
制作精美并且操作熟练,教学方式略显单一,趣味性不足,
发音或板书错误等等。

严格意义来说这一块属于评课范围,
待会我们细讲。

三、听课后:回味、思考和整理。

通过你的听课笔记和脑中的片段做个回味,想一想这堂课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如何达到?或者为什么没有达到?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是否合适,起到了什么作用?哪个环节很精彩可以借鉴,哪些环节需要改进,或者拿到自己的班里去上需要做什么改动。

这样的课型以后可以怎么上?整理出一套自己的认识。

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能做
个研讨,吸取大家之长。

听课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

1.全身心投入。

听课是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才思敏捷下笔如飞。

坦白说刚参加工作时,每次听课我都手
忙脚乱。

不知大家听课时感觉如何?为了能跟上执教者的节
奏我们必须思想高度集中。

2.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还要关注学生的学。

1)教师的教:
a.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和情感)
b.新课如何导入;
c.创设了什么样的教学情境?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d.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培养了学生哪些方面的技能?渗
透了哪些情感教育?
e.课堂结构是否完整?有没有进行知识小结?最后是否回
归课本?做了哪些拓展?
2)学生的学
a.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是否积极参与了学习活动?
b.学生的学习习惯如何?学习效果如何?
c.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提出问题?
评课
所谓谋定而后动,就是先谋后动。

我们来看看,首先我们要谋划什么。

(评课要考虑哪些因素)
一堂课不管上的好与不好都是以教材为媒介,由老师和学生互相作用构成的。

因此评价一节课理所当然要从教材,教师和学生三个因素的化学反应考虑:教师与教材,学生与教材,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教师与教材:教师与教材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都知道,教师是活的,教材是死的。

所谓教师与教材就是看执教者在整堂课中是如何把握教材的。

1.执教者对教材的理解。

1)看教学目的。

执教者的教学意图是否全面、具体、适宜,是否依据《课标》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年龄,性格和认
知规律;
2)看教材处理。

a.重点如何处理,难点如何突破。

(案例分析:
肖霄)
b.执教者如果根据学生或者自己的课创新使用教材时我
们也要考虑是否合适。

(案例分析Let’s try结合Let’s learn一起学)
2.执教者的教学设计。

a.看教学思路。

是否清晰,通常一堂好课都是由一条主线贯穿。

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创新性。

(案例分析:熊正文)
b.看教学流程。

一堂课通常分为三个环节,讲、练、用。

评课
时要考虑这堂课是否紧扣教材内容,有没有做到环环相扣,
整堂课的结构安排有没有层次感,也就是时间的分配有没有
做到详略得当。

学生与教材: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把学生在上课前的知识储备
上课后对新知识的把握做一个对比。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1.教师如何教:
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胸中有墨水,心中有学生的。

胸中有墨水。

关注执教者的教学基本功:
1)看着装:我第一次去比赛的时候学校的前辈问我,你准
备穿什么衣服?当时我就懵了,上课还要考虑穿什么?随着
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着装其实很重要。

穿着大方得体能够给学
生一个正确的示范,对教学的帮助也是很大的。

2012年我
去九江听了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当时赣州文清路小学的
谢文婷老师扎着一头利落的马尾,画着淡妆穿了一条特别精
致合身的红裙子,和她在课堂上激情四射的表现相得益彰,
一下子就点燃了学生的热情,最终谢文婷老师代表省里参加
了全国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并获国家一等奖。

至今我还清晰
地记得她站在舞台中央穿着红裙子为大家演讲,上课的曼妙
感觉。

2014年新教师培训,我上了一节示范课。

当时我挑
了一条比较大方的绿色连衣裙配了一件米色小西装,自以为
很得体地去了。

没想到这条裙子缩水,洗一次短一点。

结果
整堂课我都感觉束手束脚,学生活动时我去巡视都不太敢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