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集成运放电路的分析

集成运放电路的分析


• (3)运算电路
加法运算电路
输出电压UO=-(ui1+ui2+ui3)
减法运算电路
输出电压UO=RF/R1(UI1-UI2)
四、学生分组讨论、更正,教师点 评、汇报情况完成教学内容。
第一组:王蓉 刘明星 孙富琦 第二组:彭海 李文盛 张磊 第三组:袁振斌 李嵩 曾文祎 第四组:朱宾 钟传寿 肖兴 第五组:张小群 王彭程 吴登宇 第六组:刘骁 周昱宏 刘建灵 王北平
• • • •
(2)集成运放的三种输入方式及各自的特点 1,反相放大器 输入信号UI从运放的反相端输入端输入 电路结构:
• 电路特点:利用R2=R1//RF,使电路对称有利于抑制零漂 • 放大倍数:AVF=UO/UI=-RFIF/R1I1=-RF/R1 • UO=-RF/R1×UI
• 同相放大器 • 输入信号UI从运放的同相端输入端输入 • 电路结构:
集成运放电路 分析
主讲:周克建
一、教学目标
1,能分析集成运放电路 2,能应用运放电路
二、自学任务(预习内容)及方法
• • • • • • • 1、集成运放的符号及引脚功能(P,64) 2 、集成运放的组成结构 3、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P,66) 4、集成运放的应用 (1)集成运放的理想特性(P,67)(理想状态的结论) (2)集成运放的三种输入方式及各自的特点(P,68-6老师提问:自学不 懂的地方???????
五、当堂训练
书71页第6.7题
六、抓过关
三、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针对自习任务讲 解)
1、集成运放的符号及引脚功能
2 、集成运放的组成结构
偏置电路:为各级放 大电路设置合适的静 态工作点。采用电流 源电路。
输入级:前置级,多采用差分放大电路。要求Ri大, Ad大, Ac小,输入端耐压高。中间级:主放大级,多 采用共射放大电路。要求有足够的放大能力。输出级: 功率级,多采用准互补输出级。要求Ro小,最大不失 真输出电压尽可能大。
• 电路特点:利用R2=R1//RF,使电路对称有利于 抑制零漂 • 放大倍数:AVF=UO/UI=1+RF/R1 • UO=(1+RF/R1)×UI
• • •
差分放大器 双端输入 电路结构:
• • •
电路特点:利用R3平衡电阻使电路对称有利于抑制零漂 放大倍数:AVF=RF/R1 UO=RF/R1×UI
2、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1),开环电压放大倍数 (AVO) (2),差模输入电阻RID
(3),开环输出电阻ROD
(4),共模抑制比KCMR
(5),输入失调电压VIO (6),输出峰值电压VOPP (7),静态功耗PD (8),开环带宽BW
• • • • • • • •
3、集成运放的应用 (1)集成运放的理想特性 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VO)= ∞ 输入电阻RID=∞ 输出电阻ROD=0 共模抑制比KCMR=∞ 带宽BW= ∞ 结论:(1),同相输入端的电位等于反相输入端 的电位 • (2),输入电流等于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