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模具设计
返回
无压边圈落件拉伸模
采用锥形凹模,为拉伸变形提供有利条件, 坯料不带固定压边圈的拉伸模
返回
有弹性压边装置的正装式拉伸模
返回
有弹性压边装置的倒装式拉伸模
返回
带凸缘零件的拉伸模
返回
有弹性压边装置的倒装式拉伸模
无压边圈带有顶出装置的拉伸模
单动压力机后次拉伸模
返回
拉伸模设计实例(一)下一页
要求:如图所示零件, 材料为08钢,厚度为 1mm,大批量生产。 试确定拉伸工艺,设 计拉伸模。
拉伸模设计实例(二)下一页
步骤: (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 工艺方案确定:包括计算坯料直径、确定拉伸
次数、确定首次拉伸工序件尺寸、计算以后各次拉伸 的工序件尺寸、绘制冲压工序图、制定工艺方案; (3)落料与首次拉伸复合工序力的计算:包括计算 落料力、拉伸力与压料力、初选压力机标称压力等;
返回
后次拉伸模的定位方式、压边方式、拉伸方法以及所 用毛坯与首次拉伸模有所不同。
无压边圈的后次拉伸模 无压边圈的反向后次拉伸模 有弹性压边圈的反向后次拉伸模 有弹性压边圈后次拉伸模
无压边圈的后次拉伸模
返回
适用于侧壁厚一致、直 径变化量不大、稍加整 形即可达到尺寸精度要 求的深筒形拉伸件。
球形制件落料拉伸模
返回
矩形制件落料拉伸模
返回
落料拉伸压形模
返回
落料拉伸冲孔模
返回
单动压力机落料、正反拉 伸、冲孔、翻边复合模
返回
双动压力机拉伸模
压边圈和凹模之间采用导由向于板压导边圈和凹模之间没有导 向,可以克服拉伸过程中向水,平拉或伸时在水平或侧向力的作 侧向力带来的影响,多用用于下易上产下模之间易发生错移,因 生水平或侧向推力的倾斜凹模表 面和特殊形状零件的拉伸此。多用于凹模表面比较平的情况。
无压边圈的反向后次拉伸模
多用于较薄材料的后次拉伸和锥形、 半球形及抛物线形等旋转体形状零 件的后次拉伸。
反拉伸的极限拉伸系数可比一般拉 伸降低10%~15%;
但凹模的壁厚尺寸受拉伸系数的限 制,而不能根据强度需要确定。
因此,反拉伸一般用于毛坯相对厚 度 (t D)100 0.3 ,相对高 度 (h d) 0.7 ~ 1 ,以及制件的最小直 径 d (30 ~ 60)t 的拉伸工艺。
单动压力机首次拉伸模
返回
无压边圈带有顶出装置的拉伸模 无压边圈落件拉伸模 带固定压边圈的拉伸模 有弹性压边装置的正装式拉伸模 有弹性压边装置的倒装式拉伸模 带凸缘零件的拉伸模
返回
无压边圈带有顶出装置的拉伸模
适用于底部平整、拉 伸变形程度不大、相对 厚度(t/D)较大和拉伸 高度较小的零件。
返回
返回
有弹性压边圈的反向后次拉伸模
返回
有弹性压边圈后次拉伸模
单动压力机落料拉伸复合模 返回
凸缘制件的落料拉伸模 球形制件落料拉伸模 矩形制件落料拉伸模 落料拉伸压形模 落料拉伸冲孔模
凸缘制件的落料拉伸模
返回
在单动压力机的一个工作行程内,落料拉伸模可完成落料、 拉伸两道(甚至更多道)工序,工作效率高,但结构较复杂, 设计时要特别注意模具中所复合的各冲压工序的工作次序。
拉伸模具设计
教学目标
掌握各种单动压力机首次拉伸模、后次拉 伸模、拉伸复合模的工作原理、结构和适 用范围;
了解双动压力机拉伸模的工作原理和典型 结构。
主要内容
单动压力机首次拉伸模 单动压力机后次拉伸模 单动压力机落料拉伸复合模 单动压力机落料、正反拉伸、冲孔、翻边复合模 双动压力机拉伸模 拉伸模设计实例 习题
拉伸模设计实例(三)返回
(4)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包括确定凸/凹 模间隙、凸/凹模圆角半径、凸/凹模工作尺寸及 公差、凸模通气孔;
(5)模具的总体设计; (6)压力机选择; (7) 完成模具零件设计;
习题
返回
P221 题1,2,6; 题10(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