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2010年11月10日05:41北京青年报【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0条■研究当前社会阶层的两大重要意义如果对于农村调查、社会分层的调查比较全面,有区别、有的放矢地对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著名社会学家评述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中国的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雏形刚刚形成■经济发展上去了,但如果社会结构调整跟不上,也会有问题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以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怎么实现全国人民的和谐,也就是要实现各阶级各阶层间的和谐。
今天重点讲关于社会结构发展变化的研究问题,重点讲阶层,深入认识分析阶层结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1998年秋接受研究中国社会结构的任务,当时我任所长,主持了这项工作。
在全国十个县市、十二个省市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在此基础上写了两个报告:一是2002年初发表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研究报告》,说中国现在已经有十个社会阶层。
二是2004年7月出版的《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一书。
第一本书认为现在已经不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已经分化为十个阶层,第二本书内容主要是讲这十个阶层是如何由原来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阶层演变而来,而且将往哪里变,以及将来阶层结构发展变化的前景等。
■演讲者:陆学艺■演讲地点:国家图书馆■演讲话题: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流动■主办单位:中国社科院等■演讲者小传陆学艺,1933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考上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所。
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2000年起兼任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
首先,社会阶层结构是一个国家、地区的基本国情、基本地情,研究阶层结构本身是研究基本国情,即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怎么样,社会怎么样。
以前往往从经济结构来说,经济发展情况,人均GDP多少,一二三产业多少,大致比例怎么样,通过这些数字大致知道这个地方的发展水平。
其实同样也可以从国家社会阶层结构来判断,比如这个国家的上层阶层、中间阶层、底层的比例,工人阶层、农民阶层有多少,通过对他们的状况分析就可以判断这个国家、地区的基本国情、地情。
第二,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特别是所有制变化,原来单一的公有制发展到现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成分,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社会上产生了一些新的阶层,一些社会阶层分化了,有些阶层的社会地位提高,有些社会阶层的地位下降。
当今社会阶层结构呈现出向多元化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已经不是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
对于这些新情况,由于过去对阶级阶层方面的研究不够,又没有提到应有的认识上,所以现在对社会阶层结构的认识基本上是笼统的。
我们第一本书出来以后,去开了一些调查会,当时福建省福清市的一个办公室主任在会议上说过一段话,我印象很深。
他说,实际上要制定正确的政策,就应该对阶级、阶层状况有很详细的研究,这样,才能有针对性。
现在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就不能有的放矢。
一个省有几千万人,到底工人多少,农民多少,科学技术人员多少,干部多少,他们各自的状况怎样?研究的不是太清,所以制定政策就很难落实,往往是事倍功半。
2004年,国家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而且国家对种植粮食的农民进行现金补贴,这个政策十分正确,花了一百多个亿,而且产生的效果也好,也增产了粮食。
但是仔细研究一下,能不能改进得更好一点,效果更好一点?譬如,去年政策下来以后,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反响。
政策出台以后,我给老家兄弟打了一个电话,说最近农村有一个好政策,你们知道吗?种一亩地可以补贴三十块钱的粮食政策。
无锡的农民真正靠农业为生的已经很少,我的弟弟主要靠二三产业的收入来维持家用,只种口粮田,他说家里三口人种一亩多地,是四十来块钱,一亩地不就是一包烟钱吗!所以这种政策对于这样的农民作用不是太大。
不久前,我到黑龙江五大连池农村调查,一南一北差距很大。
那里的农民人均有六亩地,我去调查的那户农民,五口人,他告诉我是种两垧地三十亩。
一亩补助三十块钱共九百块钱,而且当年黑龙江省还免了农业税,所以一进一出就增加一千八九百块钱,他们对中央支农的政策反应就非常好。
所以我想如果对于农村调查、社会分层的调查比较全面,有区别、有的放矢地对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分为十大层次如果对于农村调查、社会分层的调查比较全面,有区别、有的放矢地对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现在国内对于社会结构研究的说法,从大的框架来说有这么三种:第一种还是用两个阶级的标准。
现在说是演化为两个阶级,若干个阶层。
就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私营企业主阶层、经理人员阶层、技术人员阶层等等。
第二种是进行阶级分析,这种小范围研究还是有的,把现在中国分成7个阶级、6个阶级的都有,但公开的书和文章不多。
第三种主张搞阶层分析,我们就是属于这一观点,认为现阶段,进行社会阶层分析比较好。
我们的两本书的观点就是这样。
我们这个课题组就是认为中国的社会结构、中国的人群已经分化为十个阶层。
现在划分阶层跟阶级划分不一样。
首先现在我国是工业化、市场化的国家,所以以职业分类为基础,接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为标准。
首先要看职业,不同职业的人,经济和社会地位,都是不同的。
根据这个理论框架我们现在把全国7亿多就业人员作一个分析。
分析的结果是划分成十个阶层。
这里说明一下,这主要是根据全国抽样,抽了12个省市72个县市6000户,这跟统计局做的数据不完全一样,但基本接近。
第一个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是指具有实际行政职权的干部,不是所有的干部,是实际负责的干部,他们占全国就业人数的2.1%,这是2001年的数字。
主要是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民群众团体的负责人员。
第二个阶层是经理人员,包括三个部分,一个是国家公有制企业的老总、经理、中上层的干部,第二部分是三资企业的中上层管理干部,第三部分是现在私营企业的经理人员。
他们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6%,这个队伍还在扩大。
第三个阶层是私营企业主阶层,现在私营企业主接近千万户。
第四个阶层叫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包括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工程师、医生、律师、文化工作者或者叫白领,这个队伍比较大,占全国就业人数的4.6%,实际上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都超过10%,但农村、县以下较少。
第五个阶层是办事人员阶层,是跟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相对应的,包括办公室主任、秘书、会计、出纳,还有电脑工作者、统计人员等等,当时占全国就业人数的7.2%。
第六个阶层是个体工商户阶层。
我国把雇工7人以下的称为个体工商户。
第七个阶层是商业服务人员,实际上也是第三产业工人、商业服务人员,但是现代商业、现代服务业人员还很少。
现在这个队伍也是在扩大,将来要比第八个阶层大,现在是占11.2%。
第八个阶层是产业工人阶层。
制造业、建筑业的操作工人,是体力和半体力劳动者,现在在不少行业里,如纺织、服装、电子、玩具、塑料制品等行业里,第一线工作的已经是以农民工为主,产业工人阶层占21.7%。
第九个阶层是农业劳动者阶层。
据2001年的调查,这个队伍占42.9%。
这个数字已经够大,现在社会结构不合理主要在这里。
第十个阶层是城乡的失业者和半失业者,统计数字2001年是4.8%,这里讲的是城镇的。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总体特点以职业分类为基础,接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为标准。
不同职业的人,经济和社会地位,都是不同的。
与国际相比,中国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阶层结构?对此,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认识:第一,中国已经形成一个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但还只是一个雏形,而且还正在发展变化之中。
首先国际上一些国家的阶级阶层的基本成分,比如技术工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企业主阶层我们国家都有了。
这些阶层以前很少或者没有,现在都有了。
跟国外现代化国家的阶层结构相比,差别在于结构比例还不合理。
其次,十个阶层的排序是已经确定了,排序不是随意搞的,是按照拥有三种资源的多少来排列,不是任意的,而且基本上一个阶层是一个台阶。
我们研究所每年会接待一些外国朋友,他们常常问,农民工这么多,干最苦最累的活,同工又不同酬,时间这么长,待遇这么差,为什么没有闹意见?不能说没有事,但可以说农民工同城里人基本上相安无事。
为什么?农民工跟他在老家的农民生活比,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了。
农民工这个大群体实际是上了第八和第九之间的半个台阶。
他在城里能找到一个岗位,能够站住脚的话,他是满意的,他不是跟上面比,而是跟老家的农民比。
农民工问题是国家要解决好的大问题,不能长此以往存在的。
第二,现代社会的流动机制正在形成。
《当代中国社会流动》一书,讲的是社会的流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正在由先赋型社会转变为后致型社会,农民可以进城来打工,年轻人通过学习、努力,可以上大学,毕业以后可以当教员、当国家干部,上升了,所以现在是一个开放、有活力的社会。
一个现代社会一定是个开放、流动畅通、公正的社会,现在我们已经往这个方向走,正在发展。
但是现在的户口制度、有些人事制度、有些社保制度还没有完全改,还不能说已经是完全开放的社会,但是总的来说,社会流动已经畅通了,社会流动机制已经改变了,现代社会结构包括现代社会的流动机制正在形成。
第三,现阶段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改革滞后的背景下,自然、自发形成的,还不合理,还在发展变化中,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不适应。
现在的阶层结构还不合理,不合理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该大的社会阶层没有大起来,二是该小的没有小下去。
按照现在的经济水平,正常的话,社会中间阶层(国外叫中产阶级)的规模要比现在的大。
该小的没有小下去指的是农民,现在已经到社会工业化中期阶段,已经变成制造业大国,但是农民在户口上还占70%,从业劳动力还占50%,而每年创造的GDP就占14.6%。
社会中间阶层从阶层分析方面来说,首先是个职业概念。
其次所谓中间阶层不是一个阶层,在十个阶层里面,前六个阶层里面有很大部分都是中间阶层,是若干个阶层的总称。
如果按照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持续发展,如果社会流动是开放的,社会政策能够到位,中间阶层到2020年应该接近40%,社会要比现在稳定得多。
第四,一个国家要形成一个合理的有活力的社会阶层结构,不仅要靠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带动,靠“无形的手”的推动使之自然地演变和成长,还要靠国家在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社会政策,也就是还要靠“有形的手”加以调控和引导。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演变的前景分析按照现在的经济水平,正常的话,社会中间阶层(国外叫中产阶级)的规模要比现在的大。
该小的没有小下去指的是农民。
首先,从国际的经验来看,现在正处于一个战略机遇期,国际国内的形势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