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诗经》思想内容
(一)祭祖颂歌和周民族的史诗。

周民族的史诗在《诗经·大雅》里,集中保存了五首古老的民族史诗:《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它们用粗线条较为完整地勾画出了周民族发祥、创业、建国、兴盛的光辉史迹,无愧为周民族的英雄史诗。

(二)反映丧乱、针砭时弊的怨刺诗。

如《国风》中的《魏风·硕鼠》愤怒地斥责剥削阶级是贪婪可憎的大老鼠。

《魏风·伐檀》发出了奴隶不平的呐喊和反抗的呼声。

《二雅》中的《民劳》《正月》等反映了君主赋税苛重、政治黑暗民不聊生的现实。

(三)反映爱情生活的婚恋诗。

有热烈奔放的情歌。

如《关雎》、《风雨》、《郑风·野有蔓草》《静女》等。

它们或表现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情人的热切相思,或描述热恋的情景和讴歌爱情的甜蜜,洋溢着热烈欢快的情调。

还有深沉执著的恋歌,如《王风·采葛》、《卫风·木瓜》、《秦风·蒹葭》、《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等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

以《邶风·谷风》和《卫风·氓》为代表的“弃妇诗”,以浓郁的哀伤情调,描述了沉痛的婚恋悲剧。

(四)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和相关的政治、宗教活动的的农事诗。

如《噫嘻》、《载芟》、《良耜》,《丰年》等作品,就是耕种田地,春夏祈谷,秋冬报祭时的祭祀乐歌。

农事诗中的杰出作品,当推历代传诵的《豳风·七月》,它反映了农夫们一年到头除进行农业生产之外,还要为奴隶主贵族养蚕、制衣、打猎、盖房,然而他们却过着饥寒交迫的悲惨生活。

(五)反映战争和徭役征役诗。

主要写战争频繁,苛酷的兵役、徭役给广大民众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如《唐风·鸨羽》、《王风·君子于役》,又如《小雅》中的《大东》、《北山》、《渐渐之石》,《国风》中的《卫风·伯兮》等。

也有从正面描写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气囊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的诗。

如大雅中的《江汉》,小雅中的《六月》都反映了宣王时期的武功。

(六)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

这更多地反映了上层生活的欢乐和谐如《小雅鹿鸣》就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后也被用于贵族宴会宾客。

燕飨诗赞美守礼有序、宾主融洽的关系,对不能循礼自制的宴饮是否定的。

《诗经》的主要艺术成就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艺术上取得了卓著的成就:
第一,是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诗经》305篇,基本上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

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感情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首先,作品中所抒发的感情都是真实的。

比如社会政治诗,不管是表达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新台》、《伐檀》、《硕鼠》、《陟岵》,还是官吏批评时政的《节南山》、《十月之交》等,都写出了不同阶层人们的不同生活感受,表达的情感都是真实的,不可替代的。

其次,作者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坦率的。

如写男女相思的《关睢》、表现女子爱情遇阻的《柏舟》,表达夫妇相思的《群子于役》指责太师为政不端的《节南山》等,均直抒其情,不用曲折含蓄,真正做到了“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再次,叙事性的诗作也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如《七月》中“无衣无褐,何以卒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等诗句的穿插,《生民》、《公刘》等史诗中对先祖的崇敬与赞美之情,都显得十分浓郁。

第二,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赋、比、兴是《诗经》中最主要的几种艺术表现方法。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它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可以直接叙事,也可以直接刻画描写,还可以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比者,以彼物比皮物也。

”也即是一般的比喻,其最主要、最常见的基本上是修辞意义上的比喻手法,但也有整首诗用比的,如《魏风;硕鼠》、《豳风;鸱枭》,均以借喻手法,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

“兴者,兴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的开头位置。

就其与诗歌的情思关系而言,有两种情况:其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如《关睢》、《溱洧》等;其与诗歌情思不相关时,则往往只起到
起韵的作用,如《山有枢》、《黄鸟》等。

第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首先是其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重章是《诗经》的一大特色。

其情况有二:一是字词虽变而意义相同,增强抒情效果;二是改变字词后使诗章之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在意义或情思上有所添加,如《黍离》、《采葛》等。

其次,《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但在四言的基本句型下,又间用杂言,参差变化,比较灵活自由,具有浓厚的民歌风味。

其三,《诗经》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当时的作者不知晓音韵规律,其声韵谐调,皆出于天籁自然。

它既有一些基本模式,又于模式之外灵活多变。

此外,《诗经》的语言也颇有特色,它词汇丰富,又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和叠字,不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而且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况。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