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经方的用量与配伍

谈经方的用量与配伍


非经方不属大家,非经方不治大病。 非经方不属大家,非经方不治大病。
小柴胡汤演义
• 在六经转变中,病变由太阳、阳明、少阳、太 在六经转变中,病变由太阳、阳明、少阳、 太阳 少阴、厥阴的发展演变 的发展演变, 阴、少阴、厥阴的发展演变,反映了邪气由表 入里,由阳入阴的过程。 入里,由阳入阴的过程。少阳居于阳明与太阴 之间, 之间,少阳往太阴或阳明传变取决于脾胃功能 虚则太阴,实则阳明,邪欲往太阴则寒, ,虚则太阴,实则阳明,邪欲往太阴则寒,欲 往阳明则热,故出现寒热往来。治疗少阳病应 往阳明则热,故出现寒热往来。 用和法,一方面要清阳明、少阳之热, 用和法,一方面要清阳明、少阳之热,故用柴 黄芩。另一方面要固护太阴防传三阴, 胡、黄芩。另一方面要固护太阴防传三阴,故 用人参、炙甘草、大枣、半夏。 用人参、炙甘草、大枣、半夏。由此可见小柴 胡汤之和,是少阳病的清阳明与护太阴之和。 胡汤之和,是少阳病的清阳明与护太阴之和。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三)对仲景方剂药物用量的认识与理解
2.从药物组成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从药物组成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仲景方剂组方严谨,一般用的药味不多, 仲景方剂组方严谨,一般用的药味不多, 如太阳病代表方桂枝汤用药5 如太阳病代表方桂枝汤用药5味、麻黄汤用药 阳明病代表方白虎汤、 4味;阳明病代表方白虎汤、大承气汤用药均 少阳病代表方小柴胡汤用药7 为4味;少阳病代表方小柴胡汤用药7味;三 阴病代表方四逆汤用药3 其它变证、 阴病代表方四逆汤用药3味.其它变证、兼证 或疑似证的方剂也大多在10味药以下。 10味药以下 或疑似证的方剂也大多在10味药以下。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二)仲景方剂药物用量古今拆算
东汉时期度量衡与当今度量衡拆算如下: 东汉时期度量衡与当今度量衡拆算如下: 以博棋子大计算:大黄2 厚朴1 以博棋子大计算:大黄2克,厚朴1克; 以鸡子大计算:石膏约100 100克 以鸡子大计算:石膏约100克; 以个数计算:附子中等每枚约20 20克 以个数计算:附子中等每枚约20克,杏 70个约22克 大枣12枚约30 个约22 12枚约30克 仁70个约22克,大枣12枚约30克; 以升计算:半夏半升约40 40克 以升计算:半夏半升约40克,五味子半 升约37 37克 吴茱萸一升约70 70克 升约37克,吴茱萸一升约70克; 以长度计算:厚朴一尺重约20 20克 以长度计算:厚朴一尺重约20克。
引言
• 大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大枣 大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 生姜、炙甘草) 治胰腺炎、 、生姜、炙甘草) 治胰腺炎、胆道感染性疾 少阳与阳明合病,寒热往来, 病(少阳与阳明合病,寒热往来,按之心下 满痛者) 满痛者) 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加用一些清热解毒 的中药即为清胰汤。 的中药即为清胰汤。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三)对仲景方剂药物用量的认识与理解
1.从煎服法上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从煎服法上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但仲景十分重视病情具体情况决定服药 的次数、分服间隔时间及服用剂数, 的次数、分服间隔时间及服用剂数,不少服 用法是当今的几倍,如小柴胡汤日三服, 用法是当今的几倍,如小柴胡汤日三服,尽 管是当今用量的三倍, 管是当今用量的三倍,但与病情需要是相适 应的。 应的。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一)药物用量是仲景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
3.不同的煎服方法体现不同的药物用量 根据仲景煎服法, 根据仲景煎服法,一般为一剂药煎好后分 次服,分服次数、 次服,分服次数、分服间隔时间及服用剂数 等是根据病情变化而定。 等是根据病情变化而定。 如桂枝汤的服法:若一服病差停后服, 如桂枝汤的服法:若一服病差停后服,不 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服 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 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 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 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 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犹在 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 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二)仲景方剂药物用量古今拆算
东汉时期度量衡与当今度量衡拆算如下: 东汉时期度量衡与当今度量衡拆算如下: 一升(10合为 合为1 198.10毫升 毫升; 一升(10合为1升)约198.10毫升; 一斗(10升为 升为1 1981毫升 毫升; 一斗(10升为1斗)约1981毫升; 一尺约23.04厘米; 23.04厘米 一尺约23.04厘米; 一钱匕普通药粉约2.10 2.10克 一钱匕普通药粉约2.10克, 金属药粉约4.12 4.12克 金属药粉约4.12克; 一方寸匕普通药粉3.13 3.13克 一方寸匕普通药粉3.13克, 金属药粉约6.20 6.20克 金属药粉约6.20克。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二)仲景方剂药物用量古今拆算
东汉时期度量衡与当今度量衡拆算如下: 东汉时期度量衡与当今度量衡拆算如下: 一铢( 铢为1 0.58克 一铢(6铢为1分)约0.58克; 一两(24铢为 铢为1 13.92克 一两(24铢为1两)约13.92克; 一斤(16两为 两为1 222.72克 一斤(16两为1斤)约222.72克; 一合(10勺为 勺为1 19.81毫升 毫升; 一合(10勺为1合)约19.81毫升;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小柴胡汤演义
• 少阳邪偏往阳明,燥热内结,则去固护太阴之 少阳邪偏往阳明,燥热内结, 人参,加用大黄、枳实清泻阳明燥热, 人参,加用大黄、枳实清泻阳明燥热,即为大 柴胡汤之组方意义。 柴胡汤之组方意义。 • 少阳病误下损伤脾阳,中气受伤,病由少阳转 少阳病误下损伤脾阳,中气受伤, 太阴,则去生姜而加干姜以温脾; 太阴,则去生姜而加干姜以温脾;少明邪热转 阳明湿热,则去柴胡而加黄连除阳明湿热, 阳明湿热,则去柴胡而加黄连除阳明湿热,即 为半夏泻心汤的组方意义。 为半夏泻心汤的组方意义。
引言
如使用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 如使用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 大枣、生姜、炙甘草)治冠心病心绞痛。( 。(伤 大枣、生姜、炙甘草)治冠心病心绞痛。(伤 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 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 具);
引言
又如使用甘草泻心汤(黄连、黄芩、干姜、 又如使用甘草泻心汤(黄连、黄芩、干姜、 人参、半夏、大枣、炙甘草) 人参、半夏、大枣、炙甘草)治手足口病 小柴胡汤证误下,中气大伤, (小柴胡汤证误下,中气大伤,少阳邪热 转阳明湿热,少阳邪热转太阴虚寒; 转阳明湿热,少阳邪热转太阴虚寒;金匮 用之治狐惑病); 用之治狐惑病);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三)对仲景方剂药物用量的认识与理解
2.从药物组成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从药物组成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由于药味不多, 由于药味不多,仲景组方中单味药用量较 取其味厚功专,直达病所。因此, 大,取其味厚功专,直达病所。因此,辨证 准确,沿用仲景原方会起到很好有疗效。 准确,沿用仲景原方会起到很好有疗效。
小柴胡汤演义
• 病邪出入阴阳,表现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 病邪出入阴阳,表现为:往来寒热, 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 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 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 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 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 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三)对仲景方剂药物用量的认识与理解
3.从毒副作用和病情需要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从毒副作用和病情需要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仲景方剂药物用量与现行常用量出入非常 大的有:小青龙汤中的细辛三两约42 42克 大的有:小青龙汤中的细辛三两约42克(常 用量3 );吴茱萸汤中的吴萸一升约70克 吴茱萸汤中的吴萸一升约70 用量3克);吴茱萸汤中的吴萸一升约70克 常用量5 );灸甘草汤的的生地一斤约 (常用量5克);灸甘草汤的的生地一斤约 223克 常用量10 30克 10~ 223克(常用量10~30克);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一)药物用量是仲景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
2.不同的用量体现药物不同的功效变化 如细辛的用量:在小青龙汤、小青龙汤加 如细辛的用量:在小青龙汤、 石膏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方剂中用量最大, 石膏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方剂中用量最大, 用三两,功在温肺化饮; 用三两,功在温肺化饮; 在麻黄附子细辛汤、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 在麻黄附子细辛汤、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 大黄附子汤等方中用量中等,用二两, 大黄附子汤等方中用量中等,用二两,功在 温经止痛; 温经止痛; 真武汤加减法用细辛一两, 真武汤加减法用细辛一两,功在温肺通窍 利水。 利水。
经典与临床系列讲座
谈经方的用量与配伍
引言
经方的概念
习惯上我们把《素问》 习惯上我们把《素问》、《灵枢》记载的方 灵枢》 剂和张仲景《伤寒论》 金匮要略》 剂和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剂 合称为经方;或者专指张仲景著《伤寒论》 合称为经方;或者专指张仲景著《伤寒论》、 金匮要略》的方剂为经方。 《金匮要略》的方剂为经方。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一)药物用量是仲景学术思想的重要内容
1.不同的用量体现不同的组方意义 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和甘草泻心汤均 半夏泻心汤、 为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 为治疗寒热错杂之痞证,药物组成基本相同 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炙甘草、 (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炙甘草、 大枣等)。 大枣等)。 桂枝汤、 桂枝汤、桂枝加桂汤和桂枝加芍药汤药物 组成相同(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 组成相同(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 枣)

经方药物用量问题
(三)对仲景方剂药物用量的认识与理解
3.从毒副作用和病情需要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从毒副作用和病情需要理解仲景药物用量。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铅丹一两半约21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铅丹一两半约21克 21 常用量0.3 0.6克);桂枝附子汤中附子 0.3~ (常用量0.3~0.6克);桂枝附子汤中附子 枚约60 60克 常用量10 15克);乌头汤的 10~ 用3枚约60克(常用量10~15克);乌头汤的 川乌五枚约150 150克 常用量3 川乌五枚约150克(常用量3~9克)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