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试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1试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3)由于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即使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也只能做到尽量了解各种备选方案的情况,而不可能做到全部了解;
(4)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决策者往往厌恶风险,倾向于接受风险较小的方案;
(5)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
3.冲突的相互作用观点:
冲突不仅可以成为组织中的积极动力,而且其中有些冲突对于组织或组织单元的有效运作是必要的,换言之,冲突是组织保持活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如何进行冲突管理:
1.设法消除冲突产生的负面效应。
2.激发冲突,利用和扩大冲突对组织的正面效应。①谨慎地选择想处理的冲突;②仔细研究冲突双方的代表人物;③深入了解冲突的根源;④妥善的选择处理方法
16.试分析比较需要层次论和双因素理论的优点和缺点(习题与案例P133)
答:
需要层次论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具有内在的逻辑性。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简洁性,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这样的分类方法是否科学等。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这种需要层次是绝对的高低还是相对的高低?马斯洛理论在逻辑上没有对此回答,而高低的需要被满足是一种相对的过程。人类需要实际上具有多样性、层次性、潜在性和可变性等特征。双因素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传统的满意—不满意的观点进行了拆解,认为传统的观点中存在双重的连续体:
4.矩阵制组织结构。适用于一些需要集中多方面专业人员集体攻关项目或企业。
5.网络结构。
13.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习题与案例P86)
答:
环境,战略,技术,规模,生命周期。
14.什么是领导?领导工作的实质是什么?请举例分析。
答:
领导就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部下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领导工作的实质是举例。。。。。。
17.论述沟通中的主要障碍因素(习题与案例P143)。
答:
个人因素:
(1)有选择的接受;
(2)沟通技巧的差异;人际因素:
主要包括沟通双方的相互信任、信息来源的可靠度和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相似程度;结构因素:
包括地位差别、信息传递链、团体规模和空间约束四个方面;技术因素:
包括语言、非语言暗示、媒介的有效性和信息过量。
15.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析论的内容(管理学P254)。
答:
xx的需要层析论的两个基本论点是:
1、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再起激励作用;
2、人的需求都有轻重层次,某一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马斯洛认为每个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只有在认识到了需要的类型及其特征的基础上,组织的领导者才能根据不同员工的不同需要进行相应的有效激励。
4.筛选方案:
具备评价每种方案的价值和相对优势/劣势的能力。在评估过程中,要使用预订的决策标准并仔细考虑每种方案的预期成本、收益、不确定性和风险。最终对各种方案进行排序。
另外,管理者必须仔细考虑所掌握的全部事实,并确信自己已获得足够的信息。
5.执行方案:
管理者要明白,方案的有效执行需要足够数量和种类的资源做保障。管理者还要明白,方案的执行将不可避免地会给有关各方面带来变化,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害。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管理者善于做思想工作,管理者更应该明白,方案的实施需要得到广大员工的支持,需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3)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层级结构,以确保命令的有效执行;
(4)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行为决策理论主要内容:
(1)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即人是有限理性的;
(2)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而在对未来的状况做出判断时,直觉的运用往往多于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
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而不是不满意;同样,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而不是满意。这种理论对企业管理的基本启示是:
要调动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保健因素,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但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工作,创造奋发向上的局面,因为只有激励因素才会增加的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但是,其理论也有欠完善之处,像研究方法本身、研究方法的可靠性以及满意度的评价标准这些方面,这一理论都存在不足。另外,双因素理论讨论的是员工满意度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的一定关系,但他所用的研究方法只考察了满意度,并没有涉及劳动生产率。
10.为什么说部门化是横向分工的结果?职能部门化有哪些优势和局限性?(管理学P165)答:
组织的活动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结构形式,组织纵向结构设计的结果是决策的层级化,组织横向结构的结果是组织的部门化,即确定了每一部门的基本职能,每一位主管的控制幅度,部门划分的标准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优点:
能够突出业务活动的重点,确保高层主管的权威性并使之能有效管理组织活动的基本活动;符合活动专业化的分工要求,能够充分有效地发挥员工的才能,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简化了培训,强化了控制,避免了重叠,最终有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局限性:
9.简述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管理学P177)
答:
职能部门化(按照基本活动相似或技能相似的要求,分类设立专门的管理本门);产品或服务部门化(按产品或服务的要求对企业活动进行分组);地域部门化(按照地域的分散化程度划分);顾客部门化(根据目标顾客的不同利益需求来划分组织的业务活动);流程部门化(按照工作或业务流程来组织业务活动);矩形阵结构;动态网络型结构。
异同:
。。。。
4简述法约尔提出的六种基本活动(管理学P15)。①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②商业活动,指采购、销售和交换;③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④安全活动,指设备的维护和人员的保护;⑤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⑥管理活动,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5试述决策过程的步骤以及每一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习题与案例P48)答:
18.试述对组织冲突的看法有哪些,管理者应当如何进行冲突管理(管理学P280)。
答:
1.冲突的传统观点:
认为组织应该避免冲突,冲突本身表明组织内部的机能失调,换句话说,这种观点的核心是认为冲突对组织无益,是有害的;
2.冲突的人际关系观点:
冲突是任何组织不可避免的产物,但冲突并不一定会导致对组织的伤害,相反,冲突可能是有利于组织的积极动力。
,你是如何评价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习题与案例P8)
答: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评价:
冲破了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落后的经验管理方法,将科学引进管理领域,是管理理论上的的创新。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了实践基础。把工人视为会说话的机器,是资本家最大限度压榨工人血汗的手段,也是对人的片面的认识。
1.诊断问题或识别机会:
尽可能精确的评估问题和机会,要尽力获取精确的、可信赖的信息,并正确的解释它,同时注意处在控制之外的因素也会对机会和问题的识别产生影响;
2.明确目标:
所要结果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明确,因为目标的这两个方面都最终指导决策者选择合适的行动路线;
3.拟定方案:
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提出备选方案时,管理者必须把其试图达到的目标铭记于心,而且要提出尽量多的方案,从多角度审视问题,善于征询他人的意见;
由于人,财,物等资源的过分集中,不利于开拓远区市场或按照目标顾客的需求组织分工。同时,这种分法也可能会助长部门主义风气,使得部门之间难以协调配合,部门利益高于企业整体利益的后果可能会影响到组织总目标的实现。另外,由于职权的过分集中,部门主管虽容易得到锻炼,却利于高级管理人员的全面培养和提高,也不利于多面手式的人才成长。
2.简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管理学P13)
答:
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3.试述古典决策理论与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异同。(习题与原理P48)、答:
xx决策理论主要内容:
(1)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况;
11.有效地管理幅度受到哪些因素影响?(习题与案例P87)
答:
工作能力,工作内容和性质,工作条件,工作环境。
12.组织结构的主要形式并说明其特点。
答:
1.直线制组织结构。适用于技术较为简单、业务单纯、规模较小的组织。
2.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对中小企业比较适合。
3.事业部制组织结构。适用于采用多元化、国际化经营战略、业务范围比较广、市场范围大的大型组织。
6.什么是战略性计划?(习题与案例P69)
答:
战略性计划是指应用于整体组织的,为组织未来较长时间(通常为5年以上)设立总体目标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的地位的计划。
7.什么是目标管理?其特点是什么?
答:
管理学P147
8.法兰西等人把权力分为哪几类?(习题与案例P79)
答:
强制权力,奖励权力,合法权力,专家权力,感召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