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目录 (1)前言 (4)1 概述 (5)1.1评价目的 (5)1.2主要评价依据 (5)1.2.1法律、法规依据 (5)1.2.2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和行业标准 (6)1.2.3技术文件 (7)1.3评价程序 (8)1.4评价范围 (8)2 矿山概况 (10)2.1矿山基本情况 (10)2.2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合法证照 (10)2.3矿区开采范围 (10)2.4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位置概况 (11)2.5产品方案 (11)2.6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规模 (11)2.7地面工程总体布置 (11)2.8矿床地质概况 (12)2.8.1 区域地质基本特征 (12)2.8.2 矿区地质特征 (13)2.8.3 矿床特征 (14)2.8.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16)2.9主要生产工艺 (16)2.9.1矿床开采方式 (16)2.9.2矿床开拓系统 (16)2.9.3采矿方法及回采工艺 (17)2.9.4矿井提升、运输 (18)2.9.5矿山通风与防尘 (18)2.9.6供电系统 (19)2.9.7井下供风系统 (19)2.9.8井下防排水系统 (19)2.10炸药库 (20)2.11选厂 (20)2.12安全出口 (21)2.13安全综合管理 (21)2.13.1安全机构设置 (21)2.13.2教育培训情况 (22)2.13.3安全管理制度 (22)2.13.4安全生产检查 (22)2.1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3)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3)3.1危险因素分析 (23)3.1.1炸药爆炸 (23)3.1.2爆破伤害 (23)3.1.3容器爆炸 (25)3.1.4触电 (25)3.1.5冒顶、片帮 (26)3.1.6坍塌 (27)3.1.7机械伤害 (27)3.1.8车辆伤害 (27)3.1.9火灾 (28)3.1.10透水 (28)3.1.11高处坠落 (29)3.1.12物体打击 (29)3.2有害因素分析 (29)3.2.1中毒和窒息 (29)3.2.2粉尘危害 (31)3.2.3噪声 (31)3.3不良环境因素 (32)3.4其它危险有害因素 (32)3.5重大危险源辨识 (32)4 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32)4.1评价单元的划分 (32)4.1.1概述 (32)4.1.2评价单元划分 (33)4.2评价方法选择 (33)5 安全评价 (34)5.1矿山安全综合管理单元评价 (34)5.2矿山开采单元评价 (39)5.3矿山爆破单元评价 (44)5.4矿山通风与防尘单元评价 (46)5.5 矿山电器安全单元评价 (48)5.6矿山提升与运输单元评价 (50)5.7矿山防排水与防雷电单元评价 (53)5.8 矿山井下防火单元评价 (55)5.9矿山排土场单元评价 (56)5.10职业安全卫生危害评价 (57)5.10.1噪声 (57)5.10.2粉尘 (59)5.10.3毒物评价 (60)6 存在的问题和安全对策及建议 (61)6.1存在的问题 (61)6.2安全对策 (62)6.2.1 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62)6.2.2回采、掘进安全对策措施 (63)6.2.3爆破安全对策措施 (65)6.2.4通风防尘安全对策措施 (65)6.2.5电气设施安全对策措施 (66)6.2.6提升、运输安全对策措施 (67)6.2.7矿山防、排水及防雷电安全对策措施 (68)6.2.8 井下防火安全对策措施 (68)6.2.9 排土场安全对策措施 (69)6.3建议 (69)7安全验收评价结论 (70)8评价说明 (72)附件 (72)前言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和《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关于非煤矿矿山企业应依法进行安全评价的规定,某县某铜锌矿委托我公司对某县某铜锌矿进行安全验收评价。
为了确保安全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严肃性,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编制的《安全验收评价导则》的要求,我公司于2005年10月3日组织专家组对该矿进行了现场调研,收集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建设项目资料,分析了该建设工程项目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对划分的评价单元及单元内的因素逐项进行分析、评判,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措施。
在此基础上,编制该评价报告,以保证该矿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铜锌矿地下开采安全验收评价1 概述1.1评价目的安全验收评价的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建设项目安全验收提供科学依据,对未达到安全目标的系统或单元提出安全补偿及补救措施,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满足安全生产要求,也就是通过检查建设项目在系统上配套安全设施的状况(完备性和运行有效性)来验证系统安全,为安全验收提供依据。
1.2主要评价依据1.2.1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某省实施〈矿山安全法〉办法》《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安监管技装字【2003】79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工作的通知》(安监管管一字[2003]40号)《关于印发“某省非煤矿山(场)办证管理办法”的通知》安监管一字[2003]201号《某省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办法》(省政府第138号令)《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局18号令)《关于印发“进一步做好2005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安监管管一字【2005】21号)《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办法》(国家局9号令)1.2.2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和行业标准《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801-9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86《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 GB50069-8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规程》 GB16424-1996《爆破安全规程》 GB6722-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 140-9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安全电压》 GB3805-83《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J52-83《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GBJ54-83《矿山电力设计规范》 GB0070-94《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 GBJ52-83《高处作业分级》 GB/T3608-1993《矿山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资格考核规定》GB5306-85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2002《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2-2002《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 87-1985《作业场所局部振动卫生标准》 GB10434-1989《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 12348-90《安全标志》 GB2894-1996《矿山安全术语》 GB/T15259-199411.2.3技术文件《某县某铜锌矿开采设计报告》(某研究设计院)《某县某铜锌矿主平硐断面图》《某县某铜锌矿浅孔留矿法采场结构图》《某县某铜锌矿矿区供配电系统图》《某县某铜锌矿矿区避灾路线图》《某县某铜锌矿矿区通风系统立体图》《某县某铜锌矿矿区排水系统图》《某县某铜锌矿矿区开拓系统图》《某县某铜锌矿矿区盲斜井断面图》《某县某铜锌矿矿区选矿工艺原则流程图》《某县某铜锌矿安全评价协议书》《某县某铜锌矿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采矿许可证》(证号:3600000521059)1.3评价程序安全验收评价程序是规范评价工作,保证评价质量、保障评价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安全验收评价程序如图1-1:1.4评价范围某县某铜锌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评价矿区采矿许可证范围内地下开采生产及辅助作业活动,以及地表相关配套的工业设施(不包括尾矿库)安全状况。
图1-1 安全验收评价程序2 矿山概况2.1矿山基本情况天门山矿区及其外围在二十世纪50~60年代,由钨矿大队、某省地质队908大队曾在该区进行过面上调查,开展过1:50000普查找矿和矿品查评等工作,发现了矿区以铜为主的矿化信息。
2.2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合法证照经核查,该矿已办理《工商营业执照》、《采矿许可证》、《爆炸物品储存许可证》及《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
矿山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均已通过培训,获得了《矿长安全资格证》、《爆破员作业证》、《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
2.3矿区开采范围根据某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矿山开采深度从340米~-100米标高,矿区面积1.7294平方公里,矿区范围由9个拐点坐标圈定。
矿区范围见表2-1。
表2-1 某县某铜锌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2.4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位置概况某铜锌矿位于某县城(横水城)南东(123°)直距13km的天门山东北坡,隶属于华昌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地理坐标是:东经114°25′43″~114°26′05″;北纬25°58′26″~25°58′40″。
属某县长龙镇行政管理。
矿区交通主要为公路,某县城至长龙镇公路经矿区北部,长龙镇距县城22km,均为柏油路面,日有班车往返,崇(义)长(龙)公路距矿区1.6km。
2.5产品方案本项目工程为地下开采铜、锌等多金属的矿山工程。
产品方案为铜精矿、锌精矿,采矿许可证核定的生产能力为1.50万吨/年。
2.6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规模根据矿山现状,矿山工作制度采用不连续工作制,即300天/年,三班制/天,8小时/班。
选厂设计生产规模为400吨/日。
2.7地面工程总体布置井下采矿(废)石通过+286m主平硐由矿车运至选矿场和废石场。
矿区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井下坑采的采矿场部分;第二是主平窿口附近的井口工业场地,主要由坑木加工房、空压机房、高位水池、办公用房等组成;第三是选矿工业场地部分,位于主平硐窿口东南山坡背侧,主要由粗选车间、重选车间、精选车间、高位新水池、高位回水池等组成;第四是尾矿库部分,位于选厂东部狭长的山谷中;第五是废石场,位于窿口东北部山沟;第六部分是生活住宿区,位于窿口正北部。
2.8矿床地质概况2.8.1 区域地质基本特征矿区地处东西构造带西部北侧,西华山~张天堂北北东向(新华夏系)断裂成矿带的中段天门山成矿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其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矿产种类繁多。
其区域(外围)地质基本特征如下:1)地层区域地层主要有震旦系(Z)、寒武系(∈)、奥陶系(Q),它们构成区域的褶皱基底,系由一套浅变质的泥砂质碎屑构成,厚度巨大,岩石中含Sn、W、Cu等元素较高,是区域中重要的含矿建造;次为泥盆系(D)、石炭系(C)、二迭系(P),分布于区域的凹陷带内,其岩性、岩相均较为复杂,有山间磨拉石建造、石炭酸盐建造、含煤建造等;另外有少量的第四系冲积层,分布于现代河床两侧及山谷低洼地段,由砂、砾、粘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