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双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稿)第一部分总则一、幼儿园双语教育指的是:以普通话(母语)为第一语言,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育。
幼儿在幼儿园同时学习汉、英两种语言,并通过这两种语言学习其它知识。
二、语教育的定位是:母语为基础,英语为特色。
母语教育先于英语教育,母语教育重于英语教育。
三、《幼儿园双语教育指导纲要》是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我园双语教育的实际制定的。
四、幼儿园双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合理分配双语教育的比例,以习得为主,学得为辅的办法实施双语教育。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创设真实、自然的双语环境,让幼儿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掌握两种语言。
五、幼儿园教师应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合理地使用汉、英两种语言,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范例。
六、幼儿园英语教育应实施差异教育,并灵活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教学形式,使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发展。
第二部分教育目标一、幼儿园双语教育应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
二、幼儿园双语教育的总目标:激发幼儿学习双语的兴趣,掌握并丰富基本词汇和日常用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幼儿双语交际技能(听说)。
经过小、中、大班三年训练后,幼儿能听、说和读母语词汇500-700个,能听说英语词汇1000多个,能读英语词汇200多个,唱30多首英语歌曲,讲10多个英语故事,能与外籍教师自由地日常对话。
三、幼儿园双语教育的具体目标(一)语言发展目标1、具有强烈的双语学习兴趣,有运用双语积极进行交际的意识和动机。
2、能够掌握日常双语基本词汇和交际用语,养成听说双语的习惯,获得运用双语进行日常交流和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听、说、读能力)。
3、初步具有感受双语语言美的能力。
(二)认知发展目标1、通过两种语言的学习,认识周围世界,开阔幼儿视野,发展多种智能。
2、能自觉比较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点,初步形成汉、英两种语言概念。
3、培养幼儿对双语的敏感性,初步感受两种语言的文化特点,逐步形成多元的、开放的思维态度。
(三)社会性发展目标:1、通过双语教育促进幼儿形成活泼、开朗、大方、自信的良好个性。
2、培养幼儿运用双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3、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学习两种语言,开发大脑潜能。
四、幼儿园双语教育的阶段目标(一)小班以母语为主,英语为辅。
主要进行汉字无意识记,提高母语表达能力,渗透简单的日常英语用语。
通过听听、说说、玩玩、唱唱等活动,为幼儿创设有趣的双语活动环境,让幼儿初步掌握两种语言的正确发音,初步感受文字符号,培养幼儿听说兴趣,使幼儿理解和运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培养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母语教学在听说训练的基础上,无意识记汉字250-300个,培养幼儿阅读汉字的兴趣。
(二)中班双语并进,激发幼儿运用双语进行交际的兴趣,提高幼儿灵活运用双语的能力,培养幼儿活泼开朗、大方自信的个性品质。
母语教育培养“听、说、读”的能力,英语教育培养“听、说”能力。
第一学期母语教学占70%,英语教学占30%,巩固和发展汉字识记和表达能力,逐步加大英语学习份量,第二学期母语教学占30%,英语教学占70%,母语教学继续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和识字水平,识记汉字150-200个,英语教学向大班教学目标靠拢,逐步加大情景对话和故事、歌曲、表演训练。
(三)大班以英语为主,母语为辅。
英语发展“听、说、读”三种能力,以听说为主,阅读为辅。
把英语作为生活和教学活动的交流工具,为幼儿创设全方位的英语环境,发展幼儿英语思维和英语交际能力。
开设普通话训练活动,通过散文、故事、儿歌、看图讲述等形式,继续发展幼儿母语听、说、读的能力,衔接小中班识字教学,一学年汉字识字量为100-150个,发展幼儿的母语表达能力。
结合节日活动,渗透中西方文化,使幼儿初步萌发英语思维,创造性地进行交际。
提高幼儿感受汉英文学作品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幼儿活泼开朗、自信大方的个性品质。
第三部分教育原则一、尽可能讲英语,有必要时讲汉语(Speak English if possible, speak Chinese when necessary)。
“尽可能讲英语”是指教师和保育员在一日生活学习活动中尽量用英语与幼儿交流,“有必要时讲母语”是指借助形象教具、身体语言等手段,让幼儿理解教师所讲的英语。
在大班阶段,教师不应放弃任何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要尽可能多地创设英语环境,让幼儿尽可能多地接触和使用英语。
二、许幼儿自由选择英语或汉语。
当幼儿选择母语进行交流时,教师和保育员应尽量讲英语,利用母语中的有利因素,排除母语可能对英语产生的干扰。
三、输入(INPUT)先于输出(OUTPUT)。
在语言学习的起始阶段有一个以听力理解为主要活动的沉默阶段(SILENCE STAGE),不要强迫幼儿说,在幼儿开始说之前应让幼儿有机会多听、多看、多做动作,不要求幼儿过早地进行表达活动,主要扩大语言输入(LANGUAGE INPUT)。
对幼儿的语言输入必须是自然的、可理解的(NATURAL AND UNDERSTANDABLE INPUT),教学中应借助图表、图画、简笔画、表情、手势、动作等辅助方法,降低幼儿理解语言的难度。
四、习得(ACQUISITION)活动是幼儿语言学习的主要形式。
习得活动是指以内容为中心的语言活动,例如:每日活动环节渗透、情景会话、看图讲述等,句子结构和语法分析都不是幼儿要学习的内容。
五、树立“容错”(TOLERATING ERRORS)观念。
幼儿的语言错误常常是具有创造性的表现,不犯语言错误的儿童,其语言不可能有较好的发展。
只要我们持续地给予正确的语言输入,耐心等待,积极鼓励,就会发现孩子的自纠能力是非常强的,随着儿童语言的发展,错误会自动消失。
幼儿的口头错误不会影响信息传递,语言学习中的口语错误是难免的,成人刻意纠正往往是无效的,而且往往会给幼儿带来情感障碍。
“容错”观念可以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第四部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一、幼儿园的双语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二、双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
教师要根据《幼儿园双语教育指导纲要》和本班幼儿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富有弹性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
三、双语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要以幼儿的原有经验和发展水平为基础,循序渐进,逐步落实。
四、双语教育的内容,应去繁就简,贴近生活,以功能项目(如问候、告别、感谢、意愿、请求等)为主要内容,其中英语应以自编英语教材为主,适当补充歌曲、故事、韵律诗等。
五、双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以创设情境为主,注重直观性、趣味性,寓双语学习于生活、游戏之中。
双语教学时间不宜过长,每节课时小班10-15分钟,中班15-20分钟,大班20-25分钟。
除集中授课外,应以营造语言环境为主,使汉、英两种语言成为学习、生活的交流工具。
六、双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等活动形式,以提高教育效益。
七、双语教育环境是应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条件。
创设生动活泼的双语教育环境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有效手段。
不但注重正规的语言教学活动,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双语教学效率,更要重视非正规的双语教学,在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进行随机渗透双语。
(一)创设视觉环境:利用幼儿园的墙壁、楼道、黑板、橱窗等,精心设计,绘制富有童趣的,图文并茂的,含有两种语言的故事图画、情景图画等。
幼儿园的所有设施、物品都应标上双语标签,给幼儿创设无意识记的条件和机会。
(二)创设听觉环境:根据幼儿年龄阶段教育目标,充分利用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的点滴时间,使用双语与幼儿交流,组织幼儿欣赏歌曲、故事、卡通电影等,随机渗透双语教学内容,使幼儿始终处于浓厚的语言环境之中。
(三)营造活动环境:组织孩子们喜欢的节日活动、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歌曲故事表演等,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习得两种语言,丰富双语交流经验,发展双语交际能力。
八、教师执行教育计划的过程是再创造的过程。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一)关怀、接纳、尊重幼儿。
耐心倾听、感受、理解幼儿的想法,支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与表达,把“不许说话”限制在最底范围内。
(二)密切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灵活调整活动计划或教育行为,适应幼儿的学习特点,提高教学效率。
(三)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的时机,恰当及时地引导幼儿参与活动。
(四)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
九、家长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合作伙伴。
教师应本着平等、尊重的原则,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一)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双语教育的宗旨、特点和方法,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二)向家长了解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家庭教育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双语教育工作;(三)争取让幼儿在园获得的双语学习经验在家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也把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在幼儿园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
第五部分教育管理一、双语师资配备(一)英语专业教师:被聘英语专业教师必须口语标准、表达流利,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扎实,且能胜任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教育教学效果好。
中大班每班配备一名英语专业教师(小班两个班一名),中大班聘任3-5名外籍英语教师参与英语教学工作。
(二)幼儿教师:被聘幼儿教师必须通过“五项”技能(弹、唱、讲、跳、画)考核。
经过在职培训,大班幼师熟练掌握《幼儿一日生活英语用语》、《一种意思多种表达》、自编英语教材和英语强化内容,并且能使用比较流利的英语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活动;中班幼师熟练掌握《幼儿一日生活英语用语》、《一种意思多种表达》、自编英语教材和英语强化内容,能使用简单英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小班幼师基本掌握《幼儿一日生活英语用语》。
(三)日班保育员英语水平要求:日班保育员除了具备应有的保育素质和能力,双语水平必须能胜任各阶段的双语教育要求。
全体教师的双语水平要在规定时间内(在同一个年级任教不超过2年)达到“全园大循环”的要求,不具备“循环带班”能力的教师不能评为优秀教师,不能胜任全园大循环的教师要调离幼儿园或解聘。
二、教师“双化”培训教师的双语水平是成功实施双语教育的关键,因此要坚持抓好教师“双化”培训,即“英语教师幼师化,幼儿教师英语化”。
我园双语培训目标是“人人发音标准地道,表达规范丰富,交流灵活自如”,要求所有教师能根据双语教育要求,随时随地用英语或普通话与幼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