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希腊哲学家故事

古希腊哲学家故事


Q:柏拉图对于爱情的看法究竟是怎样的呢?
A: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精神恋爱,追求心灵 沟通,排斥肉欲。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 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 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 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 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柏拉图坚信 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而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惟有 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我认为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柏拉图认为爱情能够让人得到升华。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古 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 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 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 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 亚历山大的老师,他的卓越贡 献主要有使哲学成为一名独立 学科。 著名学说主要有: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自然界是客观真实的存在, 人的认识来自于对客观世界 的感知 强调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 的
Q:为什么柏拉图会有这样的爱情观呢?
A:在我看来,柏拉图式爱情是柏拉图关于“理想国”学说的衍生物。 柏拉图所设想的“理想国”,等级森严,一切物欲节制,它有着完善 的教育体系和法律体系,有着自己固有的“理想模式”。在理想国,国 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政治就是人民的生活.在柏拉图看来,首要准则是 国家利益和实现统治(稳定).只要是推进国家利益的都是好的、善良 的、公正的,与此相反的就是坏的、邪恶的、不公正的.换言之,人的幸 福感不是源于人的天性以及人们关于幸福的体验与直觉,而是来自国家 的定义;或者说,来自柏拉图本人的定义.说你幸福,你就幸福.如果国家 提倡这种道德,一个人为了所谓城邦或国家的利益牺牲,不计较个人的 自我实现,不但死得其所,而且幸福无与伦比.。所以,可以这么说,柏 拉图式爱情节制了人的私欲,使人们以国家利益为重,忽视了个人幸 福。很大程度上可以巩固和维护柏拉图所设想的“理想国”模式,使 这个理想王国变得更加井然有序。
故事一: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王国的宫廷医生。亚里士多德17岁起,就被 父亲送到当时著名的柏拉图学园,在那里他学习了20年。由于他勤奋刻 苦,涉猎广泛,很受老师柏拉图看重。可是,柏拉图又说:“要给亚里士 多德戴上缰绳。”意思说,亚里士多德非常聪明,思想敏捷,不同于一般 人;不加以管教,就不能成为柏拉图期望的人。亚里士多德很尊敬他的老 师,但是,在很多问题上,他又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他曾说过这 样一句话:“我爱我的老师,但是我更爱真理。”
故事一:快乐
一群学生在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大哲 学家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 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群学生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 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木船。独木 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划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 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 顾及其它的时候突然来访。"
柏拉图(Plato) 约公元前427 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 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 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 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另有 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 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 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等。 著名学说主要有: 理想国 柏拉图式爱情 独立思考
故事一:
制作:1405 龚佳琪
古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Socrates) 柏拉图(Plato) 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
苏格拉底,英译:Socrates; (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他 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 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 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地 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苏 格拉底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 备美德,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 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美德就 是关于善的知识。 著名学说主要有: • 美德即知识 • 善是人内在的灵魂 •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故事二:
又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麽是婚姻?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好放在 屋子裏做圣诞树,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砍一次. 於是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却也不算赖 的树回来了. 苏格拉底问他怎麽只砍了这样一棵树回来? 柏拉图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的时候,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 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不选它,就又会 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是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这时,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婚姻. 婚姻:能过且过
故事二:沮丧的妒忌者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吕克昂学院从事教学、研究、著述期间,常与学生们一 道探讨人生的真谛。 有一次,一位学生问他:“先生,请告诉我,为什 么心怀嫉妒的人总是心情沮丧呢?” 亚里士多德回答:“因为折磨他的 不仅有他自身的挫折,还有别人的成功。” 故事三:吃饭的区别。 有人问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你和平庸的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亚里 士多德回答:“他们活着是为了吃饭,而我吃饭是为了活着。”
有一天,柏拉图问苏格拉底:什麽是爱情? 苏格拉底说:我请你穿越这片稻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但 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於是柏拉图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却空著双手回来了. 苏格拉底问他怎麽空手回来了? 柏拉图说道:当我走在田间的时候,曾看到过几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 穗,可是,我总想著前面也许会有更大更好的,於是就没有摘;但是,我继续 走的时候,看到的麦穗,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我最后什麽都没 有摘到. 苏格拉底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情. 爱情:希望得到最好的!
故事二:坚持
开学第一天,他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学一样东西,就是把 胳膊尽量往前抬,然后再尽量往后甩。”他示范了一下,结果,所有 学生都笑了。 “老师,这还用学吗?”一个学生打趣道。 “当然,” 苏格拉底很严肃地回答道,“你不要觉得这是件很简单的事,其实它 很困难的。”听到这话,学生们笑得更厉害了。 苏格拉底一点也不 生气,他宣布说:“这堂课我就教大家好好学这个动作。学会以后, 从今天开始,每天你们都要把它做100遍。10天之后,苏格拉底问: “谁还在坚持做那个甩手动作?”大约80%的学生举起了手。20天 之后,苏格拉底又问:“谁还在坚持做那个甩手动作?”大约50%的 学生举起了手。 3个月之后,苏格拉底又问道:“那个最简单的甩手 动作,有谁在坚持做?”这一次,只有一位学生举起了手。他,就是 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的柏拉图。坚持是世界上 最简单同时也是最困难的事情,因为人人都能做到,却未必人人都做 得到。只有那种即便一件简单事都能坚持做到底的人,才可能有所成 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