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实验中学中考化学一模试卷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纯净的盐酸B. 冰水混合物C. 铝合金D. 净化后的空气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干了B.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有绿色物质生成C. 花生米霉变了D. 银白色的镁条在空气中慢慢失去光泽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测定溶液pHB. 配制溶液C. 称量固体D. 稀释浓硫酸4.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转化为中性,且不混入其它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是()A. 澄清石灰水B. 氧化钠C. 石灰石粉末D. 生石灰粉末5.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直接排放会导致河流水质酸化,加入下列物质不能解决问题的是()A. NaOHB. Ca(OH)2C. CaOD. BaCl26.下列各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 银和稀盐酸B. 氧化铜和稀硫酸C. 硝酸钾溶液和食盐水D. 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7.小红同学为探究X、Y、Z三种金属(都不是Ag)的活动性顺序,做了如下实验:(1)把X和Y分别放入稀H2SO4中,X溶解并产生H2,Y不反应(2)把Y和Z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在Y表面有Ag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A. X>Y>(H)>ZB. X>Y>H>ZC. X>Y>Z>AgD. X>(H)>Y>Z8.下列选项中括号内物质为杂质,右边为除杂试剂,其中不合理的是()A. 氯化钠固体(碳酸钙)水B. 氧气(水蒸气)浓硫酸C. 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铁粉D.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9.小亮同学实验中测得的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A. 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10.3B. 用10mL量筒量取8.0mL氯化钠溶液C. 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固体样品的质量为8.5gD. 用体温计测得自己的体温为37.0℃10.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 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C.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D. 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11.下列常见物质的pH大于7的是()A. 食醋B. 食盐水C. 氨水D. 柠檬水12.选项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结论A取少量井水,加入适量肥皂水,振荡产生大量浮渣井水为硬水B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质量减少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NaOH溶液没有变质D 将无色气体通入装有CuO粉末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加热黑色固体变红无色气体一定为H2A B C D13.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是()A. 收集H2B. O2验满C. 配制20%的Ca(OH)2溶液D. 除去CO中的CO214.下列物质沾在试管内壁上,用盐酸不能洗去的是()A. 做H2还原CuO实验留下的红色固体B. 碳酸钙受热分解后残留的白色粉末C.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留下的蓝色固体D. 铁钉锈蚀形成的锈斑15.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B. 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 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D. 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16.如图是某奶制品标签。
请回答:(1)“钠”指的是______(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2)蛋白质、脂肪属于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3)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量的钙,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患______(填字母)和发育不良。
A.大脖子病B.佝偻病C.贫血D.夜盲症17.近年比较流行的“自热火锅”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
“自热火锅”主要由料包和发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铁粉、铝粉、碳酸钠等)组成,食用方法如图1所示。
请回答:(1)发热包发热的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生石灰的化学式为______。
(2)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都有______的结构,能起到吸附作用。
(3)“自热火锅”的内、外盒由聚丙烯塑料材质制成,随意丢弃会带来______问题,聚丙烯塑料属于__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B.有机合成材料C.复合材料(4)利用生锈废铁屑和钛白废酸(含硫酸、硫酸亚铁)制备硫酸亚铁的主要转化过程如图2。
①Ⅰ中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②Ⅱ中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
18.如图所示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是______;30℃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
(2)80℃时硝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使硝酸钠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写一种)。
(3)某硝酸钾固体中混有少量硫酸铈杂质,分离提纯硝酸钾的操作是:配成高温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4)30℃用等质量的硝酸钾、硝酸钠配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硝酸钾______硝酸钠(填“>”、“<”或“=”)。
(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以下操作中会导致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______。
A、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配制好的溶液向细口瓶转移时溅出C、硝酸钾固体中含有杂质D、烧杯事先用水润洗过,内壁有水19.根据如图实验装置,请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夹紧止水夹,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3)用H2O2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4)用装置F和另一仪器(除导管外)收集并测量O2体积,另一仪器名称为______,在F中气体应从导管______(填“b”或“c”)端通入。
(5)实验室里,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备甲烷。
①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
用装置E收集甲烷,利用了甲烷______的物理性质;用装置C而不用装置D收集甲烷,原因是______。
②设计实验证明甲烷(CH4)中含有氢元素:检验其纯度后,______。
20.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CO2,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现没有变浑浊。
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查阅资料】(1)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
(2)AgCl不溶于稀硝酸。
【提出猜想】I.石灰水已完全变质;Ⅱ.______;Ⅲ.CO2中混有HCl。
CO2CO2______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1)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加入______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I不成立。
(2)将少量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
_______________。
猜想Ⅱ不成立。
(3)将气体通入盛有______ 溶液的试管中,再加稀硝酸。
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Ⅲ成立。
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
【实验结论】制取的2气体中混入了,所以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交流讨论】若要收集到纯净、干燥的CO2,需将混合气体依次通入饱和NaHCO3溶液和______。
【拓展思考】回忆课本中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后,同学们尝试用排水法收集一瓶CO2,倒入澄清石灰水后,石灰水变浑浊。
你认为该实验成功的原因是______(写一点)。
21.欲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必要的仪器.(1)你认为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 合金.(2)取该合金的粉末26g加入该硫酸充分反应,所加稀硫酸与生成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①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 g②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③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纯净的盐酸是一种溶液,含有水等,故不是纯净物是混合物;B、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C、铝合金是由多种金属组合成的,是混合物;D、净化后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选:B。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2.【答案】A【解析】解:A、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干是水分的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有绿色物质生成是铜与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了碱式碳酸铜,所以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花生米霉变不能再吃,说明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银白色的镁条在空气中慢慢失去光泽,是因为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所以属于化学变化,故D 错。
故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3.【答案】D【解析】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用潮湿的点滴板,否则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液,若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配制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12.25g固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C【解析】解:A、澄清的石灰水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引进新的杂质,但因没有指示剂,所以加稍过量的溶液显碱性;B、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引进新的杂质,又因没有指示剂,所以加稍过量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会使溶液显碱性;因此不可选用;C、石灰石不溶于水,只溶于酸,跟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加稍过量(过量会不溶)的石灰石能除去盐酸且溶液显中性;D、生石灰遇水会生成熟石灰,所以跟A的选项内容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