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证据的分类及取证方法
而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就是审计人员对审 计证据进行归类、整理的过程。
第一节 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及作用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人员为了得出审计结论, 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信息,包括财务报表 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人员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 据,以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作为形成审计 意见的基础。
书面证据按其来源不同,又可分为外部证据 和内部证据两类。
1、外部证据
外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组织机构或 个人编制的书面证据,一般具有较强的证明 力。
外部证据包括三类
1、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个人编制,并 由其直接递交审计人员的外部证据。
如应收账款函证回函、被审计单位律师与其 他独立的专家关于被审计单位资产所有权和 或有负债的证明函件、保险公司、寄售企业 、证券经纪人的证明等。
按证据提供的证明逻辑分,可分为正面证据 和反面证据;
按证据的重要性分,可分为基本证据和辅助 证据;
按证据与被审计事项的关系分,可分为直接 证据和间接证据。
本节主要讲述按其外形特征分类的审计证据。
(一)实物证据
实物证据是通过实地观察或清查盘点所取得 的、用以确定某些实物资产是否确实存在的 证据。
依据会计记录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 位管理层的责任,审计人员应当测试会计记 录以获取审计证据。如果会计记录中含有的 信息本身不足以提供充分的审计证据作为对 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审计人员还 应当获取用作审计证据的其他信息。
1、审计人员从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获 取的会计记录以外的信息,如被审计单 位内部控制手册、会议记录、与竞争者 的比较数据等;
审计项目负责人必须经常性地查阅审计人员收集的 审计证据和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以此来判断审计人 员的工作质量,督促审计人员遵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 求,并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及工作效率。
二、审计证据的种类
按证据外表形式分,可分为实物证据、书面 证据、口头证据、环境证据;
按证据的来源分,可分为亲历证据、内部证 据、外部证据;
教学难点: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 教学方法:运用案例设问及启发式教学。
本章计划课时:3课时。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人员在审 计实施阶段获取和形成的重要审计文件, 二者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形成审计结论、发表 审计意见的最重要依据,是编制审计工作 底稿、撰写审计报告的基础。
由于此类证据已经被审计单位职员之手,在 评价其可靠性时,审计人员应考虑被涂改或 伪造的难易程度及其已被涂改的可能性。当 获取的书面证据有被涂改或伪造的痕迹时, 审计人员应予以高度警觉。尽管如此,在一 般情况下,此类外部证据仍是较被审计单位 的内部证据更具证明力的一种书面证据。
3、审计人员自行编制的审计证据。
如审计人员所做的各种计算表、趋势分析表 等,这类证据在评价其可靠性时,也高于内 部证据。
2、内部证据
内部证据是由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或职员编 制和提供的书面证据。它包括被审计单位的 会计记录、被审计单位声明书和其他被审计 单位编制和提供的文件。
一般而言,内部证据不如外部证据可靠。
但如果内部证据在外部流转,并获得其他单 位或个人的承认(如销货发票、付款支票 等),则其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此类证据不仅由完全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外 界组织或个人提供,而且未经被审计单位有 关职员之手,从而排除了伪造、更改凭证或 业务记录的可能性,因而其证明力最强。
2、由被审计单位以外的机构或个人编制, 但为被审计单位持有并提交审计人员的书面 证据。
如银行对账单、购货发票、应收票据、顾客 订货单、有关的契约、合同等。
例如,可以通过实地的监督盘点来对库存现 金的数额进行验证;也可以通过实地的观察 和清点来确定各种存货和固定资产是否确实 存在。
由于实物证据是审计人员通过亲自观察或者 在其监督下得到的第一手证据,所以具有很 强的说服力和证明力。
但是实物证据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实物资产 的存在并不完全能证实被审计单位对其拥有 所有权,年终盘点的存货可能包括其他企业 寄售或委托加工的部分。因此对于取得实物 证据的账面资产,还应就其所有权归属及其 价值情况另行审计。
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第五章 பைடு நூலகம்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理解审计
证据的含义,掌握审计证据的分类、审计 取证方法及审计工作底稿的种类、编制方 法与审核等内容。
教学重点:审计证据的概念、种类及特性,
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审计工作底稿的 性质、格式内容和范围,审计工作底稿的 编制与复核。
即使只在被审计单位内部流转的书面证据也 因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好坏而异。
2、审计人员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等审 计程序获取的信息,如通过检查存货获 取存货存在性的证据等;
3、审计人员自身编制或获取的可以通过 合理推断得出结论的信息,如审计人员 编制的各种计算表、分析表等。
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 其他信息共同构成了审计证据,两者缺一 不同。如果没有前者,审计工作将无法进 行;如果没有后者,可能无法识别重大错 报风险。
(二)书面证据
书面证据是审计人员获得的以文件记录形式 (包含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表现的审计 证据。
它主要包括与审计有关的各种原始凭证、会 计记录(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各种明细 表)、各种会议记录和文件、各种合同、通 知书、报告书及函件等。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往往要大量地获取 和利用书面证据,因此,书面证据是审计证 据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审计意见的发表主要 依靠大量的书面证据支持。故书面证据也被 称为基本证据。
只有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将审计风险 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为审计人员发表审 计意见提供合理基础。
(二)审计证据的作用
1、审计意见和结论必须以审计证据为基础。 审计人员必须用有充分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被审
计事项的事实和性质,并据此提出审计意见、得出 审计结论。 2、审计证据也是控制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