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介绍第一节概述土石坝是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
土坝当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堆石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土石混合坝当两类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
由于筑坝材料主要来自坝区,因而也称当地材料坝。
土石坝得以广泛应用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1)可以就地取材,节约大量水泥、木材和钢材,几乎任何土石料均可筑坝。
(2)能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
(3)大功率、多功能、高效率施工机械的发展,提高了土石坝的施工质量,加快了进度,降低了造价,促进了高土石坝建设的发展。
(4)岩土力学理论、试验手段和计算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大坝分析计算的水平,加快了设计进度,进一步保障了大坝设计的安全可靠性。
(5)高边坡、地下工程结构、高速水流消能防冲等设计和施工技术的综合发展,对加速土石坝的建设和推广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土石坝的特点和设计要求(1)稳定方面。
土石坝不会产生水平整体滑动。
土石坝失稳的形式,主要是坝坡的滑动或坝坡连同部分坝基一起滑动。
(2)渗流方面。
土石坝挡水后,在坝体内形成由上游向下游的渗流。
渗流不仅使水库损失水量,还易引起管涌、流土等渗透变形。
坝体内渗流的水面线叫做浸润线。
浸润线以下的土料承受着渗透动水压力,并使土的内磨擦角和粘结力减小,对坝坡稳定不利。
(3)冲刷方面。
土石坝为散粒体结构,抗冲能力很低;工程措施:①在土石坝上下游坝坡设置护坡,坝顶及下游坝面布置排水措施,以免风浪、雨水及气温变化带来有害影响;②坝顶在最高库水位以上要留一定的超高,以防止洪水漫过坝顶造成事故;③布置泄水建筑物时,注意进出口离坝坡要有一定距离,以免泄水时对坝坡产生淘刷。
(4)沉陷方面。
由于土石料存在较大的孔隙,且易产生相对的移动,在自重及水压力作用下,会有较大的沉陷。
为防止坝顶低于设计高程和产生裂缝,施工时应严格控制碾压标准并预留沉陷量,使竣工时坝顶高程高于设计高程。
可按坝高的(1~2)%预留沉陷值。
二、土石坝的类型(一)按坝高分类土石坝按坝高可分为:高度在30m以下的为低坝,高度在30~70m之间的为中坝,高度超过70m的为高坝。
土石坝的坝高均从清基后的地面算起。
(二)按施工方法分类(1)碾压式土石坝。
(2)水力冲填坝。
(3)水坠坝。
(4)水中填土坝或水中倒土坝。
(5)土中灌水坝。
(6)定向爆破堆石坝。
(三)按坝体材料的组合和防渗体的相对位置分类1.土坝(1)均质坝:(2)粘土心墙坝和粘土斜墙坝:(3)人工材料心墙和斜墙坝:(4)多种土质坝:2.土石混合坝上述多种土质坝中,粗粒土改用砂砾石料筑成的坝,或用土石混合在一起的材料筑成的坝,称为土石混合坝。
3.堆石坝除防渗体外,坝体的绝大部分或全部由石料堆筑起来的称为堆石坝。
按防渗体的布置,同样也有斜墙坝、心墙坝两种。
钢筋混凝土刚性斜墙堆石坝也称为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
有防渗体的土石坝,为避免因渗透系数和材料级配的突变而引起渗透变形,都要向上、下游方向分别设置2~3层逐层加粗的材料作为过渡层或反滤层。
第二节土石坝的基本剖面土石坝的基本剖面根据坝高和坝的等级、坝型和筑坝材料特性、坝基情况以及施工运行条件等参照现有工程的实践经验初步拟定,然后通过渗流和稳定分析检验,最终确定合理的剖面形状,所以土石坝剖面的基本尺寸主要包括:坝顶高程、坝顶宽、上下游坡度、防渗结构、排水设备的形式及基本尺寸等。
一、坝顶高程坝顶高程根据正常运用和非常运用的静水位加相应的超高Y予以确定。
选以下三项中的最大值为坝顶高程。
=∇∇+Y顶静水计算情况:设计洪水位+正常运用情况的坝顶超高;校核洪水位+非常运用情况的坝顶超高;正常高水位+非常运用情况的坝顶超高+地震安全加高坝顶设防浪墙时,超高值Y是指静水位与墙顶的高差。
计算的坝顶高程是指坝体沉降稳定后的数值。
土石坝的类型示意图Y 按下式计算。
Y=R+e+Aβcos 220mgH DKv e =βcos 220mgH DKv e = (3-2)式中R ——波浪在坝坡上的最大爬高,m;e ——最大风壅水面高度,即风壅水面超出原库水位高度的最大值,m; H m ——坝前水域平均水深,m;K ——综合摩阻系数,其值变化在(1.5~5.0)610-⨯之间,计算时一般取K=3.6610-⨯; β——风向与水域中线(或坝轴线的法线)的夹角,度;v 0、D ——计算风速和风区长度,见第二章;A ——安全加高,m;根据坝的等级和运用情况,波浪爬高:波浪沿建筑物坡面爬升的垂直高度(由风壅水面算起)称为波浪爬高,波浪爬高R 的计算,土石坝设计规范推荐采用蒲田试验站公式,其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计算波浪的平均爬高mR :当坝坡系数m=1.5~5.0时,平均爬高mR 计算公式:=m R mm wL h mK K 21+∆式中 ∆K ——斜坡的糙率渗透性系数wK ——经验系数,由计算风速v0(m/s)、水域平均水深mH (m )和重力加速度g 组成的无维量mgH v 0;m —单坡的坡度系数,若单坡坡角为α,则m=ctg α;mh 、mL ——平均波高和波长,m;薄田试验站的波高和波长计算: 1)平均波高hm 用式计算:2)平均波长Lm 由平均周期Tm 和平均水深Hm 按下述理论公式计算: 平均周期Tm=4.4385.0mh当 m m LH ≥0.5时,称为深水波,其波长与周期有关:2256.12m m m T gT L ≈=π当mm L H <0.5时,称为浅水波,其波长与周期和水深有关:m mm m L H thgT L ππ222=(2)计算设计爬高值R :不同累计频率的爬高pR 与mR 的比,可根据爬高统计分布表确定。
当风向与坝轴的法线成一夹角β时,波浪爬高应乘以折减系数βK ,其值由表确定。
二、坝顶宽度坝顶宽度应根据运行、施工、构造、交通和人防等方面的要求综合研究后确定。
坝顶宽度应按照交通规定选定。
当无特殊要求时,高坝的坝顶最小宽度可选用10~15m ,中低坝可选用5~10m 。
坝顶宽度必须考虑心墙或斜墙顶部及反滤层布置的需要。
在寒冷地区,坝顶还须有足够的厚度以保护粘性土料防渗体免受冻害。
三、坝坡(1)上游坝坡常比下游坝坡为缓,但堆石坝上、下游坝坡坡率的差别要比砂土料为小。
(2)土质防渗体斜墙坝上游坝坡的稳定受斜墙土料特性的控制,斜墙的上游坝坡一较心墙坝为缓。
而心墙坝,特别是厚心墙坝的下游坝坡,因其稳定性受心墙土料特性的影响,一般较斜墙坝为缓。
(3)粘性土料的稳定坝坡为一曲面,上部坡陡,下部坡缓,所以用粘性土料做成的坝坡,常沿高度分成数段,每段10~30m ,从上而下逐渐放缓,相邻坡率差值取0 .25或0.5。
砂土和堆石的稳定坝坡为一平面,可采用均一坡率。
由于地震荷载一般沿坝高呈非均匀分布,所以,砂土和石料有时也做成变坡形式。
(4)由粉土、砂、轻壤土修建的均质坝,透水性较大,为了保持渗流稳定,一般要求适当放缓下游坝坡。
(5)当坝基或坝体土料沿坝轴线分布不一致时,应分段采用不同坡率,在各段间设过渡区,使坝坡缓慢变化。
土石坝坝坡确定的步骤是:根据经验用类比法初步拟定,再经过核算、修改以及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马道碾压式土石坝上下游坝坡常沿高程每隔10~30m设置一条马道,其宽度不小于1.5~2.0m,用以拦截雨水,防止冲刷坝面,同时也兼作交通、检修和观测之用,还有利于坝坡稳定。
马道一般设在坡度变化处。
总结:本节重点讲述土石坝的特点,土石坝的类型,坝顶高程、坝顶宽度、坝坡的设计。
复习题1.土石坝的特点是什么?试与重力坝作比较?2.土石坝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3.确定土石坝坝顶高程和重力坝坝顶高程的不同点是什么?4.土石坝的上、下游坝坡通常采用值的范围如何?为什么上游坝坡比下游坝坡平缓?授课题目:第三章土石坝第三节土石坝的渗流分析教学目的:掌握渗流分析的目的和方法,渗流分析的水力学法,渗流分析的手绘流网法,土石坝的渗透变形及其防止措施。
教学重点:渗流分析的目的和方法,土石坝的渗透变形及其防止措施。
教学难点:渗流分析的水力学法,渗流分析的手绘流网法。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清查人数。
复习提问:什么是土石坝?它的工作特点与重力坝的不同有哪些?导入新课:渗流分析的目的是(1)确定坝体浸润线和下游渗流出逸点的位置。
(2)确定坝体与坝基的渗流量,以便估计水库渗漏损失和确定坝体排水设备的尺寸。
(3)确定坝坡出逸段和下游地基表面的出逸坡降, ,以判断该处的渗透稳定性。
(4)确定库水位降落时上游坝壳内自由水面的位置,估算由此产生的孔隙水压力,供上游坝坡稳定分析之用。
讲授新课:第三节土石坝的渗流分析一、渗流分析的目的和方法(一)渗流分析的目的(1)确定坝体浸润线和下游渗流出逸点的位置。
(2)确定坝体与坝基的渗流量,以便估计水库渗漏损失和确定坝体排水设备的尺寸。
(3)确定坝坡出逸段和下游地基表面的出逸坡降, ,以判断该处的渗透稳定性。
(4)确定库水位降落时上游坝壳内自由水面的位置,估算由此产生的孔隙水压力,供上游坝坡稳定分析之用。
(二)渗流分析的方法解析法分为流体力学法和水力学法。
本节主要介绍水力学法。
手绘流网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能够求渗流场内任一点渗流要素,并具有一定的精度,但在渗流场内具有不同土质,且其渗透系数差别较大的情况下较难应用。
二、渗流分析的水力学法计算情况:上游正常蓄水位与下游相应的最低水位; 上游设计洪水位与下游相应的最高水位; 上游校核洪水位与下游相应的最高水位; ④库水位降落时上游坝坡稳定最不利的情况。
(一)渗流基本公式对于不透水地基上矩形土体内的渗流,如图所示。
渗流计算图q =LH H K 2)(2221-xy H K q 2)(221-=即 x KqH y 221-=由式可知,浸润线是一个二次抛物线。
式当渗流量q 已知时,即可绘制浸润线,若边界条件已知,即可计算单宽渗流量。
(二)不透水地基上均质土石坝的渗流计算 (1)土石坝下游有水而无排水设备的情况。
当下游无水时,以上各式中的H 2=O;当下游有贴坡排水时,因贴坡式排水基本上不影响坝体浸润线的位置,所以计算方法与下游不设排水时相同。
以下游有水而无排水设备的情况为例。
计算时将土坝剖面分为上游楔形体,中间段和下游楔形体三段,如图所示。
等效矩形宽度:H L ∆=∆λ,λ值由下式计算:1211+=m m λ式中 1m ——上游坝面的边坡系数,如为变坡则取平均值; 1H ——上游水深。
计算对象:坝身段(AMB”B ')及下游楔形体段(B’B”N)。
坝身段的渗流量为:L a H H Kq '+-=2)(202211 (4-15)式中a ——浸润线出逸点在下游水面以上高度;K ——坝身土壤渗透系数; H1——上游水深; H2——下游水深; L '——见图下游楔形体的渗流量:可分下游水位以上及以下两部分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