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3) 设备驱动。 实现CPU与通道和外设之间的通信。 由CPU向通 道发出I/O指令, 后者驱动相应设备进行I/O操作。 当I/O任务完成后, 通道向CPU发中断信号, 应的中断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4) 设备无关性。 又称设备独立性, 即用户编写的程序与实际使用 的物理设备无关, 由操作系统把用户程序中使用的逻 辑设备映射到物理设备中。 由相
处于核心的最高层, 离用户层最近。 如图1-4所示。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图形界面 用 命令界面

shell层

程序界面 (系统调用)

系 统

硬件

图1-4 操作系统的三种界面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2) 命令界面
操作系统所提供的最重要的系统程序是命令解释
程序, 它是最初启动作业(进程)或用户刚进入分时 系统时就正在系统中运行的那个程序。 在批处理系统中, 利用控制卡片向操作系统提出 命令; 而在交互式系统中, 用户直接在终端上输入命 令, 这些命令就起与控制卡同样的作用。
① 监视各种资源并随时记录它们的状态;
② 实施某种策略以决定谁获得资源, 何时获得, 获得多少; ③ 分配资源供需求者使用; ④ 回收资源, 以便再分配。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3) 设置操作系统的另一个目的是扩充机器功能 以方便用户使用。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资源包括硬件 (如处理机、 内存、 各种设备等)、 软件(系统软件 和应用软件)和数据。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输入设备


打印机
操作员 控制台
图1-5 第一代计算机的控制关系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2) 串行工作, 人的操作与计算机的运行以及计算
机各个部件之间都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工作的:
(3) 人工干预, 计算机是在人的直接联机干预下进 行工作的。 上述控制关系如图1-5所示。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1.5.2 早期批处理阶段 1. 早期联机批处理 在这种系统中, 操作员有选择地把若干作业合为 一批, 监督程序先把这批作业从输入设备上逐个地传 送到磁带上, 当输入完成, 监督程序就开始执行这批 作业。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2. 早期脱机批处理 早期脱机批处理的明显特征是, 在主机之外另设 一台小型卫星机, 该机只与外部设备打交道, 不与主 机直接连接, 从而使主机腾出较多的时间专门完成快 速的计算任务。 其结构模型如图1-6听示。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3) 图形界面 系统调用和命令方式给用户提供的是一维空间界面, 是最基本的用户界面, 也称为第一代用户界面。 以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为代表给用户提供了图形 界面, 这是在二维空间中动态活动的窗口。 图形界面 为用户提供了方便、 直观、 灵活、 有动感的工作环境。 用户利用鼠标、 窗口、 菜单、 图标、 流动条等图形
1.1 计算机发展简史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代: 1946年~1959年, 以美国建造的ENIAC 为代表, 主要电子器件是电子管。 第二代: 1960年~1964年, 主要特征是以晶体管
为主要电子器件, 如IBM 7090系列。
第三代: 1965年~1973年, 以集成电路作为计算 机的主要器件, 如IBM 360机种。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3. 设备管理功能
设备管理的主要功能包括: 缓冲区管理、 设备分配、
设备驱动和设备无关性。 (1) 缓冲区管理。 缓冲区管理的目的是解决CPU和外设速度不匹配的 矛盾, 从而使它们能充分并行工作, 提高各自的利用率。 (2) 设备分配。 根据用户的I/O请求和相应的分配策略, 为该用户分 配外部设备以及通道、 控制器等。
图1-3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关系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1.3 操作系统的概念
为了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 我们应注意以下 几点: (1) 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 而且是裸机之上的第 一层软件。 (2) 操作系统的基本职能是控制和管理系统内的 各种资源, 有效地组织多道程序的运行。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作为“管理者”, 操作系统主要负责如下事情: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4. 文件管理功能 文件管理功能应包括: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文 件操作的一般管理、 目录管理、 文件的读写管理和存 取控制。 (1)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系统文件和用户文件都要放在磁盘上。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2) 文件操作的一般管理。 包括文件的创建、
删除、 打开、 关闭等。
CPU工 作 通道工作 时间
图1-7 多道程序执行过程示意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由图1-7可见, 在单CPU的系统中, 这些程序在微 观上只能是交替地运行, 但在宏观上(在一段较长时间 内)它们可被视为是并行的, 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各个可 执行的程序都向前推进了。 只有在多处理机系统中, 这些并发程序才可以真正并行地执行。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4) 内存扩充 一个系统中内存容量是有限的, 不能随意扩充其 大小。 而且用户程序对内存的需求越来越大, 很难完 全满足用户的要求。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2. 处理机管理功能 (1) 作业和进程调度。 一个作业通常要经过两级调度才得以在CPU上执行。 (2) 进程控制。 进程是系统中活动的实体。 (3) 进程通信。 多个进程在活动过程中彼此间会发生相互依赖或者 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1.2.2 计算机软件分类
按照所起的作用和需要的运行环境, 软件通常可
分为三大类, 即应用软件、 支撑软件和系统软件。 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和软件以及各类软件之间是按 层次结构组织的, 如图1-3所示。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用户
用户

用户
用户
应 用 软 件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 飞 机 订 票 系 试 工 具 、 编 辑 工 具 、支 目 测 项 统 、 银 行 系 统 、 地 理 信 息 系 统 、 具 、 DFD编 辑 器 、 语 言 转 管理工 撑 CAD系 统 、 数 学 计 算 软 件 换 工 具 、 界 面 测 试 工 具 等 软 包等 语言编译程序、连接装配程序、 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软件等 系 统 软 件 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 件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1.5.4 多道程序系统阶段
多道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在内存里同时存放若
干道程序, 它们可以并行地运行, 也可以交替地运行。 这样处理机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利用。 图1-7表示了一个具有两道程序的系统中CPU和通 道的利用情况。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作业 CPU工 作 A 通道工作
B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1.6 操作系统的类型
1.6.1 多道成批系统 早期的计算机系统大多是批处理系统。 在这种系 统中, 把用户的计算任务按“作业(Job)”进行管理。 所谓作业, 是用户定义的、 由计算机完成的工作单位。 它通常包括一组计算机程序、 文件和对操作系统的控 制语句。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序状态字(PSW)。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2. 存储器 在现代计算机中, 可以存放信息的部件很多, 但 它们在存取速度、 容量和成本等方面有很大差别。 一 个存储器系统往往由各种部件构成一个层次结构, 图 1-2示出了三级存储器的结构。 图中, 左部文字说明 存储器的性能、 成本依箭头所示方向相对变化。
工具和部件与系统会话, 使人机交互水平上升了一个
台阶。 所以, 图形界面也称为第二代用户界面。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1.5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1.5.1 手工操作阶段 初级人机交互方式。 这种使用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 资源独占, 即计算机的全部硬件资源(如CPU、 内存、 设备等)都由一个程序独自占用;
(3) 目录管理。 包括目录文件的组织、 实现用 户对文件的“按名存取”, 以及目录的快速查询和文 件共享等。 (4) 文件的读写管理和存取控制。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5. 用户接口 现代操作系统通常向用户提供三种类型的界面: 程序界面(系统调用)、 命令界面和图形界面。 1) 系统调用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接口, 因 而也称为程序员界面。 从操作系统内部实现的层次结构上看, 系统调用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第 四 代 : 从 1974 年 至 今 , 大 规 模 集 成 电 路 (LSI)、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用于计算机, 从巨型机到微型机、 个人计算机, 其类型层出不穷。 与之相应,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1.2 计算机系统组成
1.2.1 计算机系统结构 现代通用计算机系统由CPU、 内存和多种I/O设备 组成, 通过系统总线连接在一起, 实现彼此通信。 图 1-1示出多数微型机采用的系统结构。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存储器存取 时间减小 存储器存取 速度增加
高速缓存器 程序和数据 可 以 被 CPU 直接存取 内 存
每位存储器 成本增加 存储器容量 减 小 程 必 内 被 序和数据 须先移到 存,才能 CPU存 取


图1-2 三级存储器结构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3. I/O设备 I/O设备是人机交互的工具, 通常由控制器和设备 本身组成。 4. 总线 总线部件的功能是负责CPU、 存储器和设备控制 器彼此间的信息或数据的传送的, 是计算机内部的 “公交车”。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控制器—设备 接 口
磁盘驱动器
打印机
CPU


磁 盘 控制器
打印机 控制器

其 它 控制器 系统总线
图1-1 利用总线连接CPU、 内存、 控制器和I/O设备
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