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课翻转课堂论文

微课翻转课堂论文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应用成果
吴堡二小
近年来,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实践推进,以微课和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教育技术创新应用倍受业界瞩目,这样的新型技术也将逐渐普及小学课堂。

一、微课及翻转课堂产生的背景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或音频。

系列微课是指一系列讲解具有连贯性知识点的微课。

在教育教学中,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翻转课堂,也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简称翻转课堂或反转课堂。

翻转教学的源头来自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伍德兰帕克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的尝试。

翻转教学的起因是一些学生由于家远路难走而耽误了上课,教师使用PPT 的抓屏功能录制课程,然后发布到网上供学生学习,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翻转课堂”之所以获得成功,得益于他们一直采用探究性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学习,让学生主动学习。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当前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得到了新的研究和发展,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有着重大的影响。

本研究以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为研究出发点,以教学过程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特征,设计分析方案,以翻转课堂教学录像为研究对象,关注学习的有效性,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以及主动参与等因素,所以研究翻转课堂对教学过程的作用,不仅是新课改的需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课,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

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恰恰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学生可以不再单纯地依赖所教授的知识,而是使用互联网上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撼动了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方式。

二、微课翻转课堂的主要做法
目前,实现翻转课堂的有力工具就是微课,下面我就以北师大小学五年级数学《多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介绍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翻转课堂。

1、教学前期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教材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中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比较图形的面积。

比较图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基本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求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通过学生观察比较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懂得面积比较方法的多样化。

同时,也让他们知道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的。

这样,也为学生自己探索基本图形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突出的特点是:一是把方格纸做为载体,呈现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并提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知道的,与同学进行交流”的要求。

这样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不同的图形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掌握一些比较的方法。

二是鼓励学生自己探究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比较面积大小方法是怎样的。

教材中虽呈现了3个小卡通人物提出的3种比较方法,可是学生在课堂的实际活动中,还会出现更多的方法,这样的开放式的教材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变的更聪明,思维更敏捷。

我将教学目标设置如下: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和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其中,教学重点是掌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不同的方法去比较图形的面积大小。

2、微课+自学报告单设计分析
首先确定哪些知识点可以做成微课。

(1)出示课本网格中的13个图形。

(2)自主探究活动:这些图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先仔细观观察、比较,看谁的发现最多多!
(3)需在课堂解决的重点或难点问题。

(4)学习微课的时间(要求学生在晚上8点准时学习微课)。

3、制作微课之前,先制作ppt。

教师只有对微课的设计有了清晰的整体思路,才能在录制的过程中一气呵成。

微课使用的ppt绝不能照搬以前上课的流程,必须是教师对微课与课堂的整体性思考,即哪些知识适合使用微课?教师要学会取舍,学会整合。

预设学生看完微课后可能的情况。

用ppt展示学生可能没有想到的方法、学完微课后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相关的练习题和拓展题。

4、学生观看微课,完成自学报告单
可采用方式:上传至群共享,由每位家长下载到电脑后让学生观看,学习新知完成自学报告单。

5、批改自学报告单,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进行二次备课,适当调整教学设计。

(1)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同学们看微课了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
说说你们找到了哪些图形之间的面积大小关系?是怎么知道的?依据同学的回答,归纳学生所使用的比较方法如下:
A、数方格的方法;(重点说明这个方法,为今后学习面积公式的推导作好铺垫。


B、重叠法;(通过旋转、平移、翻转等操作方法,使两个图形
重叠,再观察比较出图形面积的大小)
C、转化法;(通过割补、拼合转化为规则的图形后,再做比较)
(2)教师根据学生的小组学习情况开展学习活动,重点针对学生在微课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点拨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

在学生学会了认识几种方法后,教师出示难题(如下图)让学生思考,在选择、辨别和错误的分析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新知。

(3)通过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练习、小组间的互批互改、教师的“一对一”辅导,进一步巩固所学,并适度拓展。

6、在组织学生通过微课自主探究的活动中,使学生掌握多种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的。

也为学生自主探索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方法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中真正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得到提升。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也使微课翻转课堂真正起到了应有的效用。

三、微课翻转课堂的基本成效
1、打破课堂时间安排的传统格局,师消生长
由于将原先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前,课堂时间得到重新分配,课堂中减少了知识传授的时间,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活动时间,把重心和时间放到知识的内化上,发展他们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增强了学生的交互性。

这些基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的学习活动,迅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在交互协作中顺利完成了知识的内化。

2、学生的学习,学生做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进行复习,学生成为自定步调的学习者,他们可以控制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选择,可以控制学习内容、学习量。

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那样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或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

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动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老师和同伴寻求帮助,优秀生可以加速学习,后进生可以得到必要的帮助,取得进步。

3、教师升级为每一位学生身边的导师,学生获益无限
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指导学生间的互助学习,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常见的不被发现的错误。

当学生在完成练习时,教师要注意捕捉个别被问题卡住的学生,及时施加援手进行帮助。

教师还要注意是否有部分学生为相同的问题所困扰,
要组织这部分学生成立辅导小组,为这类有相同疑问的学生进行及时解答,给予指导。

总之,教师使用微课,翻转了课堂,彻底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而知识内化则由原先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

新的教学,新的变革,翻转道路,路曲折,但“微课”精灵在手,我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直至成功的终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