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景洪市四中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0分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绯.红(fěi)不逊.(xùn)质.问(zhì)广漠.(mò)B.瞥.见(piē)粗糙.(zāo)野蛮.(mán)广袤.(mào)C.诘.责(jié)尴.(gān)尬粗劣.(liè)教诲.(huì)D.驿.站(yì)甲胄.(wèi)嬉.戏(xī)托辞.(cí)2.下列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 精灵苍芒蠢笨呻吟B 珩娥祈祷湘妃咆哮C 升藤眷念博识美艳D 忙碌播弄蓬勃罪孽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的,似乎有诉不尽的烦恼。

A.她整天长吁短叹....,吸引了广大读者。

B.金庸的武打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C.对于马航MH370客机的离奇失联,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D.妈妈做事一向干脆,绝不拖泥带水....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北京博物院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D.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5.下列都是我国四大名著中的标题,其中出自《三国演义》的一项是()A.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B.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C.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D.大观园月夜感幽魂散花寺神签惊异心6.判断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完全正确的一项()⑴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⑵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义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⑶在没有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

⑷大自然有时也会向她的儿女开战,在她那温柔美丽的外表下面还隐藏着利爪哩!A.比喻引用排比拟人B.拟人反语比喻比喻C.比喻反语比喻拟人D.拟人引用排比反语7.填空(8分,一空一分,凡错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1。

(2)人生自古谁无死?。

(3)海内存知己,。

(4)俱怀逸兴壮思飞,。

(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6)《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主旨句是;。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6分)清明过后,几位好友想到野外去游玩,计划在周末去“寻觅春天的踪迹”。

下面是此次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8.大家来到野外,陶醉在美丽的春景中。

李琳琳兴致勃勃地提议比赛吟诵关于“春日美景”的诗句。

你灵光闪现,抢先吟出一句: ,。

(2分)9.比赛后大家兴高采烈走在乡间小路上,享受春光美景,心情舒畅。

李琳琳再次提议大家围绕“春天在哪里”比赛说一句话,必须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李琳琳示范:“春天在乡间油菜花金色的笑容里。

”请你尝试仿写一句,与李琳琳PK一下。

(2分)10.大家游兴已尽,决定返程回家,小蕙出了个题目“把春天带回家”,同伴们各有妙招,你该怎样做,才能把春天带回家呢?写出你的具体做法。

(2分)三、阅读(44分)(一)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11-12题(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1.诗题中的乐天指的是。

(1分)1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7题(15分)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①无从致.书以观()②援疑质.理()③烨然若神人()④色愈恭,礼愈至.()..14.翻译下列句子(4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5.“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16.作者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经历的?(2分)17.作者在求学过程中付出了无比的艰辛,其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试结合今天学习环境,谈谈你的体会。

(3分)(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13分)“娘,您别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娘晓得。

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

”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

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娘终于回去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

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的流下来。

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娘不识字。

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

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桑市上去卖。

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她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

娘气得不行,只有哭。

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

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

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

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

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

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力气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

娘只有一个办法——借!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

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

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

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

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丁当响。

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

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

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

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

那时。

我在校寄宿。

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

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才回来。

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作伙食费啊!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

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

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我拿着钱,无言地跪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

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

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18.本文采用的主要记叙顺序是(1分)19.本文第八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3分)20.本文第二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3分)分别写出这三次流泪的不同:21.本文三次写“我”的流泪。

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3分)第一次流出的是的泪。

第二次流出的是的泪。

第三次流出的是的泪。

22.概括指出本文主要选取了什么材料来歌颂母亲。

(3分)(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3—26题(12分)如果麦子没有考验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农田里的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

上帝本来以为他并不会被认出来,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人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上帝了。

想不到的是,一个在麦田里的农夫轻易地就认出他来。

农夫趋前向上帝请安,说:“仁慈的上帝呀!您终于来了。

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祈祷,企盼着你的降临,您终于来了。

”上帝说:“五十年来,你都在祈祷,到底是在祈求什么呢?”“我总是在祈求风调雨顺,祈祷今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下雪,不要地震,不要干旱,不要有冰雹,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是不能如愿!”农夫说。

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创造了蝗虫与鸟雀,我创造的是不能如人所愿的世界。

”农夫跪下来,吻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可不可以在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风,不要雨,不要烈日与灾害,别人的田我不管,能不能给我一年的时间?”上帝说:“好吧!明年如你所愿。

”第二年,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由于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农夫兴奋不已,欢喜地等待收成的那一天。

到了收成的时刻,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然没有结出一粒麦子。

农夫找到了上帝,问道:“仁慈的上帝,这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搞错了某些部分?”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任何事情,一旦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就变得无能了。

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是必要的,蝗虫是必要的,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人的灵魂也和麦子的灵魂相同,如果没有任何考验,人也只是一个空壳罢了。

”23.农夫天天都在祈祷,他祈求的是什么?为何祈求?(3分)24.上帝如农夫所愿后,其收成怎样?联系你所知道的生物学知识,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3分)25.文章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3分)26.这篇文章对你有何启发?请用自己的话说说。

(3分)四、写作(50分)27、下面两题任选一题进行写作(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漫长渐进的过程。

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