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中教导着人们要守礼义以维护社会的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很多商家若坚持信誉,将货真价实,买卖公平,那么其商业命运一定不短;但商家若是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哄抬物价,违背信誉,那么其商业命运必定短暂。
儒家道德规范无形中就规范了这些行为。
(二)儒家文化关于“万物一体”的思想,为我们解决现代化所带来的问题带来了启示。
现代化的社会带来了很多自然问题,人类再利用科学技术创造高度文明的同时却也在不断的破坏大自然。
植被大面积的毁容,曾经健壮的机体被迅速的掏空,海洋上漂浮着死亡的阴影,人类的动物朋友在死亡线上挣扎……这个曾经是生命乐园的地球现已千疮百孔、面目全非。
现代化的发展、高科技的运用已经是地球生态系统失衡了。
当经世界的十大环境问题,那一个不是伴随着现代化而出现的?儒家文化的“万物一体”思想为解决“自然异化”的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
中国古人非常崇尚自然,他们把自然看作是至高无上的,他们有“万物一体”的与自然平等的意识。
自然界与人类是平等的,我们没有权利肆意
的征服和破坏他们,他养育了人类,人类应该爱护她。
同时自然与人类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共存于地球上,谁也离不开谁。
我们应该保护它,否则她同样会报复我们。
所以我们必须接受儒家文化中的精华,并以其为指导,爱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三)儒家文化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与发展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人类优良的道德品质对中国现代化亦即中国的经济增长必将起着积极的支援作用。
我们知道,儒家文化中也有类似基督新教的工作伦理与天职观念,儒家文化熏陶出来的人也具有勤俭、敬业、节制、诚信、好储蓄等优良品质,故儒家伦理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障碍,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促进力量。
因此,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以儒家伦理为基础,走人类道德指导经济发展的道路,中国的经济才会有良性的发展,中国现代化才会因符合人性而成功。
三、儒家文化是否曾抑制中国发展
也有人把中国的落后归罪于儒学,认为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
但执这种观点的人至今没有提出十分有说服力
的历史证据。
事实上,在清朝中期之前,中华民族并非世界弱小民族,中国也非弱国。
同处十七世纪十八世纪之交的彼得大帝和康熙皇帝是当时世界上的两位强大帝国的元首,彼得大帝用野蛮的手段统一了俄罗斯,而康熙则用闭关自守和孔孟之道巩固了中国的疆土。
中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是清朝后期的事,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腐败透顶的清政府。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儒学与现代化绝不是一种对立的关系。
相反,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儒学与现代化结合的典范,其中的经验很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四、小结
现代化给儒家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空前的,而儒家文化给现代化带来的积极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国儒家文化,以儒家文化作为其精神基础和支撑力量,以促进中国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