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殊土及其工程地质特性

特殊土及其工程地质特性

黏粒含量高,且为亲水性很强的蒙脱石等黏
土矿物,土中可溶盐及有机质含量较低,常
含铁锰或钙质结核,结构致密;
3)
表面有大量网状裂隙,裂面有腊状光泽的挤
压面。
工程特性:
1. 低含水量,呈坚硬-硬塑状态; 2. 孔隙比小,密度大;
3. 高塑性,含黏粒及粉粒为主;
4. 具膨胀力,自由膨胀量>40%; 5. 天然状态下压缩性低,承载力高,但由于干 缩裂隙发育,稳定性差。浸水后或被扰动时, 强度骤然降低。
第五节 特殊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特殊土是指某些具有特殊物质成分和结构、 工程性质也较特殊的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
的,其分布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特殊性土的种类有:
沿海及内陆静水沉积的淤泥类软土 南方和中南地区的膨胀土
西南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的红黏土
西北、华北干旱气候区的黄土
西北、华北干旱气候区的盐渍土
工程特性:
1.含水量高,天然含水量>液限,软塑-流塑状态。
2.透水性低,水平向渗透系数较大。 3.压缩性大,强度低,欠压密状态。 4.显著的蠕变和触变性(高灵敏度)。 蠕变(creep):在一定荷载下,土的剪切变形随时 间增长的特性。 触变(thixotropy):土受扰动后强度降低,但随时 间增长强度能部分恢复的性能。
高纬度、高海拔寒冷气候区的冻土 各地人类工程活动的人工填土
淤泥类黏土( mucky soil):
是在静水或水流缓慢的 环境中沉积,并有微生物的 参与,含有较多有机质的疏 松软弱黏性土。
分布: 沿海地区滨海相、泻湖 相、三角洲相; 内陆平原或山区的湖相 和冲积洪积沼泽相。
分类: 孔隙比e >1.5时,称淤泥; 1.5>e>1.0 时,称淤泥质土; 5%<有机质含量<10%时,称有机质土; 10%<有机质含量<60%时,称泥炭质土; 有机质含量>60%时,称泥炭。
黑龙江地区的房屋冻胀
图 3-32 嫩林线小杨汽车站房屋冻胀裂缝
图 3-33 某桥冻胀成非对称罗锅形
人工填土(filling):
指由于人类工程活动而形成的土。 1) 素填土:主要由碎石、砂土或黏性土组成。其工 程性质取决于密实度和均匀性。
2) 杂填土:建筑垃圾土、工业废料土、生活垃圾土。 后一种不宜作为建筑物地基。
冻土(frozen soil):
温度≤0℃并含有冰的土层。 分布: 高纬度和高寒地区。 类型: 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
• 冻胀性:
土在冻结时,由于水分结冰膨胀,土的体积 随之增大,地基隆起、开裂和变形。
• 融沉性:
冻土在溶化后,体积缩小,地基沉降,强度 降低,还伴随下部未冻结土层中的水分向冻结土 层迁移,使溶化后土质更差。
图 3-27 因外墙基土收缩、基 础向外扭转,墙体呈水平裂缝
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物的开裂
膨胀土地基上房屋开裂的特点为:
①山墙呈“倒八字形”,裂缝上宽下窄; ②外纵墙下端呈水平裂缝,基础向外扭转,墙体 上部内倾; ③房屋角端裂缝严重,而且常伴随着一定的水平 位移和转动; ④地坪多出现平行于外纵墙的通长裂缝 ; ⑤地基反复多次胀缩,使墙体裂缝斜向交叉。
膨胀土(expansive soil):
是一种富含亲水性黏土 矿物,且随含水量的增减体 积发生显著胀缩变形的硬塑 性黏土。 分布:
全国。云南、广西、贵 州、湖北最具代表性。一般 位于山前丘陵地区或河谷高 阶地上。
图 3-27 因外墙基土收缩、基础 向外扭转,墙体呈水平裂缝

特征:
1)
2)
呈黄褐、灰白、花斑等颜色;
盐渍土(saline soil):
土中易溶盐含量>0.3% 。 分布: 滨海型、冲积平原型、内陆型
盐渍土类型:
1. 氯盐型:具强烈的吸湿性导致土有很大的塑性 和压缩性。 2. 硫酸盐型:结晶时体积膨胀,失水干燥时体积 缩小,周期性松胀变化使土的结构破坏。
3. 碳酸盐型:具明显碱性反应。潮湿时具很大的 亲水性、塑性膨胀性。
特征:
以粉粒为主,富含碳酸钙,肉眼可见 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常呈现直立的天 然边坡。
工程特性:
1. 塑性较弱
2. 含水较少,坚硬—硬塑状态
3. 压实程度差,孔隙比高,孔隙大
4. 抗水性弱,遇水强烈崩解,湿陷明显 5. 透水性较强,且呈各向异性 6. 强度较高,粒间连接较强,压缩性中等。
黄土湿陷性(collapsibility):
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润后,结构迅速破坏而产 生显著沉陷的性质。 湿陷系数δs :
由室内浸水压缩试验测得的黄土样在某种规定压力 下的湿陷量与土样原始高度的比值。δs≥0.015为湿陷性黄 土。
湿陷类型:自重湿陷与非自重湿陷。
实测或计算自重湿陷量>7 cm 时,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湿陷起始压力:开始出现明显湿陷的压力。
3) 冲填土:系由水力冲填泥沙形成的沉积土。 含水量大,透水性弱,排水固结差,一般呈软塑-流塑 状态。
湖南某高架灌渠支墩因膨胀土地基而倾斜
红黏土(laterite):
由碳酸盐类岩石 在湿热气候条件下, 经强烈风化作用而形 成的高塑性黏土。 分布:
云贵高原、四川东 部、广西、粤北及鄂西、 湘西。低山丘陵地带顶 部和山间盆地、缓坡及 坡脚地段。
特征:
1) 呈褐红色,富含铁铝氧化物,黏粒含量很高, 具有高度分散性,颗粒细而均匀,黏土矿物以 高岭石为主;
红黏土地基评价:
• 红黏土的表层,为良好地基。可充分利用其作为天然地基 持力层,基础宜尽量浅埋。
• 红黏土的底层,接近下卧基岩面附近,尤其在基岩面低洼 处,因地下水积聚,常呈软塑-流塑状态,强度低,压缩 性高,容易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应注意查清基岩面起伏 状况,并进行必要的处理。
• 对红黏土中的土洞,应查明其部位与大小,进行填充处 理。
2) 土层中常有石芽、溶洞或土洞分布其间; 3) 地表裂隙发育;
4) 沿深度含水量增大,土质由硬变软;
5) 在水平方向上厚度变化较大,造成地基不均 匀性。
工程特性:
1. 高含水量、高塑性,硬塑或可塑状态。
2. 孔隙比大、低密度、孔隙饱水。
3. 压缩性低、强度高、地基承载力高。
4. 浸水后膨胀量小,但失水后收缩剧烈。
• 红黏土中的网状裂隙,对土坡和基础有不良影响,基槽应 防止日晒雨淋。
黄土(loessal soil):
是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沉积物。 分布: 我国西北及华北地区,面积约63万km2。
黄土分类:
按成因分: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 按形成年代分:老黄土和新黄土 按湿陷性分:湿陷性黄土和非湿陷性黄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