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ppt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ppt
思考: 从中国近代史看,是哪次运动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历史转折,使 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复兴?为什么这么说?
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的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陈独秀和青年毛泽东
结论:2、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华文化走向重
振的转折点
在近代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人坚持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先进生产 力相联系,始终代表和维护广大人 民的利益。
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三 “贴近”、 一“统一”、三“更加 (好)”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灵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 精髓 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 代精神 斗志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 方针是统一的,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也是统一的;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没有内 容和形式上的多样化,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枯竭,失去吸引力 和感召力; 3)思想文化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主心骨。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社会思潮,文化建设就会混乱, 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基础;
近代中国文化的出路在哪?
探究1:你能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的道理,分析上述观点吗?
全盘西化论:它在批判封建专制文化、宣传西方科学、 民主和自由思想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 总体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论,是一种数典忘祖的民族虚 无主义,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文化复古主义:虽然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方 面,起到一定作用,但他们死守传统的教条,不肯 对传统文化持扬弃的态度,不愿向西方先进文化学 习,这是一种食古不化的观念,是完全错误的。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 (1)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内涵(是什么)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根本目标:
基本特征:
“四有”公民;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
本质和核心要求:
社会主义文化
(2)发展先进文化的必要性(为什么) 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 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3)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如何做)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为什么)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 同思想基础 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三)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江泽民:“旗帜问
题至关重要,旗帜 就是方向,旗帜就 是形象。”
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旗帜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 学 发 展 观
(三)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1、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 向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2、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旗帜的最根本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创造力和感召力
结论:1、奉行 “全盘西化”论与”文化复 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提升: 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就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 才能。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发展的关系。
(1)对待西方文化,应该看到先进文化的开放性,要面向世 界,吸收与借鉴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时还要警惕与抵制 西方文化中腐朽思想,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总之,既要反对盲目的排外主义,又要抵制“全盘西化”。 (2)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看到先进文化的继承性,要善 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要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对传统文 化中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加以改造与剔除,并要在实践 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第九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
①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殖民主义者用大炮打开了中
国的国门。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把清朝的“圆明园”烧
成了废墟。
③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
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产业革命的发展, 使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基本内容
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如何做)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 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活动探究 讨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即指导思想的一元化)与发展文化多样性 是否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