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开始了伟大的 历史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经济特区的创建打开了对外开放 的窗口。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劳动 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到新的阶段。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逐步推进。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港澳回归、海峡两 岸关系不断发展。科教文体事业日益繁荣。党和人民开创了
放的窗口的是( )
A.深圳、上海浦东
B.珠海、香港
C.汕头、澳门
D.深圳、厦门
【解析】选A。1980年我国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开始打开
了对外开放的窗口;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又作出开发与开
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定,作为扩大开放的窗口。故答案为A。
5.(2011·潜江中考)如何解决粮食短缺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意义:土地改革 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生产遭到了破坏,造成三年粮食产 量下降。原因:党和人民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 急于求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3)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内容:在公有制的基础 上,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4)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按客观规 律办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答案:(1)“开天辟地”:中共一大召开(中共成立);“当家 作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伟大转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百年回归”: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中共的正确领导;“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改革开放 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
13.(2011·遵义中考)下列年代尺上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奋斗历程。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列出与“开天辟地”“当家作主”“伟大转折”“百年 回归”对应的历史事件。 (2)1978 年“伟大转折”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你认为“百年回归”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解析】通过年代尺中的四个时间:“1921年、1949年、 1978年、1997年”,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1)、(2) 题。第(3)题,围绕着党的正确的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后中国 综合国力的增强等思考回答。
【解析】本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为主线, 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及理解能力。由材料一中“封建剥削 的土地所有制”可知是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并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第(1)题。第(2)题,链接所学知识:人民公社化 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的严重失误,由于 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致使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第(3)题, 材料三中的图表均源自教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 “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这 一体制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之上,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 展。第(4)题,应围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来思 考回答。
【解析】选A。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 我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到20世纪末, 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0%。
7.(2011·天津中考)邓小平的语言简洁精辟,善于抓住问题
核心,传达出耐人寻味的深邃思想。下面与港澳回归向”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了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 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生活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学习本单元主要掌握:一条主线,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一个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一个方针,“一国两制”; 一个体系,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框架体系;一面旗帜,邓小 平理论;两个基本点,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启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实现国家 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 国家日益繁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经济政 策的制定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更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等。(答出以上要点之 一即可;其他答案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也可)
14.(2010·吉林中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 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实践 中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依据提示信息,完成表格内容。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建设社会 主义的历程。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 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探索。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估 计不足,自1958年开始,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出 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重大 失误和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从此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并产生了 “邓小平理论”。
2.(2011·湛江中考)“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
包永远不能富。”这是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与这一宣传标语有关的是( )
A.农业合作化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选A。宣传标语描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包
田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措施的实行。
位。
11.(2010·盐城中考)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重要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十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五大
【解析】选D。中共十五大上,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
个科学称谓,并确定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非选择题 12.(2010·菏泽学业考试)2010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 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推出了一系列强农 惠农新政策。“三农”问题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识读下列 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 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出自建国初期的哪一部法律文件?废除封建土地 所有制有何意义?
10.(2011·茂名学业考试)“打破铁饭碗”,是对改革开放
中某项制度的形象比喻。那就是( )
A.就业制度改革
B.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C.住房制度改革
D.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解析】选A。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上,我国政
府建立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人们在劳动就业观念上逐步
告别了“铁饭碗”和“大锅饭”,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工作岗
一、选择题 1.(2010·荆州中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的标志是( ) A.新中国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解析】选D。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从此走 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标志着我们党 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 出两岸的经贸合作在不断加强,这对两岸而言都是有利的, 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但两岸间的交往障碍仍然存在,祖国 统一也还未成功,“台独”势力仍然存在。
9.(2010·东阳中考)大陆熊猫“团团”“圆圆”已适应了 台湾生活,成为台湾民众的“开心果”。实现两岸人民真正 “团圆”的政治基础是( )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全面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解析】选C。注意题干要求是两岸统一的“政治基础”, 不要误选B项。只有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两岸才是真正统 一。
3.(2010·扬州中考)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 革”图片展。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4.(2010·徐州中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打开封
闭的国门走向世界。下列属于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扩大开
材料二 下图为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标语牌。
1958年、1959年、196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分别为2亿吨、 1.7亿吨、1.435亿吨。 (2)在1958年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 民公社化。材料中数据说明了什么突出的问题?请结合所学 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材料三
(3)是什么政策给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带来了实惠?这项 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及身边的变化,就政府应如何制定农业政 策谈谈你的感想。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2/282021/2/28Sunday, February 2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6:05:02 PM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2/282021/2/282021/2/28Feb-2128-Feb-21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2月28日星期 日2021/2/282021/2/282021/2/28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2月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2/282021/2/28Februar y 28, 2021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2/282021/2/282021/2/28Sunday, February 28, 2021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2/28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