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目录第1章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1)1.1 学位论文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装订顺序 (1)1.2 学位论文各部分格式要求 (1)1.2.1 中、英文封面 (1)1.2.3 中、英文摘要 (3)1.2.4 目录 (4)1.2.5 主要符号对照表 (4)1.2.6 正文 (4)1.2.7 参考文献 (5)1.2.8 致谢(打印在同一页) (5)1.2.9 附录 (6)1.2.10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1.2.11 量和单位 (6)1.2.12 有关图、表、表达式 (7)1.3 页面设置、篇眉与页码 (9)1.3.1 页面设置 (9)1.3.2 页眉与页码 (9)第2章论文几个主要部分的写法 (10)2.1 论文的语言及表述 (10)2.2 论文题目的写法 (10)2.3 摘要的写法 (10)2.4 引言的写法 (11)2.5 “材料与方法”的写法 (11)2.6 结果与讨论的写法(也可将两者分开) (12)2.7 结论的写法 (12)附录 (13)1第1章学位论文格式要求1.1 学位论文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装订顺序一本装订好的硕士学位论文,应包含如下部分,其顺序如下:●封面(含其背后的答辩合格证明)●中文封面(内)●英文封面(内)●摘要●Abstract●目录●文献综述●主体部分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或讨论与结论)●参考文献●致谢●附录(含主要符号对照表)●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目录●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使用授用声明以上各项各自独立成为一部分,每部分从新的一页开始。

1.2 学位论文各部分格式要求1.2.1 中、英文封面(内)1.2.1.1 中文封面中文封面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封面,包含以下几部分内容,分别为:论文1题目、学位申请人、专业名称、研究方向、所在院系、导师姓名及职称、论文提交日期。

1.论文题目题名使用标准宋体二号字,加粗。

一行写不下时可分两行写,并采用1.25倍行距。

2.学位申请人填写学位申请人姓名,标准宋体四号字。

3.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填写入学的确定的专业、研究方向,标准宋体四号字。

4.所在院系填写“生命科学学院”,标准宋体四号字。

5.导师姓名及职称填写导师姓名,后衬导师职称“教授”、“研究员”等,两者间空一格。

联合指导教师与此相同。

一般情况下,只写一名指导教师,经正式批准、备案的联合指导教师,写在联合指导教师一项中(限一名),标准宋体四号字。

6.论文提交日期此部分填写论文成文打印的日期,用标准宋体四号字,不用阿拉伯数字。

1.2.1.2 中文封面(内)中文封面内页包括以下内容: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粗宋体小2号字居中论文题目,段前3倍行距,黑体2号字居中学生姓名,段前3倍行距,宋体3号字居中导师姓名、职称,段前3倍行距,宋体4号字院系,宋体4号字专业名称,宋体4号字答辩日期,宋体4号字具体内容及格式要求见附件一。

21.2.1.3 英文封面(内)英文封面的内容与中文封面相对应,题名使用Arial字体,字号20pt,加粗,居中书写。

其他详细要求可参见附件二。

1.2.1.3 中、英文封面的页面设置●中文封面页边距:上—6.0厘米,下—5.5厘米,左—4.0厘米,右—4.0厘米,装订线0厘米;●英文封面页边距:上—5.5厘米,下—5.0厘米,左—3.6厘米,右—3.6厘米,装订线0厘米;1.2.3 中、英文摘要A、中文摘要中文摘要部分的标题为论文题目,用黑体三号字,可以分可以分成1或2行居中打印。

论文题目下空一行居中依次打印专业名称、申请者姓名、导师姓名(小四号宋体)。

之后空三行靠左打印“摘要”二字(小三号黑体),两字间空一格(注:“一格”的标准为一个汉字,以下同)“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汉字用宋体,外文字用Times New Roman体,标点符号一律用中文输入状态下的标点符号)。

段落按照“首行缩进”格式,每段开头空二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摘要内容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个关键词之间空两个汉字符宽度,不用逗号或其他符号间隔。

关键词数量不超5个。

论文摘要控制在800-1000汉字(符),并限制在一页内书写。

论文摘要中不要出现图片、图表、表格或其他插图材料。

论文的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

B、英文摘要(1)论文英文题目全部采用大写字母(小三号黑体),可分成1~3行居中3打印。

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五个字符空格。

(2)论文题目下空一行居中依次打印出Major,Name,Supervisor信息(小四号Times New Roman)。

之后下空三行靠左打印“ABSTRACT”二字(四号黑体),再下空一行打印英文摘要内容,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2)摘要内容每段开头留四个字符空格,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小四号。

(3)摘要内容后下空二行打印“KEY WORDS:”(小四号黑体),其后关键词小写。

1.2.4 目录目录是论文的提纲,是论文各组成部分标题按顺序的排列。

页首居中打印“目录”二字(小三号黑体),两字间空两格。

目录页排版最多排到三级标题,即章和节。

目录页的文字、数字应两边对齐。

目录的内容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固定值20磅,每章标题行前空6磅,后空0磅。

具体格式参见附件三目录。

*摘要和目录页的页码单独用以下序号“ⅠⅡⅢ……”排,不与正文以同一种格式连排。

1.2.5 主要符号对照表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

假如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汇集表,而在论文中出现时随即加以说明。

具体格式参见附件四主要符号对照表。

1.2.6 正文此部分是论文的主体,包括:第1章(引言),第2章,……,结论。

其书写层次要清楚。

1.2.6.1 标题标题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

格式如下:4●各章标题,例如:第1章引言章序号与章名之间空一个汉字符。

采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书写,单倍行距,段前空24磅,段后空18磅。

论文的“主要符号对照表,参考文献,致谢,附录,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等部分的标题也使用上述格式。

●一级节标题,例如:2.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节标题序号与标题名之间空一个汉字符(下同)。

采用黑体四号(14pt)字居左书写,行距为固定值20磅,段前空24磅,段后空6磅。

●二级节标题,例如:2.1.1 实验材料采用黑体13pt字居左书写,行距为固定值20磅,段前空12磅,段后空6磅。

●三级节标题,例如:2.1.2.1 基因多态性分析采用黑体小四号字居左书写,行距为固定值20磅,段前空12磅,段后空6磅。

1.2.6.2 论文段落的文字部分采用小四号字,汉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两端对齐书写,段落首行左缩进2个汉字符。

行距为固定值20磅(段落中有数学表达式时,可根据表达需要设置该段的行距),段前空0磅,段后空0磅。

1.2.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具体写法见附件五。

“参考文献”四字的格式与每一章章标题的格式相同。

参考文献的正文部分用五号字,汉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行距采用固定值16磅,段前空3磅,段后空0磅。

每一条文献的内容要写在同一页。

遇有被迫分页的情况,可通过“留白”或微调本页行距的方式将同一条文献内容放在一页。

1.2.8 致谢(打印在同一页)主要用于记载作者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非学术论证方面的需补充讲述的内5容。

其中包括对提供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论文研究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表示感谢。

1.2.9 附录一般作为学位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

主要包括:正文内过于冗长的公式;供读者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本专业内具有参考价值的资料;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附录的格式与正文相同。

附录按正体大写字母编号,即附录A,附录B,……。

只有一个附录时,也要编号,即附录A。

每个附录应有标题。

附录编号与附录标题之间空一个汉字符。

例如:附录A 电泳后的壁虎属晰虎属部分样品扩增产物凝胶成像图。

附录中图、表、数学表达式的编号,应与正文编号区分开,即在阿拉伯数码前冠以附录的编号,如图A-1,表B-2,式C-3等。

1.2.10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目录应按照学术论文发表的时间顺序罗列。

学术论文分以下三种情况分别列出:1.已经刊载的学术论文(本人是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是第二作者)。

按照参考文献格式书写,并在其后加括号,注明该文检索类型,检索号,或影响因子等。

2.尚未刊载,但已经接到正式录用函的学术论文(本人为第一作者,或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是第二作者)。

按照参考文献格式书写。

在每一篇文献后加括号注明已被××××杂志录用。

3.其他学术论文。

可列出除上述两种情况以外的其他学术论文,但必须是已经刊载或者收到正式录用函的论文。

研究成果可以是在学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申请的专利或获奖情况等。

1.2.11 量和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12月27日批准的、199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国家标准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

6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得两种混用。

1.2.12 有关图、表、表达式●图图要精选,要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

切忌与表及文字表述重复。

图要清楚,但坐标比例不要过分放大,同一图上不同曲线的点要分别用不同形状的标识符标出。

坐标图纵、横标目的量和单位符号应齐全,居中置于纵、横坐标轴的外侧。

横坐标标目的书写自左至右;纵坐标标目的书写自下而上、顶左底右。

右侧纵坐标标目的标注方式与左侧相同。

图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必须与正文中所写的一致。

图序与图名(图题),例如:图2-1 CTAB法提取藻类基因组DNA的电泳图谱图2.1是图序,是“第2章第1个图”的序号,其余类推。

图序与图名置于图的下方,采用用中、英文两种文字五号字居中书写,段前空6磅,段后空12磅,行距为单倍行距,图序与图名文字之间空一个汉字符宽度。

有图注或其他说明时应置于图题之上。

图名在图号之后空一格排写。

引用图应说明出处,在图题右上角加引用文献号。

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号用a)、b)等置于分图之下。

图中的标注用五号宋体字。

有数字标注的坐标图,必须注明坐标单位。

每个图均应有图题(由图序和图名组成)。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

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至次页最前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