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癌骨转移

乳腺癌骨转移

首选方案是T-DMI. (3)对于HER-2阳性/激素受体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优先考虑
抗HER-2治疗联合化疗。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18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4.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骨转移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主要作用是为
了缓解骨疼痛,减少病理性骨折的危险。 (1)体外照射:有症状的骨转移灶;选择性用于负重部位骨转
1.内分泌治疗 适应症: (1)原发或复发转移灶肿瘤组织雌激素受体(ER)或孕激素受体
( PR)阳性 (2)术后无病生存期较长 (3)既往内分泌治疗曾获益
(参考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7年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11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治疗方案: (1)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一线内分泌治疗首选氟维司
群或者第3代AI(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
(附:最新研究显示CDK4/6抑制剂Palbociclib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可作为绝经后晚期乳腺癌一线治 疗)
(2)绝经前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通常首选他莫昔芬,若辅助
阶段已使用他莫昔芬,可以考虑抑制卵巢功能加用AI.
(附:长期内分泌治疗耐药率发生较高,BOLERO-2研究显示依维莫司联合内分泌治疗较单纯内分泌 治疗可显著延长既往内分泌治疗失败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4) 双膦酸盐的注意事项 a.在使用双膦酸盐前,应检测患者血清电解质水平,重点关注血肌
酐、血清钙、血磷和镁等指标 b.长期使用唑来膦酸联合治疗时应每日补钙和维生素D,剂量为钙
1200-1500mg/d及维生素D3 400-800U. c.肌酐清除率大于30ml/min无需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小于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16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2.单药化疗方案 紫杉醇类: 紫杉醇 175mg/㎡(1d) 21d为1周期 或 紫杉醇 80mg/㎡(1w) + 多西他赛 60—100mg/㎡(1d) 21d为1周期
3.HER-2阳性患者化疗方案 曲妥珠单抗用法:(1)首剂剂量 4mg/kg,之后2mg/kg (1w) (2)首剂剂量 8mg/kg,之后6mg/kg (3w)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26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7.骨改良药物——地诺单抗 地诺单抗:一种有独特作用机制的骨吸收抑制剂,其特异性靶向核
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kB ligand, RANKL),抑制破骨细胞活化和发展,减少骨吸收,增加骨 密度,在体内不会产生中和性抗体,故几乎不会产生耐药。
Page 13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治疗方案 通常选用蒽环类或紫杉类药物为基础化疗方案,其他可选择的
药物有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卡培他滨和铂类药物等
(附:联合化疗适用于病情进展迅速、存在内脏危象、或需要迅速控制症状、控制疾病进展的患者 单纯骨转移患者一般不主张采用联合化疗)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移的预防性治疗,如脊柱或股骨转移。 (2)放射性核素治疗:对于缓解全身性骨转移疼痛有一定疗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19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5.手术治疗 主要目的:最大限度解决对神经的压迫,减轻功能,恢复肢体功
能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手术方式:骨损伤固定术 骨损伤置换术 神经松解术
版权所有
Page 14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1.联合方案:
CAF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氟尿嘧啶 (28d为1周期)
AC 方案:多柔比星+环磷酰胺
(21d为1周期)
EC 方案:表柔比星+环磷酰胺
(21d为1周期)
AP 方案:多柔比星+紫杉醇
(21d为1周期)
GT 方案:紫杉醇+吉西他滨
版权所有
Page 8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及进展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主要目的:
(1)缓解疼痛,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2)预防和治疗SREs

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9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10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优点:多项研究表明地诺单抗在延迟或预防SREs方面优于唑来膦酸, ASCO推荐地诺单抗作为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一线治疗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27
QUESTION:
ER、PR、HER-2表达与乳腺癌骨转移的相关性?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28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7
总之,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断,ECT可以作为初筛检查,X线、CT可以明确有无骨质破坏,MRI有助于
了解骨转移对周围组织的影响尤LO其R是E脊M柱I稳P定SU性M,临D床O上LO各R种L诊O断R方EM法应该合理应用,必要时应通过骨活
检取得病理诊断。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认识
乳甲外科
汇报人:代用人
C目录 ONTENTS 1
乳腺癌骨转移概述
2 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3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4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现状
乳腺癌骨转移概述
1.晚期乳腺癌中,骨转移发生率为65%-75%, 首发症状为骨转移占27%-50%; 2.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SREs)及生活质 量降低是乳腺癌骨转移常见并发症; 3.骨相关事件(skeletal-ralated events,SREs)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17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3.靶向治疗 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建议给予HER-2靶向治疗 (1)NCCN乳腺癌治疗指南建议帕妥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加用紫
杉醇类为HER-2转移性乳腺癌一线用药的首选。 (2)针对抗HER-2治疗失败后的患者建议应持续阻断HER-2活性,
(21d为1周期)
GC 方案: 吉西他滨+卡铂
(21d为1周期)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15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2.单药化疗方案 蒽环类:多柔比星 60-70mg/㎡(1d) 21d为1周期 或 多柔比星 20mg/㎡(1w) + 表柔比星 60-90mg/㎡(1d) 21d为1周期 或 脂质体多柔比星 70mg/㎡(1d) 21d为1周期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23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3)双膦酸盐的使用方法

唑来膦酸:唑来膦酸盐

伊班膦酸:伊班膦酸盐
4mg 静脉注射大于15min 6mg 静脉注射大于15min
1次/3-4w 1次/3-4w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24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22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2)双膦酸盐临床用药 第1代双膦酸盐以氯屈磷酸盐为代表的非含氮的双膦酸盐 第2代双膦酸盐是含氮的双膦酸盐,包括帕米膦酸二钠、阿仑
膦酸钠。 第3代双膦酸盐包括含有杂环结构的含氮的唑来膦酸和不含环
状结构含氮的伊班膦酸。
(附:摘自临床肿瘤学杂志2016年09月《乳腺癌骨转移药物治疗现状和进展》:Rosen等发现对于溶 骨性骨改变,唑来膦酸较帕米膦酸具有更为显著的SREs保护作用,另一项III期临床试验证明唑来膦 酸对SREs的抑制作用劣于伊班膦酸,且伊班膦酸的肾毒性较其他双膦酸盐较低)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5
乳腺癌骨转移诊断方法
骨放射性核素扫描( ECT)是最常用的骨转移初筛方法。 具有灵敏度高、早期发现异常骨代谢灶、全身成像等优点。
骨X线、CT扫描、磁共振扫描(MRI)是骨转移的主要影像学诊断手段。 对于骨ECT扫描异常的患者,应该针对可疑骨转移灶部位进行X线、CT、 MRI检查,以确定是否有骨破坏并了解骨稳定性。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 可以在临床早期发现骨转移的异常信号,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临床并 不作为常规推荐。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6
乳腺癌骨转移诊断方法
骨活检是诊断乳腺癌骨转移的金标准
针对临床可疑骨转移灶,尤其是那些不含软组织转移或内脏转移的单发骨病 灶,应争取进行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20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6.止痛药治疗 止痛药是缓解乳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主要方法。应遵循WHO癌症三
阶梯止痛指导原则:首选口服或无创给药途径;按阶梯给药;按时给 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
(1)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2)阿片类止痛药:吗啡缓释片、可待因等 (3)辅助用药: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
30ml/min应进行调整剂量或延长输注时间 d.有下颌骨坏死风险,应进行口腔检查,保持每日口腔卫生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版权所有
Page 25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 — 抗肿瘤治疗
(5)双膦酸盐的不良反应及停药指征 不良反应:常见有发热、无症状性低钙血症;口服剂常见副作用是 胃肠道反应; 停药指征:a.使用中监测到不良反应,且明确与双磷酸盐有关; b.治疗过程中出现肿瘤恶化,出现其他脏器转移并危及生命 c.临床医生认为有必要给药时 d.经过其他治疗后骨痛缓解,不是停药指征
相关主题